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在使用和选择上,都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开?

如题所述

       微生物菌肥在使用和选择上,都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开?

微生物菌肥又称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可以用于浸种、蘸根、混拌底肥,沟施或穴施,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a

因为微生物菌肥是“活的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菌,而有益菌的活性受到地温、湿度、光照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使用方法上有着合理的规范,方法使用对了,效果发挥好,不浪费。

1、为图方便,习惯与化学农药混用,降低活性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活菌成分,将微生物肥料与杀细菌药剂混合使用且长时间放置,极易影响菌的活性,造成部分菌死亡。

2、轻视使用量,用量不足,效果打折扣

使用微生物肥料能取得好的效果,前提是要用足量。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接种的外来有益菌要形成优势菌群,需要经历来自环境的考验和土壤原有微生物的竞争,为了促进有益菌的繁殖需要人为创造有利于有益菌生长的条件,如改良酸化土壤,调整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物理肥力,增加微生物菌的数量等。

b

3、使用方法和时间掌握不当

微生物肥料使用方式灵活多样,液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浸种、喷施、蘸根、灌根;固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蘸根、混播、混施。

若第一次使用微生物菌肥,建议加倍用量,旋耕下底肥时使用。

c

不同的使用方式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在土壤表层撒施、高温强光下喷雾,做底肥、沟施、穴施、灌跟使用时采用局部用肥的方法会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与未腐熟的畜禽粪混合使用时,腐熟过程中的高温对菌剂活性和数量会产生影响,建议将畜禽粪腐熟后再混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误区1:用见效速度评价产品好坏,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微生物产品。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命活动,除了会分解难溶及被固定的元素,增加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外,还能产生植物生长刺激素和具有拮抗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可减轻作物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误区2:一个季节使用一次就可以,一次使用作用可持续多年。
微生物菌施入土壤后会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成为优势菌群。有益菌群能否成为优势菌群关键在于土壤环境是否适合有益菌扩繁,如化肥超量使用、杀菌剂频繁使用、焖棚、高温等,都会导致有益菌死亡,从而影响有益菌群在土壤微生物系统中的地位,要确保有益菌群的优势地位,就需要在作物的生长期多次使用微生物肥料来补充有益菌和营造一个适合有益菌繁殖的环境。
第2个回答  2021-03-19
微生物菌肥不可在温度过高的地方使用,会破坏微生物体内细菌的活性,不可以将微生物菌肥与钾肥混合使用,混合使用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
第3个回答  2021-03-22
我认为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而且土地一定要平坦,重要的是应该清理出杂草,而且要定时清理,因为杂草可能滋生一些小虫。
第4个回答  2022-08-05
一、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原理
作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氮、磷、钾是作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其中氮是作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然而空气中含有80%的氮气,却因为作物无法吸收而无法利用。化肥含有这些元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然而,长期施用化肥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过量施用化肥,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作物品质,污染环境,还会在土壤和作物中积累大量硝酸盐,微生物具有固氮的功能,可以将空气中的自由态氮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还发现,微生物中的磷,钾细菌可以分解土壤中固定的磷钾元素,释放出来供作物利用。那些快速繁殖的有效菌还能刺激农作物生长,起到防病的作用。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效,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或改良品质的一类产品。
二、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微生物肥料如何影响作物生长?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后,施于土壤中的活的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周围大量繁殖,形成一个旺盛的微生物活动区。这些微生物不仅改变土壤性状,而且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1.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微生物肥料中的一些根瘤菌和固氮菌可以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氮素养分,增加了土壤中氮的来源。多种溶磷,解钾菌能够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和钾,一些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还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肥力。长期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使原本板结的土质变得更加柔软透气,保水保肥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2.减少病虫害,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围生长繁殖,形成优势菌群,占据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空间,阻断病原微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
3.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微生物肥料使用后,微生物产生赤霉素、生长素等,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根系发育。发达的根系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加速了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一些光合细菌制剂,喷洒在作物叶片上,使叶片繁茂,叶面积增加,显著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加速作物生长,开花早,结果多,产量高。
4.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平衡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增加了蛋白质、糖和维生素的含量,减少了硝酸盐的含量,明显改良了作物的品质,口感好,延长了保鲜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