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西游记 主要读哪些回合?谢谢!!!

我刚刚开始看西游记,已经看了十几回合了,但是觉得文字真的有点难理解,认真看的话要看很久,再加上老师要求在短短时间内读完,时间紧迫。请问大家,西游记可以主要读哪些回合?或哪些部分情节?(其他的情节我大概会略过) !*但是要确保不会影响中考中的语文名著阅读!!!有经验的同学们或读者们给点意见,谢谢。 另外,我以前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好几次了(新版.旧版等等),有一套珍藏版的碟子--!所以我对西游记的印象还是挺深的。谢绝复制,诚心回答! 谢谢帮助~!!

各种版本的前言,和名家的序小说本身不是你一时半会能参透的还有就是你要从哪个角度来看宗教?地理?人物关系???主旨: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奘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悟空等降伏妖魔,安达西天取回真经。
同时,西天取经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西游记》把二者巧妙地联系和结合起来。它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克服这些挫折。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西游记》的主旨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这并不奇怪。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其特征之一即内涵的丰富性,如果清澈如溪水,一目了然,那就失去了耐人寻味的魅力。
  对《西游记》主旨的探讨,可大概归纳为政治性阐释和哲理性阐释两种路数。
  从政治的角度阐发《西游记》的主题,在1949年以后的学术研究中一度风行。对于小说开头写到的孙悟空,一般认为他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从孙悟空的访师求道,到闹龙宫、闹阴司、闹天宫,到被压在五行山下,很像一个英雄的传奇。在这个神话的英雄传奇里,映照着极强烈的现实生活的色调。人们仿佛看见了这样的社会关系,一支英雄的农民起义军,像水浒义军一样,起而反抗封建统治者,所向无敌,几次招安,几次反叛,但是,终于又在封建势力的包围下失败了。尽管刀砍斧剁”枪刺剑刳”放火煨烧”雷屑钉打”都莫想伤及其身(因为人民的反抗意志是消灭不了的,《西游记》这样描写孙悟空被捉后的形象,正是有意无意对于人民反抗力量的热情颂歌),终究还是被压在封建大山的下面了。”(李希凡《(西游记)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
  拿孙悟空与“农民起义军”类比,如果只限于阐释前七回的内涵,不会遇到太大麻烦。但一旦将这一逻辑延伸到取经故事,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孙悟空归顺了仙佛,反过来镇压其他的“魔”和“邪”,是不是应当被视为接受招安的“革命叛徒”?张天翼《(西游记)札记》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你看,胜利总是在统治阶级神的那一方。连孙悟空那样一个有本领的魔头,终于也投降了神——叫做皈依正道。他保唐僧到西天去取经,路上和他过去的同类以至同伴作恶斗,立了功,结果连他自己也成了神——叫做成了。正果。” 这样的阐释,将一个矛盾摆在了我们面前,即:大闹天宫的故事和西游取经的故事,其内涵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应该如何看待《西游记》的主题?   一种意见是承认其不一致,并进一步认为《西游记》具有双重主题。“吴承恩《西游记》以整整七回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突出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怪,到话天成了正果。作品也转入了另一个主题。”(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另一种意见是淡化其不一致,并进一步认为《西游记》的主题是统一的。王燕平《试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指出,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既不存在并列关系,更不存在对立关系,而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却又有主次之分的整体。如果没有前面孙悟空的学道、闹天宫、闹龙宫等情节,也就没有取经途中的无往不胜,就是因为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和一条如意金箍棒,加上他聪明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妖魔们只要听到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早已吓得怯了三分。这些都说明《西游记》主题是统一的,热情歌颂了孙悟空反抗压迫、追求自由、顽强勇敢的战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沈仁康《(西游记)试论》则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代表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的火焰,是应该肯定的。在去西天的路上打击妖魔,是代表了人民要求打垮恶霸地主的愿望,也是应该肯定的。”(《新建设》1956年2月号)
  第三种意见是将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的异同细致区别开来,以此为前提讨论《西游记》的主题。王齐洲《孙悟空与神魔世界》一文指出:“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并非正统却代表正义,作者给予了有保留的赞扬;“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既代表正统又代表正义,作者给予了无保留的歌颂。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孙悟空存在着由非正统向正统转化,而代表正义则始终如一。说《西游记》就是为了维护封建正统秩序固然不对,说《西游记》旨在歌颂人民的正义斗争也并不符合作品实际。《西游记》既不盲目地维护正统,也不一般地歌颂正义,它所充分肯定的是那种属于正统的正义,即追求正统与正义的统一,这便是《西游记》的真谛。
  从政治的角度阐发《西游记》的内涵,胡适所采用的方式值得给予重视。1923年,胡适作《(西游记>考证》,一方面,他明确指出,《西游记》折射出现实生活的某些层面,另一方面,他又特别强调,《西游记》的魅力在于“滑稽”、“玩世”,意思是,不必过于严肃地拿《西游记》的描写与现实比附。他说:……美猴王的天宫革命,虽然失败,究竟这是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
  我要请问一切读者:如果著者没有一肚子牢骚,他为什么把玉帝写成那样一个大饭桶?为什么把天上写成那样黑暗,腐败,无人?为什么教一个猴子去把天宫闹的那样稀糟?
  这显然是把《西游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但与此同时,胡适又说:
  但是这七回的好处全在他的滑稽。著者一定是一个满肚牢骚的人,但他又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故这几回虽是骂人,却不是板着面孔骂人。他骂了你,你还觉得这是一篇极滑稽,极有趣,无论谁看了都要大笑的神话小说。胡适这样讲,意在提醒读者不要求之过深。
  胡适的这个意思,林语堂表达得更为明白。他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分析孙悟空的形象时说:“他代表人类的顽皮心理,永远在尝试着不可能的事业。他吃了天宫中的禁果,一颗蟠桃,有如夏娃吃了埃第乐园中的禁果,一颗苹果,乃被铁锁锁禁于岩石之下受五百年的长期处罚,有如盗了天火而被锁禁的普罗米修斯。适值刑期届满,由玄奘来开脱了锁链而释放了他,于是他便投拜玄奘为师,担任伴护西行的职务,一路上跟无数妖魔鬼怪奋力厮打战斗,以图立功赎罪,但其恶作剧的根性终是存留着,是以他的行为现形表象一种刁悍难驭的人性与圣哲行为的争斗。”林语堂所说的“恶作剧”,与胡适所说的“滑稽”、“玩世”,二者之间是相通的。与从政治角度阐发《西游记》的主题形成对照,另一种路数则偏于哲理蕴含的挖掘。清代悟一子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悟元道人刘一明《西游原旨》,认为这是一部谈禅、讲道或劝学的书。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对他们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胡适说:“《西游记》被这三四百年来的无数道士和尚秀才弄坏了。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这部《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胡适反对过于拘泥地去搜寻微言大义,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断言《西游记》没有隐喻或象征意味,却不一定有说服力。故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在论及《西游记》时,一方面采用胡适的论述,说《西游记》“每杂解颐之言”,“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另一方面又指出“假欲勉求大旨”,则谢肇涮《五杂俎》“求放心”之说,“已足尽之”,即认为《西游记》是一部蕴含哲理性的书。  《西游记》究竟蕴含有什么哲理?金紫千《也谈(西游记)的主题》认为:孙悟空是人的精神的一种化身,它一开始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后来纳入正轨,才得终成正果。《西游记》是在通过神话故事形象地喻明一个“求放心”(收其放心)的道理。孙悟空的人生历程可分为三部曲。人生之曲的第一部:追求。孙悟空本来生活在“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的乐园里,但他为了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这要算是大大的“放心”吧),远离花果山,拜仙求道,大闹龙宫、大闹冥府、大闹天宫,一番上天人地的紧张战斗,最后竟以失败告终。人生之曲的第二部:挫折。“放心”的结果是跌跤碰壁,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翻身。第七回回前诗说:“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人生之曲的第三部:成功。唐僧取经,解救收徒,用紧箍箍住,皈依佛法,一路上除恶行善,历尽磨劫,同时逐渐除尽自己的邪根,功成行满,终成正果。这是“收放心”的结果,这是“求放心”的胜利。孙悟空的历史,是一条完整的人生道路,是一部典型的精神发展史。  冯文楼《取经:一个多重互补的意义结构》将百回本文本的意义结构分为三个层面:表层结构、基层结构、深层结构。其表层结构的宗旨是“自律意志的锻造,人格价值的寻取”。“取经”在某种象征意义上说,就是寻取人格价值、实现人格完善、进入“自由”意境的途径和实践。也即是说,在它的故事的表层结构中,掩藏着一个人格完成的母题.唐僧师徒一行五众(包括“白马”)的西行,实即一种将功赎罪的灵魂“救赎”行为。西去途中的八十一难,就是有意为此而设置的,使取经人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6�1告子下》)的受难考验中,达到“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此也即孟子所谓“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上)这里尤其值得玩味的是,西去途中的“魔障”,有的纯然是菩萨等的有意创设,用种种方式如美色、钱财、地位等来诱惑取经人,使他们不但在性命攸关的生死考验中,而且在意志最易受到摧折的世俗引诱中,做到“离相无念”,毫微不动,“明心见性”,坚如金刚。
  李舜华《喜耶,悲耶——孙悟空的心路历程》也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对世俗人生的哲理思考之书。三教归心,实际是以心为核心,从主体出发,来探讨天人关系,探讨个体在宇宙问的存在及其意义。这一思考主要是由心猿孙悟空来完成的。人们已逐渐发现,孙悟空从大闹三界到取经证佛,从心猿的放纵到约束,实际反映了人类从童年到成年的心路历程”。李舜华不满于“人们在提到这一历程时,多是从形象内涵来笼统地加以概括。至于它怎样从最细微处支配了小说的结构,又折射了怎样的时代意蕴,却往往忽视,甚至单纯地视为一则浪漫主义的喜剧”。她侧重于考察孙悟空的心路历程与宋明心学的关系,并指出:“西天取经所构想的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历程,然则生命真正的圆满却在于进入成人社会后,始终不失赤子之心。”
  在对《西游记》的哲理性意蕴的发掘方面,不能不提到吴圣昔先生(笔名方胜)。他是“文革”后集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第一位学者。他在《西游新解》中以传奇性、诙谐性、哲理性来概括《西游记》的风格特征。传奇性注重的是作家的想象才能,诙谐性、哲理性注重的是作家的人生智慧。20世纪50~70年代的研究较多探讨《西游记》的幻想艺术,而忽略它所包含的睿智与哲思,这是令人吃惊的。因为,在《西游记》中,智慧即使不比想象更重要,那也至少同样重要,而“游戏之中暗传密谛”,即诙谐性与哲理性的融合又是其智慧展现的独特方式。“《西游记》具有哲理意味。运用游戏笔墨来描绘的作品形象体系,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意义,这不仅深化了作品主题的内涵,而且形成了一种与一般游戏之作完全不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使这部神怪小说成为游戏之作中的典范性作品。”“《西游记》是一部游戏;之作……作品全部故事情节及其人物间的冲突,其实是在总体上显示着人生道路上所必然要碰到的某种或某些方面的富有哲理意味的启示。”如此看来,撇开了诙谐性来谈哲理性,或者撇开了哲理性来谈诙谐性,都不能把握住《西游记》的魅力所在。将二者结合起来谈,既可以避免一味从政治角度阐释《西游记》,也不会因为注重哲理而过于拘泥,以致把《西游记》读成一部悲剧。 吴圣昔先生的这一把握是与原著相吻合的。我们将在注重诙谐性的前提下探讨《西游记》的象征意蕴。
都是摘来的,你怎么看待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5
西游记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第2个回答  2014-02-15
具体内容如下: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观音点化陈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孙悟空被带上观世音的紧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疼难忍。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婿,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有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为了赔偿,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了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僧,都被悟空识破。唐僧不辨真伪,又听信八戒谗言,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成老虎。八戒在白龙马的苦劝下,到花果山请转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人井内淹死,狮精变作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要来金丹,救活国王。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住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西梁女国国王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摄去。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才使妖怪现了原形。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协力,赶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法,借天兵神力,降伏三怪,扑灭了大火。比丘国王受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了婴儿,打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灭法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王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法国。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五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弧布寺的真公主。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求得真经,返回本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至今《佛本行经》不全。
唐三藏等把佛经送还大唐首都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加升为八部天龙,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第3个回答  2014-02-15
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中考大部分会考《西游记》的作者,或者是师徒四人的性格特征,或者是你最喜欢的情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