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生存事迹(不是感人!!)

不是感人的,六年级习作4 的作文材料,是自救的!!!详细点,有动作,神态,语言,差不多是作文的!!!!快!!!!急急急急急急急!!!!!

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
敬礼娃娃郎铮
可乐男孩薛枭
英勇救出两个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小英雄陈浩舍身救人
勇敢智慧少年英雄雷楚年
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
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
康洁灾难发生时不仅自救还救别人
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

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
“敬礼娃娃郎铮“。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他的名字叫郎铮。目前正在接受治疗。郎铮对照顾他的解放军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警察,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
“可乐男孩薛枭”。5月15日,17岁男孩薛枭在废墟中被埋80个小时之后获救。他被获救时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他也因此而名闻天下。在薛枭入院治疗期间,热心人不断到医院探望他,不过对于薛枭来说,地震的创伤可以逐渐淡忘,被截肢的右臂却永远不能接回。他的主治医生说,薛枭是用左手按下了同意手术的指印,当时他没有流泪。昨日薛枭在医院告诉记者:“我还想考大学!” 5月17日薛枭的母亲谭忠燕闻讯赶到医院时,看到只剩下左手的儿子。儿子没有掉眼泪,他对妈妈说:“我右手保不住了,被救出来时我就知道保不住了。” “自强不息”这4个字,是母亲谭忠燕对儿子薛枭的赠言。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
小英雄陈浩舍身救人。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里,同学们都在上课,忽然,地震了,同学们都慌忙向操场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岁的陈浩,陈浩跑着跑着,他看见有一面墙要倒了,而一个女同学正向这边跑来,说是迟那是快,陈浩飞奔到墙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几米外,但是,陈浩自己却被瞬间倒下来的墙压在了下面。当记者问陈浩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的回答是:“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陈浩真是太伟大了,小小年纪为了救同学,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勇敢智慧少年英雄雷楚年。他今年15岁, 是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在灾害来临之际, 当教学楼在剧烈摇晃,同学们站立都很艰难的情况下,雷楚年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和勇气。他在短短的2分钟时间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当他连抱带推把最后一个惊吓过度的女生送出教学楼时,楼梯在他的前方垮塌,他只好返回二楼教室,推开窗子抱着一棵树跳到一楼,还没等他跑到操场,教室就垮塌下来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在传送着他不怕牺牲的救人精神。
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楼忽然抖动了起来,”董玉培和同学们这才慌乱起来,连忙向外跑。当她跑到走廊的时候,楼房就坍塌了。出来后的董玉培发现往日那个熟悉的校园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模样,到处是废墟和喊救命的声音。董玉培这个时候发现刚才和自己压在一起的2个女孩子还没有出来,她又爬到自己刚才脱险的地方,压在自己左手边的那个女孩正在向外爬,但是双脚被卡在2块大水泥块之间,越使劲爬,卡得就越紧,她根本无法逃脱。一旁的董玉培看到了她的脚被卡的位置,她小心将这个小女孩的脚从水泥的缝隙中抬高然后拿了出来,然后拼命忍着剧痛用自己的左手将这个女孩子拖了出来,拖到安全地带。救出这个学妹之后,她又去摸了一下躺在自己肚子边的那个女孩。奋力推开这个女孩身上的一些水泥块,将她也拖了出来。但是这个女孩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当地震灾害发生时,邹雯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二楼,当他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出来,就帮助老师救起人来。最后被倒塌的房子埋在了废墟中,失去了年轻的宝贵生命。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她在3楼的教室上课。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学生们跑,同学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马健背着向孝廉刚走到校门口,先前向孝廉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他们两个就都出不来了。”马健被称为舍己救人的小英雄。
康洁灾难发生时不仅自救还救别人。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今年11岁。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康洁可算得上是抗震救灾小英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1
废墟中,那3岁小男孩郎铮的一个敬礼!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郎铮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一名3岁的孩子,一名不谙世事的娇小子,他本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然无情的天灾让他的童年变得深沉而成熟,他以一个“小男人”的阳刚之气,解读了人性的坚韧不拔――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毁坏我们的家园,但永远摧不垮我们的意志,众志成诚、万众一心,中华民族钢铁般血性在此得到了最完美、最真切的展现和诠释。
汶川县映秀渔子溪小学9岁的林浩在倒塌的校舍自救后,马上用弱小的身体将一名昏迷的同学背了出来。随后,他又重返已倒塌的校舍又背出来另一名昏迷的同学;幼儿园小朋友任思雨双腿被卡鲜血直流,救援人员怕她痛苦而救援缓慢,任思雨竟高声地唱起《两只老虎》来安慰救援人员;12岁的女孩李月必须双腿截肢才能救出,截肢中李月咬破嘴皮也没有哼一声,还问救援人员“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第2个回答  2010-04-21
汶川地震的作文
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然而地震留下的巨大损失还在延续.。灾区人民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救死扶伤、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年过六旬的温总理.再第一时间内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工作的积极.他的温和.他的善良.时刻打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灵.我们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捐上了自己的血汗钱.全国各省的人民都积极要求参加救援支队.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灾区参加救援工作.
每次听到电视里那些被废墟掩埋在下边的人们痛苦的呼救声和看到那些刚出生就没了父母亲成了孤儿的孩子们.心灵上的疼痛一次又一次的向我袭来,多想帮帮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
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躺在担架上,脸被蒙上一条白布,手紧紧握着,他的父母围在他身边,不断呼唤儿子的乳名.....但是生命却如此脆弱,这个昨日还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他最爱的父母.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地震发生的这一切都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
2008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惊人的一幕.灾区人民虽然还没有完全得到充分的物质待遇.但只要我们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没有战不胜的苦难,中华儿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挠的,我还记得温经理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国都得到了来自世界的帮助,救援仍在继续.我们真诚而热衷的灵魂仍在继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座理想中的城市会再才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灵魂,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无亲无故的又有多少,但我只知道,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我们全国人民的爱.
这次大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爱的奉献,在朴素的面孔后,曾经跳动着同一旋律的心旋,让我们为灾区尽一份微薄之力,在非常时期,考验的更是我们的团结一致,地震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那些灾区人民振作起来,带他们走出那片疼痛哀伤的土地,如幸福之船撑出伤心之河,地震来势汹汹,但震不住我们牵手的力量的共同的决心!
一起努力..为灾区人民献上宝贵的爱..
就让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第3个回答  2010-04-18
你能想象吗?一个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时孤身跳下6楼成功自救,随后又返回废墟里救出了好几个老师。这个女孩就是11岁的康洁。前日,小女孩哭着跟记者讲述,当晚妈妈与她在上飞机时失散了。

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

当晚,康洁在安全区域见到了妈妈杨秀香,康洁的妈妈今年41岁,是做保险的。不过,妈妈告诉康洁,在当地安监局工作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她。15日下午,康洁被直升机接到成都治疗,康洁的妈妈背着女儿上了飞机,但她却没能随女儿一起离开映秀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928695.html?fr=qrl&cid=218&index=4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4-17
绵竹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在场的记者已经泣不成声。

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幼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美丽女孩:废墟里打手电筒读书赶走恐惧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 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生死不明;废墟里,幸存学生们面对“死神”威胁时,他们之间通过“生死对话”上演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地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后来,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她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持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纯真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被压在废墟里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仍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与死神抗争活下去,结果她赢了。

太婆双手:刨出67岁老伴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 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前晚10 点35分,五冶医院已收治了12 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 位重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院长助理曾荣蓉介绍,当天下午3 点半以前,医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个帐篷,收治地震伤者。由于彭州、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医院4 台救护车全部出发赶去抢救伤者。截止到晚上,已经来回三趟。昨晚9 时许,医院总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伤者。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 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

杨蓉芬说,他们是彭州通济人。当时,两人正在屋里,刚刚吃完饭,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阵激烈的晃动,瓦片、砖头胡乱地从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拉着李成贵往外跑。她前脚刚走出房门,房子就整个塌了。她回头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砖头埋往了,手伸在外面无力地挥动。她的心当时就沉了,什么也不顾,赶紧用手刨着砖头,想要把老伴拉出来。

“当时以为他快不行了。”所幸,邻居闻讯赶来,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块一块地撬起掩埋的砖头。半个多小时后,李成贵平安获救。

医生护士:成为最后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邹建文回忆起5月12日下午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1名护士、1名麻醉师,包括邹建文在内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4楼手术室为患者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刚刚成功切除阑尾,地面突然强烈震动起来,“砰!”一声巨响,手术室的空调机应声倒地,灯突然熄灭,手术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于本能,医生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一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几分钟后,震感减轻,医生们站起身来,在应急灯的照耀下,用了大约半小时时间,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大楼,成为这栋楼中最后逃生的人。

“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邹建文说。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各家医院都在最短时间迅速转移出病人。12日15时20分,地震后仅32分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院坝上的“临时医疗点”,无一病人在地震中受伤。在川大华西医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

地震时老师用身体挡住坍塌楼板 救援消防官兵发现时5人已全部遇难
当消防队员将水泥板搬出的时候,他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

在宿舍走廊的右侧,一位老师背靠着墙壁,双手定格在拥抱姿势,头尽力向前伸,用双手和头部临时构建了一个“保护伞”。

藏在老师怀里的,是4名学生,两男、两女……

那一刻,在青川县木鱼镇初级中学救援现场,我省赴川救援官兵流着眼泪将受困人员营救出。

那一刻 老师抱紧4名学生

5月15日9时,我省第二批赴川救援消防官兵在木鱼镇初级中学已经连续奋战19个小时,他们在坍塌的宿舍楼从北向南解救受困者。

在营救到宿舍楼南侧走廊,当吊车把上面的一块儿水泥板吊走的时候,大连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代理副中队长张海啸以及王玉战带着的两位战友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那个地方距离走廊尽头还有很短一段距离,当吊车吊走一块约1米半左右的楼板时,5名受困者出现在走廊的一侧。”张海啸说,5名受困者是一位老师和4名学生。那位老师背对着走廊墙壁,双手伸向前方成环状,头尽量向下压,手臂和头形成了一个伞状是位30多岁的女老师,她的怀里紧紧地抱着4名学生。

张海啸说,那一刻他震惊了,“眼里一下充满了泪水。那时落泪的不光是他,还有身后的战友。”但遗憾的是,他们5人都被楼板砸中,全部遇难。

流着泪 消防队员营救5师生

消防队员全都沉默了,他们钦佩那位老师的精神。他们流着泪开始继续救援。

“他们5个人周围有很多大型的水泥板和残垣断壁,要想救出他们必须得把周围的水泥板清除。”张海啸说,清除也只能用吊车清除前面水泥板,后面的要用吊车清除肯定会碰到他们。

1个小时后,吊车将5人前面的大型水泥板清除,剩下的小型的就完全需要官兵用手往外搬。

“我们搬了一个小时才把5人前面的碎石块清除,将几人营救出。”张海啸分析,他们应该是在向外跑的过程中,楼板就坍塌了,老师出于本能反应,将4名学生搂在怀里。

老师的双臂搂得很紧,当张海啸一个人想把手臂松开时未能成功。“我们3个人才把老师的双臂掰开。”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营救,消防官兵将5人营救出。

王玉战说,那位女老师伸开双臂紧紧地搂着学生的姿势,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截至15日21时,青川木鱼镇初级中学救援现场搜救工作全部结束,消防官兵共营救出145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