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与中华民族精神

如题所述

浅析大学生应怎样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未来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中坚后备力量,大学生的民族观和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因此,加强广大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荣辱感和使命感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围绕对高校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浅析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精神 网络 经济全球化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目标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动力;使中华文明在经历五千年风雨的动摇中屹然挺立。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一. 大学生理解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是迎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将其概括为两点,即信息化和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时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并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反映在文化上,即导致了文化全球化。
在当代中国,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更加深入,开放更加扩大的条件下,既要融入世界大家庭和知识经济的大潮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和粉碎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图谋,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挑战,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精神熔铸于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之中,使伟大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有利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略;有利于增强广大青年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2.当今世界上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强与弱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上,还体现在民族的凝聚力上。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增加国家的精神财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投入力度、实施策略、方法和成效,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二. 现状与问题
1. 是经济全球化而导致的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着“本土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设想“普世文明”的发展,极力绘制没有文化差异图标的新的世界文明。青年大学生在文化的追求上恰恰存在求新的心理,他们在文化的开放中,常常被西方文化的一些表象所迷惑,忽略了本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本土文化对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产生危机。
2. “韩流”,“日流”在中国的风行,使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方向。目前一部部的韩剧日剧在中国登陆,从“大长今”到“我叫金三顺”到奥特曼,韩,日的思想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很多大学生知道某某韩国什么时明星和谁结婚,和谁约会。却不知道“九一八”事件!知道张栋梁的每一个动作,却不知道文学大师鲁迅!知道2月14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传统的七夕节!
3.“网络”的普遍使用,导致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弱化。互联网的使用,使青年学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做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虽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可是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渐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网上冲浪、网络游戏等给青年学生带来精神愉快的同时,也在削弱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世界公民”的意识,往往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既然是地球村,人人都是地球村的一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三. 措施与对策
1. 加强开展“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等爱国主义活动。要使大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解放、实现民族振兴的奋斗业绩,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要用鲜活的事实、丰富的内容、亲切的话语、生动的形式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时事政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宣传教育,并让大学生真切地了解我们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挑战与困难,振奋精神,知难而进,真正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
。
2.校园文化为载体,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精神追求的引领有着重要意义。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和场所,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虽然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校园文化环境对民族精神的培育起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3. 抢占网络阵地,拓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网上建立民族精神宣传网站、论坛、数据库等,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元化的主流思想引领当前多元化的价值观
. 。
“强国先要强民,强国先要强魂,强魂从根本上要铸造起坚不可催的精神脊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精英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撑起民族精神的柱石,祖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