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真的是行善吗?放生池过度饱和变“死亡池”你怎么看?

青岛湛山寺放生池变“死亡”池。不少市民为了放生而放生,甚至过度放生,让湛山寺放生池里的龟鱼等生物超过饱和状态。手下留情啊!!!

  放生在常理来说确实就是行善,但是一般放生过度就不是行善了,而变成了杀生了,乌龟叠罗汉,金鱼密如麻。显然,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动物栖息。若继续放生,就等于直接杀生。

  关于放生池过度饱和变“死亡池”:

  现有很多人信教等等的,一般这些教都是信仰放生的,这些放生者追求行善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恐怕是,想在放生的仪式中找到成就感。千百条生命,从餐座上得到解放,告别囚笼重获自由,这是一种造物主般的体验。许多人即使不是善男信女,也对放生趋之若鹜。而至于,具体放了些什么,放生后能不能活,会不会影响环境,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总结以上,所以放生也要适当才行,相关部门要从严惩处、从重处罚,打醒那些在放生仪式中陶醉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2

首先,放生的本意是行善,这点毋庸置疑。即使是为了放生而放生,也不能改变大家想做好事的心情,这一点是要给予认可滴,不然以后谁还做好事n(*≧▽≦*)n

 

 

其次,市民对于放生池是否饱和其实米有一个概念的,真的应该把责任都归咎于市民身份吗?而且因此去质疑他们想做善事积德的心情嘛?o(╯□╰)o

我觉得太过偏激了,而这件事中的举办者湛山寺也应该承担责任。

市民可以放生的途径毕竟有限,而寺院既然设置了放生处,那就应该做好功课。

1、要学会判断是否饱和;

2、这些放生池中的生物怎么妥善安置,难道就一直安置在寺院的放生池?

这显然不现实,寺院就辣么大,每天还有辣么多烧香拜佛的信徒,只要每人放生一次,就足够淹没寺院了吧……而且,安置于寺院之中是放生?欧怎么觉得更像另一个牢笼(*@ο@*) ~但是,在安排进一步安置的方案时,也要尽量预防“你放他抓”。

3、什么时候进行更进一步的放生?

这些都是寺院应该进行预先计划的,不然就会出现现在的状况——放生池变“死亡”池。

 

 

最后,市民们自然也有责任,心急次不了热豆腐啊~想要行善积德是好事,但是凡事要讲究一个“度”字,过犹不及吖↖(^ω^)↗

其实,说到底,现实中并不是只有放生是行善积德,做好人好事也是啊。还有,平时,少食用一些动物,需求降低了,供应就会减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放生的效果。

不然,这边放生,那边又大吃特吃,虽然表面你是放生了,不过,过两天,还是会被别人抓回来卖给你的o(╯□╰)o

第2个回答  2016-06-02

  由于放生既源于中国古代民俗,又有佛教经典的依据和高僧大德的提倡,因而在中国民间和佛教界均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放生在中国的盛行是佛教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

  放生文化的意义在于践行、涵养仁恕精神、慈悲之道,如果人人都能够爱护生命、保护生命,就能从根本上消减滥捕滥杀,对于促进生态平衡、人心良善、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放生应基于护生,尤其要克服功利化、形式化的趋向,应当周全考虑,缜密操作,避免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害生和扰民,特别应注意社会关系协调,注重理念宣导,化导他人戒杀护生。

 

 

放生池过度饱和变“死亡池”的现象超过了饱和状态。显然,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动物栖息了。因此,我们到哪儿放生?应该如何放生?如果是鱼,有人用钩钓、网捞;如果是鸟,有人用枪射、网捕。而且今日的鱼市场和鸟店,所售的商品很少是野生的,多半是来自人工繁殖的鱼池和鸟园。那些动物,根本没有适应自然环境而自求生存的能力,放生,也等于杀生。放小的,被大的吃掉;放大的,就进入餐馆的厨灶。鸟类,尤其是鱼类,都有它们生存的习性。一定的鱼类必须生存于一定的水质、水深和水流的环境中;买淡水鱼放于大海,买海鱼放于淡水都是大问题。如果是鸟园繁殖的鸟类,它们不曾在自然界觅食,便可能甚至不知草丛树林间的草种树果等也可以作为食物;如果放之于原野,不是饥饿而死就是被其他动物或鸟类捕食而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需要放生?是否还应该放生?

  关于如何放生要注意事项:

  一、不要预约放生

  与卖鱼者直接或间接、明确或暗示将要买生放生,使卖者闻讯捕捞,违背施无畏的基本定义。

  二、要观察地点、水质及什么环境适合所放生物生存

  如果被放之众生,能放其为适于它生长的环境,则对其有极大好处。反之,若只顾放而不观察所放的地点,则对其害处多多。

  三、禁放养鱼池等小水区

  严禁将鱼及水生动物放入养鱼池,以养鱼池为卖鱼杀生之来源处,将众生放入其内,乃间接杀生也。也不要放鱼在小的湖水里,小型湖水水面有限,鱼儿无处逃生。也不要把鱼放在小型水库里 冬季不要放夏候鸟,放了反而会被冻死饿死。也不要放家养的鸟,它自己不会打食,会被活活饿死。放鸟,要买野生的鸟,要把它们带到草木茂密人烟稀少的地方放飞,一旦剩下几只奄奄一息的小鸟,就轻轻的把他们放入深深的草丛中,免被游人捉去。

  四、不得区分大小贵贱

  一味追求数量,而对某部分众生远离慈心。如见两盆鱼,心想若放这盆躯体小的众生,则价钱和数量要比放那盆躯体大的合算。或思维买一大堆田螺的钱,还不够买一只甲鱼的金额。因而弃大舍贵,择小选贱。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未被解救生命的众生怨恨与嗔怒。

  五、放生场所需注意清洁

  放生场所选择应当以环境清洁适宜生命成长之地为好,尤其水源应是大河、活水、无工业污染,最好是国家保护区域;放生对象尽量选择能自己独立生存的生命,如:猫、狗、鸟、鱼等;

  执著外在的形式,执著自身的福报和功德,而不全心全意从众生的福祉出发,这种放生不仅是违背科学精神,也是违背放生本意的。

第3个回答  2016-06-02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渭"吃它半斤,还它八两"。

  "放生"本来是叫人行善,可现在很多人"放生"却给生物、给社会、给环境带来了危害。有些人不假思索,为让自己显得善而善的放生者,自称行善信佛,即使在我这个对佛法没有了解和兴趣的人看来,此举也与慈悲无关。一边讲不可杀生,一边买鱼、蟹、龟等放生。
由此渔利的商家,增加的捕捞量带来的死伤他们不考量。

  被丢海里的陆龟,爬回来,又被拿起丢得更远。

  因为有人放生巴西龟等外来物种而死亡的本地生物难以计数。

  有些人放田鼠、蛇到人类生活的区域,说是放生却危害了人们的生活。

  以上这些看是放生,其实是危害生物发展,放生者只是得到了心灵的宽慰,却是行为的罪恶,又怎么会有善报。

  如何正确放生:

  1、时间:放生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萨的纪念日较为殊胜,尤其在神变月(藏历正月)的功德更大。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

  2、地点:宜在放生池、以及远离捕杀之水域、山林等尽量能使所放众生生存悦意且能长寿之地。

  3、类别:虫类、鱼类、飞禽、畜类等,所放众生之躯体越大,则所获之功德也越大。

  4、方式:动作轻柔,若有甘露丸、解脱丸等则预先化于水中,在放生前洒在所放动物上。用密宗《系解脱》在其上方加持则更为殊胜。

  5、发心:应发利益众生之清净心,一心一意为其获得暂时之安乐及究竟之解脱而祈祷。

  佛教以人为本,放生最基本是要"放人",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离苦、给人救济。我个人始终认为,最大的放生还是应当弘扬正信佛教,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佛教、信仰佛教,从而减少对动物的虐杀和人类之间相互的杀戮。我们当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来面对和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和需求。也许,减少屠杀与虐待动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教导世人明白佛陀的教义。

第4个回答  2016-06-02

  买物放生与布施同。有些佛教徒,常常从菜市场买来活鱼,然后放到江河湖海里,言之行善。可是,即使我们不杀了它们,它们也不是会被更大的鱼吃掉吗?如果被放生的鱼不适应当地的水质,或者破坏了水域的生态平衡,不是会让情况更糟嘛?

  最近,青岛湛山寺放生池过度饱和变“死亡池”的消息引人深思。

  任何生物都需要合理的生存空间,密度过大就会增加生病和死亡的几率。另外,经常看到放生的场面,一群善男信女端坐岸边,面前摆着待放生的鱼鳖虾蟹,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向佛祖汇报他们的认捐记录。而在下游不远处,会看到另一群喜气洋洋的男女,拿着各种渔具,盯着那边的动静,准备随时大捞一笔。这些与放生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从放生的物种选择到适宜的放生环境,都需要科学引导,否则会造成不可预计的生态灾难。一方面放生的动物本身有可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另一方面,这些动物身上携带的疾病也很容易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人们普遍认为,龟长寿,象征吉祥,能保平安,因此鳄龟、巴西龟经常被市民买来作为放生的对象。其实,这些“外来者”会侵占现有生物的生态位,破坏固有稳定的食物链,从而导致其他特种水生生物数量大幅减少,甚至造成局部生态环境的异变。

  目前,国内规范放生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一些盲目放生行为也难以约束,因此“自律”尤为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