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一般会出现哪些排病反应?

如题所述

艾灸的排病反应主要体现在:艾灸后患者局部有暖暖的感觉,以至于昏昏欲睡,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灸。其次,患者腹部和腰骶部艾灸后,会有频频打嗝,或者排气,排便的反应,这也是正常的。最后,患者艾灸后还可能会有微微汗出,然后自觉通体舒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0
在灸疗过程中,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诱因,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种种不适反应。如浑身发冷,出冷汗,冒臭气,吐痰涎,腹痛,腹泻等现象。
甚至有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多年前有过的病症会重复多次出现,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病未愈,病情反而加重的情况,由于这些不适反应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些不适反应统称为排病反应。
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害怕,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我们体内寄居了很久,并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
当你通过艾灸的方式激发了人体的正气想把邪气赶出体外时,那么邪气会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当然就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通过艾灸使体内慢慢累积了足够多的正气时,这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第2个回答  2020-05-10
艾灸的排病反应主要体现在:艾灸后患者局部有暖暖的感觉,以至于昏昏知欲睡,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灸道。
第3个回答  2020-05-09
一、排尿次数增多
艾灸后尿液增多是身体排出寒邪和毒素的一种方式。中医讲肾脏主水,艾灸能培补肾阳,膀胱功能恢复正常,排除体内多余的寒湿气。肾虚的人可以在原来艾灸的穴位上,再加上肾俞穴。一般坚持艾灸一周,尿频症状就有所减轻。
二、有热感
艾灸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其特点是透热、传热和导热,能跟随经络感传,有一定的通窜功能。艾灸热力渗透到相应病灶时,阳气充足,能让身体相应部位得到调整。
三、腹泻和肚子叫
艾灸后能提升阳气,阳气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同时也加快胃肠道蠕动,阳气能把脏腑和经脉中的寒邪化开且排出体外。腹泻说明肠胃有问题。可以对关元穴、神阙穴和足里三穴艾灸,能培补元气,排除体内湿气和寒气。腹泻期间多喝水,防止虚脱。
四、发烧
发烧属于常见的症状,说明体内正气和邪气在做斗争。儿童是纯阳体,易发烧。随着年龄增长,阳气也会慢慢衰弱,随之出现各种亚健康和疾病症状。阳气生发后,寒邪进入足太阳膀胱经,从而引起体温升高。此时可以使用艾叶泡脚发汗,多喝水来帮助散热。
五、排汗
艾灸后排汗是正常现象。若第2天身体虚弱,说明艾灸时间太长或量太大。一般阳虚严重的人艾灸前几天很少出汗,当正气充足时排汗功能恢复正常,会通过汗液的方式排出体内外邪,这说明阳气在不断上升。期间尽量配合滋阴的穴位艾灸如足三里穴和太溪穴。多吃具有补血健脾功效的食物,如红枣、小米或山药等,不能让身体太虚弱。
六、皮肤异常
艾灸能培补阳气,体内有充足正气时能化开体内的寒湿外邪,体内毒素和垃圾可通过经络和皮肤排除体外,导致皮肤出现小红点、红疹或瘙痒。对于脾胃功能虚弱的人,艾灸时需配合肾俞穴和脾俞穴,选择山药或薏米等具有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和愉悦心情,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