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丞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的是哪位皇帝

如题所述

明太袓。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朱元璋废相,是明代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废相,并不仅仅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而是对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的不满。在明初,除徐达长期统兵在外,其他在朝的丞相如李善长、杨宪、汪广阳、胡惟庸等,几乎都未得善终。这也足可以证明明太祖对中书省丞相早怀忌惮之心。

在大明帝国建立以后,朱元璋就开始对中书省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诛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因将中书省与丞相一体废除。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又下令中书省及其属官均废除。朱元璋废相后,开始独操权柄。朱棣即位后,明代内阁辅政体制初见雏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9
这个应该就是明朝的朱元璋,是在明朝初年,然后在胡惟庸之后就废除掉了这个制度,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事实上应该是有所预谋,我觉得应该是想借这个事件,最后废除掉这项制度,所以说的话应该还是有纵容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20-09-29
是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皇权,稳定统治,在政治上,废除丞相制度,权利由六部分管,同事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
第4个回答  2020-10-22

废除宰相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