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子弩既然射程能够达到1500米,这不是比洋人的火枪射程还远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八国联军的时候清军不用床子弩来杀伤洋人呢?

而且清军好几万打好几千洋人,洋人才死了五个人,而清军好几万都全军覆没,如果用床子弩等超远型弓弩,是不是就能打败洋人了呢?

巨型床弩如北宋时期的踏撅弩、三弓床弩,南北朝时期的刘裕却月阵巨弩虽然射程比较远,但是还没有达到1500米的射程,这个射程的出处应该再仔细查证。中央电视台科技栏目里面兵器复原里面描写过,三弓床弩被复原后确实威力惊人,但是射程最远也只能达到200米左右,如果古人的弓弩设计巧妙、射程再加上一倍也就是500米左右。但是单个的巨弩发射,精度根本无法掌握,要想达到最大射程,必须抬高瞄准线,让箭矢飞行出抛物线,如果要确保杀伤力,就要想南北朝时期刘裕那样,用几千架巨弩摆出密集发射阵型,但是一架巨弩的造价估计也不菲,而且需要士兵长期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技能,只有在科技发达、经济发达、或者不惜代价的时代才有可能出现巨弩。
宋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同时科技也比较发达,所以宋代产生了很多“大杀器”,各种弩、各种枪、包括早期的火铳、火器都用于战场,尤其是面对契丹的骑兵,巨弩确实能给骑兵巨大的杀伤,但是巨弩有一个弱点,就是移动不便,体型巨大,机动性不强。使用上有很多限制,如果宋军粮草携带充足,人数众多,并且以相对密集度的阵型缓慢前进,此时如果遇见契丹骑兵,宋军可马上收缩队形,用巨弩摆出一道防线,可以应对契丹骑兵的冲击,比较巨弩的射程远超过骑兵的弓箭。同时在防守的时候,巨弩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北宋的巨弩在檀州曾经射死过辽军主帅萧挞凛(在评书杨家将里面这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敌方BOSS),给辽军心理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但是巨弩虽然有巨大的威力,同时也有巨大的弱点,就是移动不便,体型巨大,还要有技艺高超的人使用,在宋辽进入和平期后,估计很快巨弩就被慢慢遗忘放弃了,造成金人南下后,宋军并没有做出什么抵抗。也说明了武器再强大,也看是谁用的道理,一个战斗力低下、腐朽的军队发挥不出武器应用的威力。
宋之后的元,由于蒙古人对骑射的顶礼膜拜,使得很多复杂的武器都被遗忘了,一直延续到明朝,像巨弩、投石机等武器纷纷淡出人们的视野,明初的战争又恢复到了千年以前的汉魏水平,就是普通的刀剑、弓箭。随着时间的发展,明朝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北方的蒙古鞑靼瓦剌和南方的倭寇,本来军队就因为太平日久而武备废弛,敌人又个个凶神恶煞,蒙古骑兵来去如风,倭寇更是倭刀凌厉、火枪凶猛。明军处于一败涂地的境地。幸亏当时出了个中国的大军事家、大发明家戚继光,才挽救大明于水火。戚继光不但是个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个科技爱好者,他引入了日本的火枪进行仿制,并且将火药在战场上发扬光大,他的部队里面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如抬枪(巨型火铳)、鸟枪(普通火药枪)、虎蹲炮、佛郎机炮等,还发明神奇的鸳鸯阵,来克制倭寇的日本刀。在扫平了倭寇后,戚继光调任北方,防守蒙古部落。这个时候,由于火器的发展,戚继光发明了车厢阵战术,和美国开拓西部时期的马车战术一样(这个词不标准,是我自己描述的,就是将马车成环形摆放,然后牛仔们用火枪形成一个环形防御阵地,来应对印第安人或者强盗),用车厢结成环形或其他阵型,用火箭、火器、弓箭来射击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巨弩阵型的延续发展,不过用火器取代了巨弩,因为火器的射速和威力、精度都比巨弩高,而且携带更加方便。
结果到了清代之后,由于受到明朝火器凶猛的影响,清军在中后期干脆大量装备了火器,相反对传统的刀剑、弓箭却严重摒弃了,在乾隆时期,乾隆就发现这一问题,清军在平定西部战争时,大量使用火器,一旦敌人偷袭或者埋伏,清军必定会损失惨重,清军变成了只会用火器远程射击而不敢近身格斗的少爷兵。而巨弩这样的远程兵器更是被火炮代替了,但是清军的火炮肯定落后于洋人。到了清代之后,不要说巨弩,就是普通弩箭都已经不是朝廷的正式兵器了,因为满洲人是马上得天下,骑兵更容易使用弓,而不方便使用弩,清代的弓射程已经到达了中国弓的极限,但是在清末,几乎没有什么人来练习使用弓箭。所以在清末的对外战争中,清军的阵线一旦被突破,清军的近身白刃格斗能力基本为零。追问

你好,我是看到百度百科上写着床子弩的射程达到了1500米,难道百度百科上面说的这个数字不准确吗?还有就是请问巨型床弩到了明清时期难道就无法制作出来了吗?巨型床弩的射程是1500米的话,这不是比洋人的火枪和火炮的距离都远吗?

追答

你好,我也看到了百度上面描写的,我认为百度不过是一个网站,他描述的不一定就是科学和准确的。
1500米的射程首先就存在一个问题,瞄准的问题。人类的肉眼对人体大小的目标识别最远也就是在400米左右,就算视力超人的人也不能超过600米,所以现代突击步枪的有效射程也就是400米左右,看人也几乎成了硬币大小或者更小的一个目标。1500米的人体大小的目标估计看着就是一个点那么大,根本无法进行精确瞄准,使用弩来射击没有精确性可言。
其次,百度上说巨弩的箭矢在最后落下是几乎垂直的,这在力学上是不可能的。从天而降的武器目前最普通的是迫击炮,迫击炮使用70度以上角度发射,确实能达到炮弹从目标上方近似垂直落下,但是炮口角度70度相当于仰天发射,使用相同的药包发射,射角越大,射程是越近的,所以一般火炮最佳射程射角是45度。如果巨弩能从天而降几乎是垂直的,那巨弩也要近似70度角来发射,这也是不可能的。古人也会知道射角和射程的关系,一般只能进行45度左右的发射,来提高箭矢的射程。
虽然我无法拿出准确的数据,但是我认为巨弩虽然威力巨大,射程也很远,但是还无法达到1500米。英格兰长弓最大射程300米,大致需要30公斤以上拉力(这也是百度说的),如果巨弩射程达到5倍,就要拉力将近200公斤,可以使用绞盘来代替人力进行拉弓,就算能达到1500米,那强弩之末也应该没有什么威力了。我认为能达到500米就算不错了。
最后,我个人对能达到1500米的射程抱怀疑态度,但并不能就说是不准确的。
第二个问题,是明清时期是否无法制作。
可以说也能够仿制,但是中国文明在宋末遭到了毁灭性的断代式打击,大量的文化、文明、科技都被野蛮的消灭了。作为防守兵器的巨弩也在战争模式的转变下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而明清时代,火器盛行,巨弩的发射效能远远低于火器,而且肯定造价高昂,不再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
第三,不要说过去的火枪,就是现代的狙击步枪,能在1500米准确杀伤敌人也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一般的狙击步枪(都是外国的)有效射程在1000米内,超过1000米后,除非是精锐的特种部队或专业狙击手才能确保子弹飞行的准确,一般的步枪不用瞄准镜也就能在200米内精确射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3
因为那是满清,基本上不如石器时代。满清的床子弩和宋朝的床弩相比,等于你那根铁管,里面放个二踢脚和一门战防炮比。就算是宋床弩,和火炮PK也是找郁闷。但是我告诉你,那个时期,英国和缅甸开了一战,差点让缅甸把东印度公司灭了。缅甸兵力人数还处于劣势。英国和阿富汗开了一战,结果4万英军只有一个送信的活着跑回了印度。非常不幸,中法战争之后,英国再次入侵阿富汗,英国武器基本上已经属于现代武器了,毛瑟98K基本属于哪个时代的代表做。英军再次全军覆。鸦片战争时期,旗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的汉人比外国人杀的多很多倍。连自己的军队都谋杀,不许带任何射击性武器,不许带任何盾牌性武器,就让你去找枪毙了。你说的那八里桥,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僧格林沁是去送死的,因为南方有太平,北方有捻军,都是靠汉人打仗了,旗人只能提枪遛鸟去了,而僧格林沁是唯一的还有战斗力的蒙古八旗,那个时候只要他揣满清一脚,满清就死翘翘了。所以鬼子六逼迫他去死的。满清的坑很黑的,到现在也一样,僵尸不死,别想好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7
其实枪之所以可以淘汰弓和弩,主要是因为其入手难度相较于弓和弩,特别是弓较为简单。一个普通人,同时教其使用弓和枪两种武器,训练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枪械的命中率要更高。而且,床子弩这种大型床弩,射速慢(可能比前装滑膛枪还慢),虽然其射程超远,但在当时,弓和弩一类的武器进行远程射击时几乎无精度可言。在近距离攻击时,由于弓和弩一般一次攻击主要针对单个目标,其射速慢的缺点又会被放大。虽然相对于当时的步枪射程具有优势,但在当时,火炮技术已经得到发展,其射程远高于床子弩,而且可以发射开花弹,可以造成更大的破坏。床弩体积一般不小,其机动能力严重受限,一般只用做防御武器,那么只要在其射程外使用火炮对其所在工事进行打击即可。而且,在进攻作战时,洋人使用的武器射速较快,可以对床弩实施火力压制,特别是在封锁街道时,其威慑力要比当时清军装备的加特林手摇机枪低得多。在海军舰艇上就不解释了,当时的海军舰艇一般都配有一定的装甲防护,使用的主战武器都是中大口径火炮。
清军失败不仅是因为其战斗力不行,更是因为清朝根本就无心抵抗,即使可以大规模装备床子弩也无法打败洋人。追问

你好,请问你的意思是洋人的火枪射程不如床子弩的距离远,但是洋人的火炮的距离却比床子弩远吗?当时洋人的火枪射程多少?洋人的火炮呢?

第3个回答  2013-10-17
晚清末期,清朝人根本就没有抵抗外敌的决心,这属于态度问题
装备上面,床弩机动性差,精准度差,杀伤力小,每次只能射杀单一目标,效率远不及火炮
第4个回答  2013-10-17
清军没有装备吧 好像明朝也没有装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