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是应该多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还是多念《普门品》?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我想祈求观世音菩萨一件事情,平时是应该多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还是多念《普门品》?

都可以,最重要是明白什么是“念”。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八) (第四集) 2000/12/7 香港九龙 档名:12-36-04

古时候人讲「念经」,没错!现在讲「念经」,大家把「念经」的意思完全曲解扭曲了。古人念经开悟,现在人念经迷惑,愈念迷愈深。你说这个麻烦不麻烦!为什麼说古人念经,他愈念愈开悟?什麼叫「念经」?你看看「念」字怎麼写法。「念」是「今心」,那个「今」就是自己的心,「心」就是佛陀的经,开悟了!现在念经怎麼样?口念,有口无心,念的什麼经?莫名其妙经。绝对不是佛的经,也不是自己的经,不叫莫名其妙吗?所以我们学教、研究经典,第一桩大事,懂得经典讲的道理。那个道理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佛所讲的道理,你心里头真有这个道理在,这叫念经。

经典里面讲的方法,方法就是我们的行为,佛菩萨的行为。浅而言之,像《无量寿经》上常讲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个方法,这是佛的行为,我真的做到了,这叫念佛、这叫念经,这一段经文你心里头真有。经典上讲的境界,是我们的享受;生活当中的享受,工作里面的享受,处事待人接物的享受。我们现在念的是什麼经?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没错,一个字也没念错。「什麼意思?」「不懂。」白念了!你自己念的不懂,说老实话,你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也不懂。所以我说你念的经是莫名其妙,佛菩萨也不懂。我们这样的学习,全搞错了!从头错到底,你怎麼能开悟?

++++++++++++++++++++++++++++++++++++++++++++++++++

http://www.amtb.tw/19/19-16-03.xml

了凡四训 (第三集) 2001/4/16 中国深圳 档名:19-16-03

诸位同学,大家好!前面讲到有求必应,云谷禅师特别加强语气说,妄语是佛门大戒,诸佛菩萨怎麼会欺骗人?这些话都是帮助了凡增进信心。了凡先生听了之后。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了凡进一步向云谷禅师请教:孟子曾经说过,「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这是我可以求得的;功名富贵,身外之物,如何能够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这一段话非常重要。云谷禅师毕竟是老修行,了凡跟他见面,了凡先生三十五岁,云谷禅师这个时候六十九岁,而且是一个真正修行得道之人。我们中国俗话称得道,真正开悟、真正契入佛菩萨境界的人。所以孟子的话没有错,你错解了。孟子话哪个地方没错,你错解在什麼地方?此地没有多说。我在上一堂所讲的,诸位要是能够细心去体会,云谷禅师这两句话,你自然就明白了。

下面他举禅宗六祖的话来说,这是在《坛经》上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指我们的心地,祸福吉凶都是念头变现出来的,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求感应,求感应从哪里求?从真心里面去求。所以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哪有求不到的?世出世间最难的是成佛,成佛尚且可以求得,何况世间功名富贵?那简直就是鸡毛蒜皮,算不了什麼,哪有求不到的道理!

我们今天求,最重要的是通。什麼叫通?通就是贯通空间维次;我这样说,现代人比较容易理解。用什麼方法来贯通?用真诚心。什麼叫诚?什麼叫真?真就是没有妄,不是虚妄,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什麼叫诚?清朝晚年,曾国藩先生说得好,他的《读书笔记》给「诚」这个字下一个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定义下得非常正确。佛法里面讲,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叫真诚。真诚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真心本性里头变出来的,你把真心本性找到了,哪有不得的道理?

这些理、事,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典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稍稍涉猎大乘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这些教诲。什麼人得受用?依教奉行的人就得受用、就得利益。如果你读经,你只会读,不了解经里面的道理,不了解它的意思,不能把这些道理方法落实到自己生活行为上,你得不到利益,你还是不通。不通,虽有求,不会得感应的。

我往年,提起这个事情,大概是三十年前,我在台北西门町「法华寺」讲《地藏经》。我记得,我那时候讲经,广钦法师还来听过一次,他坐在下面蒲团上。有一天,我讲经下来,有一位法师住在基隆,听到我讲感应的事情,他来问我:法师,你讲的感应靠不住。我说:怎麼靠不住?他说:我天天向佛菩萨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还求不到。我听了就笑一笑,我说:法师,你那个道场住多少人?他说:就是我一个人住。我说:你一个住,没有要一个电冰箱的必要,所以你求不到。

我说:我这些年当中,有求必应。他问我求什麼?我说:我要讲经,我需要参考资料。那个时候在台湾,找这些经书典籍相当不容易,很难得有人给我介绍香港的智开法师,我跟智开法师没有见过面,以为他是个老法师,每一次写信我都恭恭敬敬称「老法师」;以后见了面,才知道我们两个同年。智开法师对我帮助很多,凡是我所要的书籍,他尽量给我搜集,搜集寄到台湾给我,我什麼时候有钱什麼时候还他,没有钱就欠著,这对我的帮助太大太大了。几乎我开的单子,所要的这些东西都是些古籍,他都替我找到。其中只有一部时间最长,半年,《中观论疏》。这一部书,他六个月之后才寄给我,很不容易找到。

我跟这个法师说:我有求必应,我求的是求道,是我所需要的;你求电冰箱,你没有需要。出家人在物质生活上应当清苦,不应当奢华,你的那个求不如法,我的求如法。如法如理,真的是有求必应。所以我对於老师的教诲,经典里面所说,深信不疑。「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八个字,就是有求必应的理论与方法。

求在我,不独道德仁义可以得到,身外之物,功名富贵也能得到;内外双得,是求有益於得也。我们应当要发心求善,不要求恶,这个样子才好。下面文说: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大师这些开示,句句话都非常重要。我们想求,不论是求内在的德行,或者求外在的资生之具,就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如果你不反躬内省;这个求是反躬,回头,佛家常讲「回头是岸」,你要向内心里面去反省。向内求,你能求得到。如果你不能够反省,不能够充实你的德行,只是向外面攀缘,你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道」就是你求的方法,你求的理论。譬如,像现在我们在许多资讯里面看到、书店里面看到,世间有些商业钜子他们成功,写出他们自己奋斗成功努力的经验教训,提供一般人做参考。你用他们这些理论方法去求,你要是求得,得到了,那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你还是得不到。为什麼?你不是向真心里头求,你不是向心性里面去求。这种求法,必然是「内外双失,故无益」。我们看到今天社会,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这一段是大师提醒了我们。

下面这一段,要讨论改造命运的方法,文也有几小段。头一段是讲你一定知道自己过失,确实反省,把这个根源找到。譬如,他命里面没有儿子,没有儿子是什麼原因;寿命短,寿命短是什麼原因。

重建美满人生《了凡四训》学习心得-国语(钟茂森博士主讲)
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72&web_rel_index=1380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国语(钟茂森博士主讲)
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72&web_rel_index=138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0
从理论上来说.都一样.
但从现实中.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多念《普门品》.可以对菩萨的功德.有更多的了解.可以生起强大的皈依.
当《普门品》念久了.熟悉了以后.可以多念菩萨号.因为更加方便.
第2个回答  2009-09-10
建议 你每天早晨读诵《普门品》《心经》平常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所求如愿,一切吉祥。
第3个回答  2009-09-10
古师大德认为持经不如念咒…四万八千法门,依个人根器而修,莫执着,莫分别…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第4个回答  2009-09-10
都可以,不过最好选择一种,不要三心二意。最好还要以慈悲心对待他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