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犯了个错误,这次又同样重复犯了以前一样的错误!我和我妈说他以前就干过这种事情,当时听了不乐意

我朋友犯了个错误,这次又同样重复犯了以前一样的错误!我和我妈说他以前就干过这种事情,当时听了不乐意说我不要在长辈面前用不当词,他以前就干过这中事情有问题吗?

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爱孩子,就要真正了解孩子! 亲子互动模式:亲子互动模式,也就是你和你的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一种基于你孩子的沟通特点的良性互动方法。在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开放型。 《认知型》:作为认知型的孩子,首先拥有探索真理的精神,也就是这类型的孩子喜欢问问题。他乐意询问任何周边的人且不考虑对方是否能给予答案,也不考虑自己的问题是否符合逻辑。其次,认知型的孩子,顾名思义,具有认知的特点,遇到问题喜欢自己探索发现,而不愿意人云亦云。这和前面的好提问并无矛盾。前者是对待问题的态度上,后者则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例如:你作为家长,给他熬了一锅很好喝的热汤,放在了桌子上并告诉他现在还不能喝,要凉一些才能喝。这时候他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凉了才能喝啊?”你答“因为热汤会烫到宝宝的舌头的”他接着问“为什么会烫到舌头啊,为什么烫到舌头就不能喝啊?”呵呵,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也许你不会理他,如果你理他也只能告诉他因为烫到舌头会很痛。于是他点头了,甚至说“那我等会再喝”。你放心而去。但是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就解决了。很有可能你一转身,他就因去喝汤被烫哭了。因为对于认知型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你告诉他的答案,尤其是你的答案并没有让他真正信服的时候。由于对别人的答案的怀疑,往往让他决定亲自尝试。认知型的另一特点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比如你们一起去东西,妈妈想给这个,爸爸也同意这个,于是你们开始游说他了,说这个东西如何如何,而他往往不为所动,甚至会很烦躁的向你们提出交涉,要么就我喜欢的那个,要么就什么都不了。这是比较听话的孩子,如果脾气更倔点的可能就要哭鼻子赌气了。而一些模仿型或者其它类型的孩子往往就不这么固执,与认知型比较起来说服他们还不算一件难事。总体的概括起来认知型的特点就是:好问,多思,自主,主观,自尊,坚持意见,略显虚荣,并不时有独特见解,沟通难度稍大。 建议互动方法: A、启发学习法:认知型的孩子适合美式教育法,适合启发和引导式交流。与其给他一个答案不如告诉他获得答案的方法。对于认知型的孩子,最好是来软的,因为他们往往是吃软不吃硬。而对于软的,还得看对象,对于不信任的人可能是软硬不吃的啦,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在孩童时期我们可以说成是狡辩和调皮。而做他的朋友则是获取信任的最好的方法。但是这个朋友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首先,你需要公平平等的和他共处,尊重他的意见,不要让他丢面子,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当然作为父母,不可能全部放弃自己的家长威信,但是要善于利用家长威信,如果运用过频过滥,对于认知型的孩子,这种家长威信往往会变得一无所用。因此要想教好你的孩子就先做他的朋友吧。 B、说情论理法: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以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并尊重孩子的意愿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他和规范他。而情理法的管教方法则为我们的管教提供了一个建议。所谓“情”就是一种诉请,就是向你的孩子倾诉你的感情,教育孩子最好的途径就是角色转换,让他自己由教育的受体变成教育的主体,从而从内心上引起孩子的强烈共鸣,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当你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时候,你就直接把你的不良感觉告诉他,告诉他他的行为让你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如果他并不理会,你就也用一些不良的行为去影响他,让他尝到苦头,然后告诉他,他的感觉就是你在他身上感受到的。“理”就是道理,在向孩子诉请后,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是什么,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是什么。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怎样去弥补因过错带来不良后果等等。我们诉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孩子的共鸣,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为我们的“论理”打下基础。所谓“法”就是惩罚,这往往是很多家长最喜欢的,也是被忽略的,更是被不恰当运用的一种方法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我们不主张体罚孩子。我们也不主张用惩罚来让孩子产生畏惧而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孩子不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克制,一旦这种惩罚的危险丧失,很有可能不良习惯就死灰复燃了。但这种方是目前很多家长正在运用的。我们这里的惩罚和家长惯用的不同,我们所用的惩罚有一个原则:符合孩子的切身利益,但又有一定的补救措施。毕竟我们的惩罚只是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并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达到目的的同时,没有必要让孩子遭受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打击或者失落。假设有这么一组家庭,他的父母通过孩子每个月都帮父母完成一定的家务活并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而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打给妈妈,说孩子在幼儿园因为和别的孩子抢玩具和另外一个孩子打了一架。下午放学回家了,妈妈开始管教孩子了。首先她开始诉情(最好在接他的时候就表现得一副很伤心的样子)。她一开始并不提孩子打架的事情,而只是不断的向她的孩子重复“妈妈今天很伤心”。“妈妈今天很难过”之类的话。于是孩子开始问了,“妈妈,你为什么伤心啊”。妈妈故弄玄虚说“没什么,没什么。就是觉得很难过,觉得想不通”这时候,要是觉悟较高的孩子很可能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也许就会主动交待了,这时候妈妈便开始顺理成章的和他讲道理了,要是孩子并没有主动承认的话,妈妈可以自己把问题讲清楚。妈妈说“妈妈今天接到你们老师的,听说你在幼儿园不听话,妈妈觉得很奇怪啊,我的孩子一直都很乖,表现一直都很优秀,怎么会做这么幼稚的事情呢?怎么会做让妈妈和老师都伤心的事情呢?可是老师是不会骗我的,所以妈妈想问问你,你是不是一时没有把握好分寸啊,你能和妈妈讲讲事情的经过吗?”(注意:在整个诉情的阶段,我们都不要直接批评孩子的错误,因为有时候可能孩子有他不成熟的理由,我们需要让他把他的理由说出来,然后给予纠正。同时,我们的口吻要平和,要好像是和他商量一样,用商谈的口吻,尽量少用你怎么怎么的这样的句子,而多用,我觉得怎么怎么的,你认为呢?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的句子。并要做到欲抑先扬,同时要给他台阶下(比如是不是你当时太冲动了啊,或者你当时没把握好啊之类的话),因势利导。通过这个引导的过程,给孩子一个陈述的机会,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调动孩子的内省让他自己认识错误。)在母亲的引导下,孩子开始陈述事情的经过,原来是那个小孩子一直霸占着玩具不让别人玩,他一气之下就打了他。其实,有时候孩子犯错误都有他的理由,这个理由也许在我们看来并不重要,但是在孩子心里却有着很高的地位,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陈述的机会。这不仅是为了获得孩子的信任,更是教导孩子怎样成熟的思考问题。同时也是给孩子一个宣泄情感的机会。通过这种宣泄一是可以降低孩子的抵触情绪,二是可以让孩子第二次思考自己的行为,形成自我规范。妈妈很耐心的听完了孩子的陈述,然后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妈妈觉得,那个孩子的行为很不对,可是你有时候也是不是像他那样呢?一个好的孩子,优秀的孩子,要学会和别人共同分享,共同合作。”这其实是一种铺垫,为了不过度孩子,我们需要曲线教育。因为在孩子自认为“有理”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的训斥往往会换来孩子的抵触甚至对抗。而且我们采取曲线政策,往往还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一举两得。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兴奋了,会和你大说特说他是如何如何大方,如何如何和别人一气分享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出击了。妈妈接着说:“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他霸占玩具是不对,可你打了他就解决问题了吗?你觉得你打人对吗?”对于孩子,尤其是认知型的孩子,让他自我认错比你告诉他错效果要好很多。出于面子,孩子在这时候最大的可能是沉默。其实沉默就表示他知道错了,只是碍于面子他不肯承认罢了,我们也没必要深究。我们可以进一步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打人不对,打人有什么后果,其实没必要打架就可以解决问题,怎么解决等等。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不会抵触你和他讲道理了。讲完道理后,我们可以开始商讨惩罚措施了。这时候妈妈说“妈妈知道你这次打架不是你真心和故意的,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一直都是妈妈的骄傲。妈妈也知道,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就是妈妈也会犯错误的,我们对待错误要知错就改,要努力提高自己,不要再犯错误了。妈妈想了一下,你明天去和那位同学道个歉,同时也告诉他,你很希望和他一起玩,要是以后还还这样的话,你可以告诉老师,但不能再打架了噢!为了证明你的男子汉气概,妈妈觉得你需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因为任何犯错都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人的,所以妈妈决定这个月就不发给你钱了,你免费给妈妈做家务,但是,如果你下个月表现得很好的话,我就给你双倍的奖励,你看怎么样呢?这个时候提出的惩罚措施一定要能涉及到孩子的利益,同时给予一定的补救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是没有拒绝的余地了。给孩子惩罚一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二是规范孩子的行为,让他知道,错误的后果不仅仅是让父母不高兴,让自己丢面子,还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孩子就养成了权衡的习惯了。 C、激励学习法:由于认知型的孩子自我探索能力较强,但是受到知识面和思维方式的限制,往往比其它类型更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激励他们的斗志就显得很重要了。在平时的交流的同时,我们要注意教导他们越挫越勇的精神,不论是否成功我们都要注意鼓励,在鼓励后注意规范他,避免产生骄傲情绪,让他在一种不断探索不断收获,不断遇到困难不断解决困难的良性心态下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通过父母的引导,养成孩子“自我设定目标的习惯”,达到则予以奖励,如果不能达到则在鼓励的同时可以予以一些象征性的惩罚。但是鼓励和处罚都建立在通过“论理”、“商讨”孩子自主接受的前提下的,而非利用家长的威信强制执行。追问

复制那多谁看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