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指的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是近两年逐步实施的一项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

“综合评价”选拔,一般会综合学生的高考、专家面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方面的成绩来录取考生的选拔方式。比如最新公布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还有北大博雅计划、清华领军计划等都是以此种方式对申请者进行筛选。

换言之,综合评价,在以往参考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能力测试等相关成绩,对这几项参考因素进行综合,建立起了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互动,给予双方相互选择权,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向自己心仪高校抛出“橄榄枝”,而高校也可以进一步考核,筛选那些真正适合本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

与自主招生的不同之处:

考试方式:

自主招生: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综合评价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部分省份实行的综合评价模式,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是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自测评估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招生对象

自主招生: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一般来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细划分为以下3类:

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荣誉称号的的高三毕业生;

2、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综合评价招生:综合评价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有所不同,如会考成绩需要达到及格A,重点参考学科是什么,各类竞赛和特长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有差别。

相同之处:综合评价招生的报考时间基本上与自主招生时间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8
综合评价录取一般考量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来择优录取考生。
综合评价除了高考成绩外非常看重考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校测和学业成绩的加成,给予成绩没那么优秀或者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达到高校分数线,但综合能力优异的考生一次上名校的机会。
综合评价没有限报要求,考生在符合条件、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报考多所院校。综合评价重点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没有达到目标院校录取分数相差不是很多的考生都建议报名参与。
第2个回答  2020-03-15

自主招生初审结果公布时间较集中一般情况下,每年高校自主招生初审结果集中于4月底公布,综合评价则依据各省情况和高校简章要求不同,初审结果公布的时间不一,较分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