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身为君王,为何会被活活饿死呢?

如题所述

战国时期,各国都在马不停蹄的变法求存,战国七雄都进行了一些列能够适应生存的改革,这一些改革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但是只有赵国的进行了一次以军事为主的改革。


这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很简单,望文生义,赵武灵王继位之后根据周边胡人骑兵不时的骚扰赵国,还有个狄人建立的中山国将赵国一分为二,使得代地成为飞地,而周边齐国、魏国、秦国都是强国,都是先前的霸主国家,实力都非常强。


为了生存、发展,赵国东南西都惹不起,眼下只能向北发展,而北方的是胡人,或者匈奴、狄人等善于骑射作战的民族,为了剪除心腹大患,于是决心改革华夏人的服饰,训练作战部队。


再说服公卿贵族之后,胡服骑射迅速开始,因为君王主导,推行力度很大,取得成绩很好,在军队成功之后,赵国军队作战能力日益强盛,后来攻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迫使他们逃遁,在他们的故地开辟云中、雁门、把原来的代郡和赵国连城一片,也乘机消弭南北差异,然后修筑了赵长城来防御匈奴。


因为军事上的威慑力,赵武灵王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强大的声望,乘着齐国灭燕之际拥立燕昭王,乘着秦武王死后秦国内斗拥立秦昭王,利用合纵方略彻底摧毁三晋老大魏国,使得魏国彻底成为二流实力国家。


方言当时的趋势,能够一争高下的只有秦国、赵国、齐国、楚国四个国家,这个局势是春秋时期齐秦楚晋互相攻伐的翻版,原来的晋国被赵国代替。完成攻灭中山国这一年是赵武灵王27年,公元前299年,标志着赵国胡服骑射彻底取得成功。他也跻身英主行列。


这一年,赵武灵王42岁,赵国如日中天、赵武灵王也鼎盛年纪,如日中天,这个时候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主动退位,把王位让给儿子赵何,自己统领军队。


他的目的是打造一个二元化的领导班子,自己主抓军队,儿子统领内政,伺机坐收渔人之利。


想法是美好的,结果是残忍的,仅仅四年之后,赵武灵王被李兑、公子成包围饿死在沙丘,结束了46年的生命。这样一位英主,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歪史以为他犯了几个致命错误,才导致一代英主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废长立幼。被赵武灵王立为国君的赵何是老二,他是赵武灵王后妻的儿子,因为前妻韩氏死得早,续娶一个叫吴娃的女子,他们的感情不错,所以吴娃病死的时候,请求立他儿子为太子,赵武灵王照做了,于是废了原来太子赵章的太子之位。


但是太子赵章和赵武灵王很像,赵武灵王又经常后悔当初的决定,于是纵容大儿子积蓄势力,后来又把代郡作为赵章的封地,后来,赵章借着父亲的庇护,飞扬跋扈,萌生了自立的想法,于是在沙丘发动宫变,赵武灵王竟然默认了这个现实,结果被李兑和公子成包围起来饿死。赵章也被杀。这成为赵武灵王饿死的直接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早放弃权力,但是后来又反悔,想着借助赵章取回权力,但是他之前的安排太过于严密,以赵何为首的赵国领导团队已经滴水不漏,他又没办法直接跑去废了儿子,只能假借长子的企图来间接谋求这一目的,可惜公子成和李兑这两个权臣自然不愿意他再回去掌权,所以合伙饿死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是赵国的第六位国君,被评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在年幼刚刚即位的时候,就通过肥义的帮助,将虎视眈眈的五国联军吓退;在稳固政权之后,通过胡服骑射等一些列措施,将赵国的经济、 军事、政治、文化等产生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消除了赵国的内忧外患,一举成为了超级大国,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

赵武灵王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让自己牢固地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也让自己的威望震慑内外宵小,不敢轻举妄动。

就是这么一位有政治能力、有军事头脑、有远见,并且威望远播四海的赵武灵王,最后的处境就是被自己亲儿子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威名远播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的最主要政绩就是胡服骑射,胡服骑射并不是军事方面的改革,而是包括全国上下从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从内到外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几方面:1、高度中央集权;2、赵国南北融合了,国家真正的统一;3、将赵国变成超级强国,在战国争霸之中,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国内的统一进行军事行动。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被分离成两个部分,一南一北,中间卡着一个中山国,这个中山国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国家,他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赵国的钉子户,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背后有其他各国的军事物资支撑,在加上各方面利益纵横的缘故,中山国就这样死死的卡在赵国的国境之内,让赵国变得极为困难;对于赵国来讲,想要争霸天下,就要解决中山国的威胁,不然中山国随时在背后给自己捅刀子,谁都受不了,另外也真是检测胡服骑射之后的军事实力,最终结果就是变法效果相当完美,也统一了国家,让国内实力大大增强。

可以说赵武灵王是一个思路非常清晰的人物,能力强横、眼光独到、性格也相当沉稳的一个国君,赵国以前就是一个二流国家,长时间内无法解决中山国,导致自己也无法进行发展,而赵武灵王在位30年就将一个分裂的二流国家,变成一个统一的超级强国,解决了内忧外患,还与当时国力强大的秦惠王联盟,做到了人生的巅峰。

但是人生总是一个曲线的,当你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接下来的就是人生的低谷了。

赵武灵王的失误

赵武灵王的失误,其实很简单,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去碰一个不能轻易触碰的政治禁忌,更换太子。

赵国当时的太子是赵武灵王与盟国韩国公主所生的王子赵章。

王子赵章可以说相当优秀,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小赵武灵王,有能力有见识有胆略,就是这样一个和赵武灵王很像,也深受赵武灵王喜爱的人,平时都没犯什么错误,也在赵燕之战中说服秦国出兵,可以说是文才武略都有建树。

就是这么一位深受喜爱的又非常优秀的太子被赵武灵王直接给换了,做了废长立幼的大忌。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更换太子呢?

赵武灵王更换太子在政治层面上看就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个和赵武灵王的另外一位妻子孟姚有关系,出于一些原因,赵武灵王和自己的臣下吴广讲自己梦见了一位女子和孟姚长得很像,深是喜欢,吴广一听那叫一个高兴,马上就高高兴兴地把孟姚嫁给了赵武灵王。

之后赵武灵王与孟姚生有一子,就是赵惠文王王子赵何。

聪明的孟姚一生没有想赵武文王要什么东西提什么要求,却在人生的最后弥留之际向赵武灵王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赵何当太子,而赵武灵王这个时候痛苦欲绝,没有经过考虑就直接答应了。

对于英明的赵武灵王来讲,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所以就出现了废长立幼的情况,最终以自己滔天的权势,扶持赵何为太子。

如果说这是赵武灵王的一个低级失误,也还有补救空间,但是赵武灵王接着又做了另外几件事情,也都是政治上的低级失误。

赵武灵王为了稳固太子赵何的权利,在自己壮年时候,直接退位做太上皇,封赵何为新王。上阵父子兵,大体意思就是自己父子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自己专心做军事上的事情。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在外打战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遭遇不测,让赵何提前上位也不会对赵国产生多大的动荡;并且为了稳固赵何的权利,将自己的心腹肥义也派给了赵何,完全就是一心一意扶持赵何的意思。到这里也没问题,用自己的权利和威望,扶持小儿子上位,万一自己遭遇不测,也影响不到赵国,这是一个国君的考量。

但是赵武灵王这个时候又犯了另外一个低级错误,看着自己曾经最喜爱的大儿子赵章被废太子位,而且要侍奉弟弟,赵武灵王作为一个父亲,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想封赵章为另外一个王,这就在政治上乱套了,让大家都不知道应该侍奉哪一位王。赵武文王因为这几个低级失误,最终葬送了自己。

沙丘之变

经历了赵武灵王的一些低级失误,惹得两边都不喜,而自己还非常得意而不自知。

当赵何和赵章知道赵武灵王想将代郡分给赵章称王后,就都开始了自己的谋算;同时赵武灵王也听到了风吹草动,这对于赵武灵王来讲就不得了,明明自己觉得安排得很得体了,两个儿子非要闹来闹去,就想的收回权力,自己重新掌权,但是给出去的权利想收回来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人性。

于是赵武灵王、赵章和赵何都开始做自己的打算,赵武灵王打算让两个儿子先闹,之后自己收拾残局;所以在沙丘游猎的时候赵章先对赵何动手发动兵变,但是只杀了肥义,赵何跑回自己的军中开始平乱并对付赵章的势力,最终围追着将赵章赶跑到赵武灵王的行宫中,最后将领进宫将赵章杀了,但是谁也不想做杀害赵武灵王的人,毕竟赵武灵王的威望还在,最后将领都退出宫包围了行宫,断绝了赵武灵王的任何食物来源,最终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行宫中,而赵国由于前期赵惠文王一直执政,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乱。

可以说赵武灵王是一位英雄,将国家带领到了巅峰,又想做一位好父亲,让两个优秀的儿子都得到满足,却不知道一碗水是端不平的,最终犯了很多低级失误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赵国与秦国争霸的可能。

第2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赵武灵王想让赵惠文王封公子章为王,赵惠文王不同意,于是发动沙丘政变,把赵武灵王围困在宫中,导致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赵武灵王的儿子互相争斗,他们都想当王,不顾赵武灵王的死活,所以他被活活饿死。
第4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争斗,所以才会将他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