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图说话

如题所述

一、观察时不要走马观花。

很多小朋友看图的时候会犯这样的错误:扫上一眼,看个大概,开始动笔。实际上,写话之前的观察越细致,写话的内容才能越丰富。如何才能做到细致观察呢?

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也就是按照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来引导。比如: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做什么。

第二,注意主要人物(动物)表情,判断出喜怒哀乐,并联想理由,

第三、注意主要人物(动物)动作,看清楚他(它)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第四、注意图片中的其他人物(动物)在做什么,动作如何,表情如何。

第五、一定要通过想象,丰富图片内容。比如,猜猜图中人物(动物)在说什么,还将要做什么等。

二,说话时不能随心所欲。

小朋友在看图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老师和家长按顺序提问引导,他也按顺序说出了看到的内容,等到他自己再复述的时候,依然会没有条理,随心所欲。这一点,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过来,让他有意识地记住:只要说,就要按顺序说,才可以说清楚,有条理。

三、写话时不要缺乏条理。

看过,说过,落实到笔头,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动笔之前,一定让孩子明确:凡是要说清楚写清楚一件事,关于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具体事件等要素是一定要全面,并且,语言顺序一定要清晰。比如: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做什么——旁边的谁又在做什么,可能会说什么等等。这对于孩子以后学习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写话后不要忘记修改。

修改,是写作后对作品必须进行的一个检测的环节,也是提升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帮助孩子从一年级看图写话就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他将来到二三年级开始写片段、写完整作文时,家长就不会太操心。

修改的方法是先朗读,再动笔;修改的内容包括字或者拼音写得是否正确;词语运用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等,总之,要检测孩子是否完整地再现了刚才看到、想到、说到的内容。如果有错误,要及时改正;如果有遗漏,就一定补上,做一个必要的简单的修改。

五、家长指导时不要拔苗助长。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缺少耐心,容易心急,甚至发火,批评孩子。其实,家长越着急越烦躁,孩子越发蒙越糊涂。因此,家长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看仔细,想到位,说清楚,写明白。千万不能一着急,替孩子说,帮孩子写,那样,孩子既没有成就感,也无法形成自信心,更可能对写话失去兴趣,形成厌倦心理。那样,孩子将来的语文学习就要非常吃力非常痛苦了。

总之,看图写话,观察不走马观花,说话不随心所欲;写话不缺乏条理,写后不忘记修改,家长更不能拔苗助长,每一个环节都要按顺序有条理地完成。避免这几个误区,孩子的写作能力就会非常棒。

以下为再您分享小学一二年级的几个看图写话练习和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写话能力。

一、小鸭子学游泳

范文:

一年级:鸭妈妈有四个孩子,一只白色的,三只黄色的,都非常漂亮。夏天到了,鸭妈妈带领孩子们去河里学游泳。两只蝴蝶看见了,也飞到它们身边,跳起了舞。

二年级:鸭妈妈有四个孩子,一只白色的小鸭子是哥哥,它的羽毛像洁白的雪花,长得也很高大;三只黄色的小鸭子是弟弟妹妹,羽毛跟鸭妈妈一样,像秋天里盛开的金黄的菊花,都非常漂亮。

一个夏天的早晨,鸭妈妈带领孩子们去河里学游泳。哥哥游得很快,在他们最前面。弟弟妹妹都叫起来:“哥哥,哥哥,等等我,等等我。”鸭妈妈慈祥地说:“孩子们,别着急,注意安全。”两只蝴蝶看见了小鸭子一家,也飞到它们身边,为跳起了舞。

二、放风筝

一年级:春天到了,哥哥和我一起去野外放风筝。风筝飞得好高好高,连小鸟都比不上,小狗也一跳一跳地,好像要跳到天上。啊!放风筝真好啊,我们真是太开心了!

二年级:一个春天的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哥哥和我一起去野外放风筝。野外的风景真美,草地绿油油的,各种花五颜六色。哥哥的蓝色大蜻蜓风筝飞得好高好高,我的大金鱼也追了上去,好像在空中游泳更自由自在。天空中的小鸟看见了,觉得不服气,也来跟我们的风筝比一比,看看谁飞得更高。它们好像在说:“快点飞啊,我们怎么能让一只金鱼落在后面呢?”我家的小狗也着急了,跟着我们跑,一跳一跳地,好像要跳到天上去。啊!放风筝真好啊,我们真是太开心了!

三、下大雨了

一年级:那天放学,下起了大雨,妈妈来接我回家。妈妈背起我,我撑着伞,我们都没有淋湿。

二年级:那天放学,下起了大雨,同学们有的带了雨伞,有的穿了雨衣,只有我,什么都没带,不知道该 怎么办。不一会儿,妈妈顶着大雨来了,她带着雨伞,来接我回家,我高兴极了,一下子扑到了妈妈怀里。妈妈背起我,我撑着伞,我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怕我淋湿,来为我送伞,我也要为妈妈遮风挡雨。风雨虽然很大,但是,有妈妈的爱,我的心,就不会淋湿。妈妈有我,也会感到幸福。

四、不要摘花

一年级:那天,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儿。我看到了有些花非常漂亮,就跑过去,准备摘一朵。妈妈赶忙阻止我说:“宝贝,要爱护花草树木!”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没有摘花。

二年级: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儿。公园里非常漂亮,远处的山上一片绿色,一座凉亭坐落在山顶。近处的假山掩映在绿树中,各种花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我跑过去,准备摘一朵花送给妈妈。妈妈赶忙阻止我说:“宝贝,要爱护花草树木!”我有些不开心。妈妈又说:“花朵也是活着的,也有生命,你把它摘下来,她会疼,也会死的。”我才知道,原来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做听话的好孩子,也要做保护花草树木的使者。

五、保护眼睛

一年级:小明特别爱看书,但是,他不注意保护眼睛。他上学的时候,在公交车上看书。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看书。吃饭的时候,也要边吃边看书。后来,他觉得看东西不清楚,去检查视力,结果近视了。我们一定不要像小明一样,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二年级:小明特别爱看书,但是,他不注意用眼卫生。他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在公交车上要看书;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也要看书;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边吃饭边看书。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看东西模模糊糊,不太清楚,妈妈就带他去医院检查视力。结果,医生告诉他,他近视了。医生说:“小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在公交车上看书,也不要边吃饭边看书。”小明说:“我知道错了,以后看书,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那就是“一看、二想、三说、四写”。 
1、看: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不知道观察方法,不具备观察能力,需要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看图的顺序,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图画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具体说,单幅情景图,就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
1.1 整体观察。让学生仔细看图,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多少个人,在干什么,你对这幅图的印象如何。
1.2 按一定顺序观察。观察图画可以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问到四周,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事物。使学生了解观察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了指导。 
多幅连图与单幅情景图的观察方法不一样。对多幅图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之间的顺序、联系以及图与图之间的变化、发展。多幅图主要是情节图,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来观察图画。

①整体有几幅画?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逐一看每幅画,观察每幅画之间的联系,说说每幅画上有什么,人物在干什么?

③从整体看,这四幅图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样就让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了解图画内容,培养学生从整体看事物,从局部看联系的观察能力。 
2、想: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阅读也好,写作也好,没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可能发展学生的思维。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想。一是指对看图写话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要想,二是指对图画内容、人物对话要想象。图画中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看图仔细,边看图边想象,互相交流,思维活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思维。 
3、说:提高表达能力 
说话是写话最重要的条件。常言说“我手写我口”,如果“我口”都不能“言”,那么“我手”又能写什么呢?教会学生说话,让学生善于说话、乐于说话,是语文教学的老生常谈
4、写:抓重点,写主要内容
低年级写话是高年级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写话中,要让学生分清楚主次、重点,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写,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写事物的主要情节,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改掉环习惯”,学生可先列举有哪些坏习惯,指导学生写改掉一切的坏习惯。
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几条注意:
1、多读书
读书,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
2、多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第2个回答  2020-09-30
首先分析题目要求,把握主题思想,按照这个思路认真看图中内容,通过组织图中所画内容,结合一定的想象,表达出题目要求的主题思想,这样就可以了,
第3个回答  2020-09-30
1.仔细地观察图片不要有遗漏的地方
2.要有一定的想象力,想象图片中所展现出来的内容
第4个回答  2020-12-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