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形容琴声优美悦耳,技艺高超的古诗词名句或成语。 越多越好,最好有出处。

如题所述

成语:

1、余音袅袅:意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

造句: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

2、余音绕梁: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从前有个韩国女子向东到齐国去,在路上断粮了,经过雍门,在那里卖唱来求食,已经离开了但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经过多日未断绝,周围的人认为她的人还没离开。

造句:一曲“春江花月夜”之后,余音绕梁。

3、余音缭绕: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

造句:这句激昂豪迈的千古绝吟,在心中回荡余音缭绕。

古诗词: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 李贺《李凭箜篌引》

翻译: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 白居易《琵琶行》

翻译: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扩展资料:

文字演变:

古琴:

一种拨弦乐器。用桐木等制成,琴身狭长,有五根弦,后增至七根。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音域较宽,音色丰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4

成语:

1、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意思是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

2、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意思是伯牙弹起来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好像泰山!”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汹涌的样子好像江河!”

3、珠落玉盘:珍珠落在宝玉盘子里。比喻声音十分动听。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古诗词: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 李贺《李凭箜篌引》 

译文: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2、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译文: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4、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 杜甫《赠花卿》

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5、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唐 李颀《琴歌》

译文: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