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有社么不同

如题所述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前面一首表达的是欢快轻松,自在逍遥的心情,比较欢愉;而后面一首多表达的是伤春惜花之感,比较哀愁;两首的感情基调不同,思想内容也不相同,手法也不尽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6
这是这两首词最主要的区别,包括背景、情感、手法的解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少女时欣喜出游时所作,表现了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时而豪放洒脱,时而活泼开朗、时而乖巧可爱。词句之间,生动活泼而清丽婉转,笔墨显得轻快自如,饱含了李清照当时的“少女情怀”。那时她的生活是自由而快乐的,对大自然有着不凡的情感,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到了“昨夜雨疏风骤”的时候,境况与心境大有不同了。中年的李清照面对着空寂的闺室,终日不见丈夫赵明成,陪伴她的只有一天天老去容颜。光阴流逝之时,日夜相思之际,写下了这首“闺怨”之词。此时此刻,李清照不再有昔日的欢声笑语,而变得寂寞、忧郁了。这首小令描写的景色“绿肥红瘦”似乎色彩鲜艳,却映射出了她心镜的无限凄婉,以花喻人,表现了她断肠的思绪。如此看来,此中描绘的似乎却是一幅冷色调的画面,笔墨浓重而深沉。[原创评析,放心参考]
第2个回答  2009-08-20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第3个回答  2009-08-15
《如梦令.昨夜》是写诗人在家昏睡,酒醒时忧伤的情景。《如梦令.争渡》是写到郊外游玩时的欢乐情景。两首诗都写饮酒,但前者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后者是喝酒喝得助兴
第4个回答  2009-08-12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前面一首表达的是欢快轻松,自在逍遥的心情,比较欢愉;而后面一首多表达的是伤春惜花之感,比较哀愁;两首的感情基调不同,思想内容也不相同,手法也不尽相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