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指的哪六根?六尘、六识指的又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六根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 六根 】《佛学大词典》: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它指五种感觉器官,和反应能动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

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

六尘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

二.声: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

三.香: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

四.味: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

五.触: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谓触尘。

六.法:谓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谓法尘。

此之六尘,尚有其他六欲、六入、六处、六境、六贼等名义,兹不繁及。

六识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唯识学派则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称为八识

在《佛学次第统编》中的解释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扩展资料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可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可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可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可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可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五识能动反映分别善恶好丑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六根

百度百科-六识

百度百科-六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1

六根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 六根 】《佛学大词典》: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它指五种感觉器官,和反应能动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

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

六尘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

二.声: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

三.香: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

四.味: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

五.触: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谓触尘。

六.法:谓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谓法尘。

此之六尘,尚有其他六欲、六入、六处、六境、六贼等名义,兹不繁及。

六识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唯识学派则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称为八识。

在《佛学次第统编》中的解释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扩展资料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可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可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可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可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可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五识能动反映分别善恶好丑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六根

百度百科-六识

百度百科-六尘

第2个回答  2013-10-17
六根,就是我们身体的五种感官。
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感觉(身)、(思维)意。
六尘,就是跟六根想对应的
眼睛,所以能见到的称之为色、耳能听到的称为声、鼻子能闻到的称为香、舌能品尝的到的称为味、身体碰触能感觉到的称为触、心有思想能够思考思维的称为法。
六识,就是与六根的无染的境界。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
第3个回答  2013-10-17
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又叫六贼、六处、六境,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也就是一切的色,是眼根认识的对象;一切声音,是耳根认识的对象;香,一切气息,是鼻根认识的对象;一切味道,是舌根认识的对象;一切冷暖硬软细滑,属于触,是身根认识的对象;法,心识及所有的心法,是意根认识的对象。
第4个回答  2021-01-01

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我果然是凡人,做不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