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要那么多兵马俑陪葬有什么用处

秦始皇要那么多兵马俑陪葬有什么用处 秦始皇陵墓究竟有没有被人进去过

陈景元对于袁仲一发表在2008年10月22日《西安日报》上有关秦俑问题的讲话,本着中央提倡、制定的学术争鸣方针,在这里将进行新一轮的全面批驳。首先要特别强调的是:原来发表在《西安日报》上,称颂袁先生一大堆充满金色光环的头衔,只能看作是一种地位、权力的标榜和炫耀而已,这在一个严肃的学术争鸣之中,本来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因为要在学术的讲坛上大显身手,唯一倚仗的是确凿、可靠的论证材料。

就像奥运会的各项体育赛事一样,如果把过去得的冠军奖牌,统统都挂在脖子上来到新的赛场,很难说一定就能战胜对手,一定能再夺冠军。秦俑是非的学术争论中,持有不同观点的双方,其实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任何一方提出的论点和论据,都不能够享有免检的特权,如果对于自已的论点,提不出任何可靠材料支持的话,那么谁都过不了学术论证这一关,有人既想当运动员、同时还要当裁判员,这恐怕是办不到的。 

一,袁仲一说,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不仅是他个人的观点,也是国内外考古学家们共同的观点,而且在考古界、史学界、自然科学界,都普遍地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另外,1974年他们刚开始进行考古发掘时,他提出了18个研究的课题供大家研究,其中就有一个“兵马俑”是谁的陪葬坑问题。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这一个结论,是很多考古工作者几十年来用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据说有几个已经不在人世了。

陈景元的观点是:1974年7月15日考古队进驻西杨村之前,“秦始皇陵发现秦代武士俑”的结论,在北京就由江青等人“钦定”下来了。这时的“国内外考古专家,考古界、史学界、自然科学界,普遍认定的科学结论”在哪呢?这时有“考古工作者,几十年来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吗?袁仲一贴的“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自然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科学结论”一张标签,让人感到错愕,因为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滑稽戏!

戏的剧情:袁仲一《秦兵马俑》一书中说,1984年陕西召开过一次“秦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发的《会议纪要》向世人宣布,学者们一致否定陈景元的观点。事实果真如此吗?陈景元手里,有一份当年参加会议的98人名单,名单除了1位来自北京的记者外,其余都是省内的代表,没有一个外国人的影子,所谓“国际学术研讨会”又该从何谈起?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什么?这种国际玩笑是随便能开的吗?

二,袁仲一说:“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的结论,是在多种、大量考古证据的基础上做出的。在俑坑之中,有多达23件带有秦始皇明确纪年的铜兵器。兵器上面刻有吕不韦的名字,而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这些兵器在俑坑内出土,由于晚期的器物,不可能出现在早期的墓葬中,这是考古学的基本知识,有了这“吕不韦戈”,就可以证明俑坑是秦始皇时期建造的,绝对不可能是早于吕不韦几十年的秦宣太后建造的。

陈景元的观点是:从已经正式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上看,俑坑内出土的真正有秦始皇明确纪年的兵器,只有5件刻有“吕不韦”字样的戈,另外有16件铜铍上面,根本就没有秦始皇纪年的痕迹,因为铜铍上刻有“寺工”的字样,袁仲一坚持认为“寺工”,最早出现于秦始皇二年,那是秦始皇时期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所以即使没有刻着“吕不韦”的名字、而只有“寺工”铭刻的铜铍,也应该是秦始皇时期的纪年兵器。

其实,有“寺工”铭文的器物并不少见,汉代出土的器物中,“寺工”两字出现的频率是很多的。而且在秦始皇二年之前,“寺工”的陶文也已经存在了,1995年在西安未央区一个古代灰坑中,发现泥封上刻有“寺工丞玺”字样,由于它和秦昭王时期“加边栏”的印式相同,而被考古界认定是秦国早年的器物。在江苏仪征出土战国后期的铜铍之上,也刻有“寺工”两个字。由此可见,“寺工”,并不是秦始皇时期特有的。

三,袁仲一说:俑坑砖的大小、纹饰、陶文,陶俑的发型、风格、制造工艺,陶马的造型、种类,俑坑的战车、系驾方法,俑坑的构筑方法、隔墙、坑顶棚木,陶俑脚踏板上的人名、字样等等,都与秦始皇陵园内其它地方出土砖的大小、纹饰、陶文,陶俑的发型、风格,铜马、铜车的造型、种类,坑顶棚木,覆土夯筑,陶俑脚踏板上的人名、字样等等,都是完全一致的,这就证明它们统统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品。

陈景元认为:几千年来人人都要“入土为安”,有限的风水宝地,早就已经“人满为患”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存在墓中墓、墓压墓、墓挤墓现象,历来都是不可避免的。《汉书》记载:成帝修建昌陵“发民坟墓,积以万数。”《后汉书》记载:“顺帝作陵,多坏吏冢。中山简王焉修冢茔,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数。”《晋书》记载:“曜葬其父,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在秦始皇陵圈占土地时,难道就不会去压占他人的墓地?

几十年来,在骊山北麓广大地区,不论发现什么文物,不管阿猫阿狗,不分真马假马,不看木车铜车,都被装进秦始皇陵考古发现的大箩筐之中。袁仲一罗列的秦始皇陪葬品,几乎没有一件是经过严格、科学的考古论证后加以确认的。比如,铜车、铜马虽然出土在秦始皇陵封土边上,称它为秦始皇的御用安车,但与帝王驾六马的制度相背,铜御手的佩剑原型是120厘米,而俑坑铜剑只有91厘米,它们之间根本是不可比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2
在古今乃至今人的思想上,都认为人会生活在阴阳两个世界中,生时在阳间,死后在阴间,所以讲究“事死如事生”。人死后一般人家都会量力而行,给阴间的人配备日常所用的物品。作为贪婪的秦始皇,便不惜一切代价营建他的地下王国。据《史记》记载,他的墓内上有日月星辰,下有秦国的山川河流、地理地貌,又有百宫位次,地面上的建造与他当时的秦咸阳宫相比,更是无一或缺。据记载,秦始皇生前住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有军队守卫的,京师的军队,大约可分为三类:一是皇帝的侍卫军,主要由郎充任,职责是在殿中侍卫、守卫宫殿门户,出充车骑,由郎中令统领;二是宫门外的屯卫兵,由卫尉统领;三是京师的屯卫军,是征调郡国的材士充任,这支军队的作用,平时用以保卫京师,作战时可以派遣出征。从陵园的布局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相当于当时的秦咸阳宫,而兵马俑坑位于陵墓外城东门大道的北侧,应是象征着驻扎在京城外的军队。即守卫京师的宿卫军在这里,它就是冥冥之中的地下皇城的部队,亦是千古一帝无上权威的象征。
第2个回答  2014-01-02
这只能说秦始皇的野心是非常的大,对于权利到死都要捏在手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