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别离》谈子女教育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前几天看到一部新剧《小别离》,因为主演是黄磊,所以就看了几眼,然后发现虽然整个剧情稍有夸张,但基本上还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关于青少年的一些教育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小别离》主要讲述的是三个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关于孩子出国留学的故事,三个家庭代表了社会上三种阶层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不同观点,引用剧中小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鸟,一种是飞不起来的;一种是使劲飞的;还有一种最可恶,自己飞不起来,下个蛋让蛋使劲飞的。”

首先是收入不高的金琴琴一家,母亲是社区医生,父亲是出租车司机。因为琴琴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所以琴琴的妈妈宁愿把房子卖掉也要送女儿出国留学,一是因为她想在女儿的身上弥补自己当年没有出国,没有过上有钱人日子的遗憾;二是因为女儿学习有天赋,不想耽误自己的孩子。但是琴琴的爸爸舍不得女儿,所以不同意她这么早离开自己的身边,他认为以琴琴的成绩在国内同样可以考上好大学,如果想出国可以等上大学的时候再出国深造。琴琴作为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虽然她内心是想去国外学习,但是体谅父母收入不高,所以她始终跟爸爸站在同一战线上。

其次是中产阶层的方朵朵一家,母亲是某化妆品公司的市场经理,父亲是眼科医生。朵朵的妈妈之所以要求她一定要有个好成绩,是因为她自己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获得现在丰厚的物质生活的,在她看来只有好的成绩才能考上重点高中,只有考上重点高中才能考上重点大学,才能继续维持女儿以后中产阶层的生活,所以她是个分数狂,即使是0.5分,对于她来说也是一场灾难;但是因为她失去父母比较早,所以很看重亲情,坚决不把自己的女儿送出国,不让女儿离开自己。朵朵的爸爸算得上一个开明的家长了,他主张的是不给孩子太大压力,对她来说朵朵成绩的高低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朵朵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碍于“国情”,在朵朵成绩的事情上基本上都是妥协于朵朵的妈妈;其实他内心并不排斥朵朵出国留学,甚至希望在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下能培养出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儿。朵朵对于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她不愿意离开父母身边,但是在爸爸妈妈唯分数论高压下,她一度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做出了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土豪”张小宇一家。母亲已去世,父亲是房地产公司的大老板。整个电视剧里最让人心疼的就是小宇了,因为父母离异,母亲又病逝,自己跟着姥姥姥爷,姥姥姥爷整天打牌不督促他学习,小宇的爸爸虽然大把大把的给他钱花,但是基本上也不管他,再加上小宇的爸爸又娶了一个比小宇大不了几岁的小媳妇,父子俩的矛盾也是越积越深,但是小宇内心还是希望得到父亲的关爱,所以就用调皮捣蛋的方法来吸引父亲的关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混世小魔王”的性格。小宇的爸爸在小宇上初三的时候把他接回了自己家里,但是由于历史遗留矛盾,家里经常鸡飞狗跳,于是他就打算把小宇送出国,一是可以避免家庭矛盾,二是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出国镀一层金以后好接管自己的公司,毕竟小宇的成绩太差,在国内可能连个职高都考不上。

以上是我对《小别离》的一个简单介绍,虽然现在还没播完,但我猜想这个电视剧的结局应该是三个家庭都让孩子出国留学了。      

通过这个电视剧,让我产生了两个疑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

人归根结底还是要生存在社会之中,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必须的,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而教育就是为孩子们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做准备的。例如在医院工作的医生,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给病人看病。

一个人只有生存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自己的信仰,即所谓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拥有这些,才能做一个内心充实、积极乐观、有所追求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而教育就应该力求培养孩子们专属于自己的发展潜能。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的人才,越专业越好,所以就要求我们要有一技之长。教育就应该长善救失,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补齐短板,而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长板,因为一个人的长板才是决定他以后成就的高低,所以培养学生的潜能最好能跟他们的兴趣爱好相联系,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事半功倍。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