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时社保个人部分怎么做

五项基金又要怎么做

计提:

一、社保问题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代: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发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代:其他应收款-个人部分

现金/银行存款

交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代:银行存款

二、五项基金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代: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

代:应缴税费 --应交城建税

代:应缴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代:应缴税费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代:应缴税费 --水利基金

缴纳时:借:应缴税费--五项。

扩展资料:

工资费用工资费用指税务人员按照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来发工资的情况。要企业列出人员的工资表,缴个人所得税等。

分配功能

工资费用分配模块的功能就是将当期已经发放的工资费用分配到一定的成本、费用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以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分配原则

(1)分清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工资费用一般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但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则应由福利费开支,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应由管理费开支,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由销售费负担。

(2)分清直接计入成本的工资费用与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而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先按不同的车间进行归集,计入制造费用,然后与其他制造费用汇总以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分配对象

工资费用的分配对象可作如下分类,生产工人的工资应分配给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由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承担;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应由管理费负担,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应根据成本开支渠道的规定列支。

分配方法

由于工资形式不同,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也各不相同。现以计时工资形式与计件工资形式分别介绍直接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

在计时工资形式下,如果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可以将该项工资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如果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则可以将该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按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后计入各有关品种的成本明细账该成本项目。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可直接根据各种产量记录所记合格品数乘以计件单价求得。并将其直接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至于计件工人应得的津贴、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一般应按各种产品计件工资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计提科目

要视具体的企业性质:

一、生产型企业

生产工人的工资一般计入“产成品”,随产品销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月未转入“本年利润”

二、非生产型企业

工资计入“管理费用”月未转入“本年利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资费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1、计提分录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人工费

制造费用——人工费

研发支出——工资

在建工程——工资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发放工资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代保个人五险一金

应交税费-代扣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3、缴纳社保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明细科目(单位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代保个人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计提工资,即计算和提取工资,功能主要有:

1、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来做,不能随便预支账款。

2、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准备(比如某些货品要留存,或者减值)。

3、预估某些应付账款是多少,记入账内。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16

第3个回答  2009-08-07
按规定第一次参保时,你按他一个月的收入的和作为基数,按个人的比例来计算他应缴部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计提:
一、社保问题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代: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发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代:其他应收款-个人部分
现金/银行存款
交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代:银行存款
二、五项基金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代: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水利基金
缴纳时:借:应缴税费--五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