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句话是毛泽东在哪一年,在怎样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比如说是他在巡查什么地方后提的词或者观点...拜托大家了,因为主任交了这个任务让我查,可是我查不到,其他工作又很多,我快被这个逼疯了...

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辉煌

——原陆军三十二师卫生科科长吴金玉同志在昆明地区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31周年会议的专题发言

我是解放战争中期入伍的老战士,当时十四周岁,终生从事部队卫生工作,始终热爱医疗卫生工作,并为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辉煌成果而感到自豪与骄傲。在今天这个纪念毛主席逝世31周年的会议上,以“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辉煌”为题,作一回顾性的发言,也作为对伟人的缅怀与追思。

一、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辉煌成果

依我看来,评判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这个社会某一时期的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社会人群的发病率,特别是流行病与传染病的发病率的升降;二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生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三是国民的体质是增强还是减弱了,平均寿命是提高还是下降了。勿庸置疑,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与进步。

1、迅速消灭或控制了严重威害人民健康的流行病与传染病。

以下列七种疾病为例:一是鼠疫,仅云南省自1772-1949年的一百七十七年间,就发生流行200次,波及88个县,死亡人数达百万;解放 后经过大规模的群防群治,到1964年便完全控制了鼠疫在人间流行。二是霍乱,自1921年由印度传入云南,仅1939年至1942年两次大流行(第一次流行波及26个县市乡,第二次波及64年县市乡),据不完全统计报告,两次的死亡率分别为51%和74%;此病于1957年得到了彻底控制。三是天花,解放前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染病者或死亡或留下“麻子脸”;到1960年云南省西盟县永西寨发生最后一例病人,这既是云南省最后的一个病例,也是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消灭了天花的时间和地点。四是血吸虫病,据上个世纪50年代初统计,全国疫区多达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为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受此病威胁的人口有一亿多,1200万人感染此病,其中许多人丧失了劳动力;1955年冬毛主席发出“我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并将原定15年消灭血吸虫病的计划改为七年,结果在流行最严重的江西省余江县,1958年6月就完全消灭了血吸虫病。毛主席看到《人民日报》的报导,兴奋地彻夜未眠,欣然命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送温神》七律两首。五是疟疾,是全国性的流行病,云南省是高疟区,当年我军进驻云南边疆时,许多村寨因疟疾流行,人口大批死亡或逃离,许多连队指战员疟疾发病率近乎百分之百;当时西南军区很快组成了抗疟大队,他们在当地军民的密切配合下,经过两、三年的奋战,这个恶性流行病便得到了控制,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奇迹。六是性病,解放前卖淫嫖娼的社会恶习,导致了性病在这类人群中广泛流行,据解放初期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性病患者达百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采取断然措施而查封了妓院,解放了大批妓女,为患者进行了根治,并为她们安排了正常工作。七是结核病(俗称痨病),解放前无论城乡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新中国成立后,其发病率逐年下降,并基本得到了控制。

2、城乡大多数人的医疗基本有了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就业率很高,基本消灭了失业;广大农村经“土改”农民分到了土地,不久又走上了农业合作化与集体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城市里的国家干部和职工中,便实行了公费医疗制,他(她)们生病不论门诊或住院,都不要个人缴费;其家属和未成年子女享受半公费医疗(也就是办个公费医疗证),生病无论门诊或住院,不再交费。60年代前期,毛主席发觉当时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重城市”和“轻农村”,便严厉批评国家卫生部是“城市卫生部”、“城市老爷卫生部”,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当年家喻户晓的“6.26”指示。在“6.26指示”的号召和鼓励下,军内外医务人员掀起了分批分期下农村的热潮;与此同时,农村大办合作医疗(1969年底统计,95%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大力培训赤脚医生(几乎全国每个村庄,都有两、三名边治病、边参加农业劳动的赤脚医生)。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医疗问题。世界联合国卫生组织,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并在全世界范围宣传推广。

3、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和平均寿命提高

旧中国由于“三座大山”的残酷压榨,许多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贫病交加。有着“东亚病夫”之辱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劳动人民翻身和当家作主,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不仅少生病了,而且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再加上毛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大多数人的体质明显增强了,从此甩掉了“东亚病夫” 的帽子。从1950年以来,中国人们平均寿命增加20岁以上,男人平均寿命为69岁,女人平均寿命为71岁。此外,还要特别提到婴儿的死亡率,解放前婴儿死亡率很高,农村许多劳动妇女生下的婴儿死亡过半,而解放后婴儿死亡率大为下降,不少地区都降为零。

二、辉煌成果源于正确的路线和卫生工作方针

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也始终面向大多数人。毛主席一向十分重视人民的健康,最早的卫生工作的题词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在《长冈乡调查》一文中十分强调“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抗战期间,为追悼白求恩同志的题词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延安卫生展览会的题词是“为全体军民服务”。新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第一条便是“面向工农兵”,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把医疗卫生的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光辉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方向。由此可见,建国后我国卫生工作取得光辉成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毛主席为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制定了一条“为大多数人们服务”的正确路线,而我们军内外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卫生工作路线,才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从而取得了光辉的成果。方针与政策是路线的具体表现。一九五四年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制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是我们深入贯彻与落实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正确指针。

第一条方针“面向工农兵”,这是由我党的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告诫我们在工作中永远不要淡忘或背离这个方向。第二条“预防为主”,这是毛主席军事上“打主动仗”思想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由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因预防是对疾病的主动进攻,使大多数人受益。第三条“中西医结合”这是从我国同时存在着传统医学和西方传入的现代医学这两种医学并存的现实出发,因为中医与西医分属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长短与优劣,而将这两种医学结合起来,就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更有利于人民的健康事业。第四条“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这是毛主席群众路线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体现和运用,也是我国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因素,而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更是有力贯彻这一方针的生动体现。此外,毛主席还十分重视对卫生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他十分强调“医生一定要政治挂帅”。他在一个相关报告中批示:“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和大多数能够同工农兵结合,有些人还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造旧思想。”在这里还特别要提到,毛主席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便为我们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学样榜样,这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他要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学习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和“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毛泽东时代,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都以白求恩为榜样,军内外均出现了白求恩式的先进医务工作者。显而易见,在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由于认真贯彻了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切实落实了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果。

三、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忧虑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实在令人忧虑:一是许多曾被消灭或控制的流行病与传染病死灰复燃,性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不少地区血吸虫病、疟疾和结核病发病率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二是不仅“弱势群体”,而且有相当多的人群生病“无钱医”或“医不起”。人民群众将它称为新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之一。国家卫生部将医疗推向商业化、市场化,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中“赢利”的观念浓厚了,“服务”的思想淡漠了。三是国民体质下降,青、中年及少年与儿童中“肥胖症”的比例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日益增多;“近视率”空前增高。究其原因,一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二是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或被“淡忘”,或被“扭曲”,或被“背弃”;三是许多医务人员缺少“医德”,玷污了“白衣天使”的美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