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转发:剃度出家时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剃度是出家前举行的一种仪式。剃掉头发,只是一种形式,意为割断尘缘,表明出家的心志。
通常所讲的剃度出家,所受的是三皈依,五戒律,俗称三皈五戒。
三皈,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要戒的是杀、盗、淫、妄、酒。
剃度时,剃度师问:“尽行寿,不杀生,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
你自认为能做到的话,就说:“能持!”说到而做不到,就犯了妄语戒。
然后剃度师又问:“尽行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能持!”
“尽行寿,不淫邪,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能持!”
“尽行寿,不妄语,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能持!”
“尽行寿,不饮酒,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能持!”
无论大小乘佛教,都要受三皈五戒,只是小乘首戒“淫”,大乘首戒“杀”。不同之处,反映在所要遵守的戒律的次序上。后来江湖中的武林人,也要遵守淫戒,就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受戒仪式,与天主教徒把手按在《圣经》上发誓,具有同等的功效。
剃度后,称为沙弥。电影《少林寺》中,曾经展示过沙弥戒的剃度仪式。
寺庙中做杂役的,都是沙弥。沙弥还不是正式的和尚,只是取得了做和尚的基本资格。以后还要受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也称为具足戒,才算是正式的出家人。另外,真正的出家人,还要接受菩萨戒。菩萨戒在凡世间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太阳过了正午之后,就不再吃饭了。寺庙之中,晚间是不开伙的。
受了三皈五戒,而不剃掉头发的,称为居士。我的一些朋友,也都参加过皈依的仪式,属于是佛门居士。但是对佛门的一些基本要求,却一无所知。这就是皈依师的问题了。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北京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前些年,北京出现过皈依热,扫殿的沙弥,也开始收俗家弟子,接受供养。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在佛教僧团之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有受过具足戒,并且持戒清静达到三十年的僧人,才有资格收俗家弟子的。
持戒清静,是指从始至终,没有过犯戒的行为。
还有一件事,可能大家都还不太明白,那就是和尚头上的戒疤。实际上,戒疤不过是佛教历史上,一次打假运动所留下的遗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