中国有唱爵士乐的人吗?或是介绍爵士的代表作 谢谢~

如题所述

中国本土爵士乐生存调查
作者:苗红 日期:2006-08-04 23:27

从“觉得是就是”走向“爵士”

“2005北京迷笛爵士音乐节”在没有拉到一分钱商业赞助、匆匆筹备四周、宣传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低调推出,结果却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在那里度过五月中旬周末的人们彻底享受一番初夏时节的良辰美景。

该音乐节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中国爵士乐群落整体浮出水面。本报记者以半个月时间独家探访该音乐群落,揭示其生存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此番香山脚下上演的为期两天的露天爵士音乐节,对古都北京而言是破天荒第一次,中外乐手尽兴玩儿他们的色彩音乐,观众们在静静的聆听中感觉着音乐彩笔在各自心境的画布上的随意涂抹,孩子们有的在草坪上玩耍,有的趴在地上用粉笔随意勾画着,台下“节奏市场”打击乐乐队衔接换场的即兴表演时不时掀起现场观众的狂热追捧。

一位法国姑娘说,这种感觉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巴黎。现场的丹麦音响师事后则说,如果闭上眼睛听,有两支乐队的演奏很像是欧洲乐队,几乎就没有任何区别,一支是“夏佳三重奏”,另一支就是“红节奏”(RGP)。

自我拯救

沉寂三年后,京城本土爵士音乐人决定主动创造机会,这是一次不等救世主的自我拯救,为首的是中国爵士乐坛的旗帜性人物刘元,而站在他身后助阵的是京城的55名本土爵士音乐人和13名外籍爵士音乐人。

这次露天爵士音乐节的主力阵容是跨越三代的本土爵士音乐人,可以肯定地说,爵士乐在中国的存在已基本形成延续。

参加露天爵士音乐节演出的有京城的15支城市爵士乐队和2支学生爵士乐队。69名爵士音乐人当中有5位是女性,4名女歌手之中有2名是本土爵士女歌手,爵士男歌手缺位本次音乐节。因为有些本土爵士乐手上场不只一次,有的爵士乐手上场最高达5次之多,所以最终的统计结果表明,本次音乐节上场演出的爵士音乐人总数是89人次。

本土爵士音乐人的演奏水平和原创能力在这次露天爵士音乐节上得到了初步印证,就连音乐节组委会的核心成员们之前也没想到本土爵士音乐人会如此棒。

填饱肚子没有问题

目前,爵士乐在中国还算不上是有太大商业价值的音乐品种,它在京城的存活基本就处于不疼不痒的状态,平常有固定场地演出的本土爵士乐手为数不多,大多数本土爵士乐手基本上就找不到固定演出场地。

京城大多数本土爵士乐手的生存状况没有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想像的那么遭,因为爵士乐手一般都有很好的专业功底,经常会受到摇滚乐队的邀请,一个爵士乐手同时加盟好几支爵士乐队和摇滚乐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当中有一专多能者,能玩儿好几种乐器,而且在音乐制作方面也颇具才干,填饱肚子对爵士乐手们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只是,中国目前的音乐环境还不太适合爵士乐的存活和发展,但是酷爱爵士乐这种具有特殊魅力音乐的本土爵士音乐人依然在不懈地努力。

中国有一定水准的本土爵士乐手不足百人,纽约注册的职业爵士音乐家则达到一万多人

京城不大的爵士圈内流传过一句玩笑话——爵士,觉得是就是。这句倒装的京味歇后语“转”得可爱至极,创意可嘉,令人爱不释口。

解放灵魂的即兴力量

爵士乐是美国黑奴创造的,摇篮地就在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座亚热带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而今,爵士乐的无限魅力已广播四方,今日的“世界爵士之都”非纽约莫属。

爵士乐各种流派的诞生和风格的形成都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厚重的爵士乐历史昭示了这种音乐的“与时俱进”,而照亮爵士乐发展道路的爵士乐大师们绝对功不可没,众多令人仰慕的爵士大师之中黑人居多也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原生态的爵士乐骨子里散射着解放灵魂的即兴力量,经过一百多年的衍生融合,爵士乐的灵性光芒依旧。全世界热爱爵士乐的人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聆听并感受着爵士的绚烂多彩,不同种族醉心于创造的音乐家们更是加入其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释放着即兴能量,彼此相互“呼应”,为爵士乐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爵士“摇摆”而来

爵士乐的确“摇摆”着登陆过中国,那要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可惜国人如今只能在老电影或者老唱片里去拾起和品味往昔“摇摆爵士”的遗韵,50年之后国人再度见识到爵士乐时不禁怅然若失,痛感爵士乐已走得如此遥远!

中国爵士乐的发展确实落伍得“一塌糊涂”,爵士音乐教育在正规音乐院校是一片空白,这种近乎可与古典音乐比肩的“高级”音乐品种竟然在中国难觅栖身之地。

事情到了1993年初开始有了转机,京城冒出了中国第一所现代音乐学校——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目前,京城也就只有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涉及到爵士乐。

巧合的是1993年11月,京城发生了一件撼动人心的爵士盛事——“北京国际爵士乐集萃”,国外出色的爵士乐队和正在蹒跚学步的本土城市乐队一同被推上了爵士音乐节的舞台,掐指算来京城总共拥有过八届如此美好的国际爵士音乐节,直到2002年主办方因为拉不到商业赞助而被迫停办,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期间中国本土爵士音乐人开阔了眼界,他们的演奏技艺和演奏水准得到了演练和提升。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最早玩摇滚的年轻人当中就有人开始迷恋爵士乐了,萨克斯梦幻般的悠扬乐声引领着他踏入了爵士的天地,成为了中国爵士乐坛的领军人物,那就是刘元。他于1995年掌舵CD Café,并将其执意打造成了磨练本土爵士乐手演奏技艺的“绝对现场”,10年的时间CD咖啡当真出息了不少年轻的本土爵士乐手。

北京上海,爵士各不同

目前,北京和上海是本土主力爵士乐手的聚集地,广州、深圳、成都、哈尔滨和沈阳也时常会有本土爵士乐手出没。未来的日子里,北京和上海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爵士乐的两个主要代表城市,两地本土爵士乐手的阵容和水平相当但各有强项,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会日趋频繁,他们都是推动爵士乐在中国渐进发展的生力军。

上海拥有轻松消费爵士乐的观众,爵士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消遣性的物质享受,北京则拥有注重欣赏爵士乐的观众,爵士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享受。在各自的情境之中,两地的本土爵士乐手都要面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以及坚持自我与丧失自我的问题。爵士乐在京沪两地的发展最终肯定会形成不同的格局,理由是北京有原创的精神,上海有娱乐的风气,目前在消费能力和商业推动力方面,上海的情况要好于北京。至于爵士乐到底在哪个城市发展得更好,现在还难以预料。

目前,中国有一定水准的本土爵士乐手全部加起来恐怕还不足百人,而纽约注册的职业爵士音乐家就达到了10000多人,比较起来本土爵士乐手的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演奏水平与世界水平之间虽不能说有天壤之别,其间的差距还相当大。中国拥有的爵士音乐人确实为数不多,但国人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们存在就会发展,从“觉得是就是”走向“爵士”就有希望。

声明:歌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歌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参考资料:http://www.wodege.com/jazz-blues/2006/40-75172.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8-14
如果想听\"酷\"的话可以听听太原的\"假狱庭\"
第2个回答  2006-08-14
没有!中国大陆无!
第3个回答  2006-08-15
all that jazz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