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历史故事

谁知道湖北的历史故事,要发生在湖北以前的故事,一定要有代表性,这可是要拿去当演讲稿的啊,没办法,自己找不到呗,望各位高手帮帮忙,谢谢!急急,急,急,十万火急!

湖北黄鹤楼的历史故事

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

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

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扩展资料:

湖北的美丽景色

全省有武汉、荆州、襄阳、随州、钟祥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的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的盘龙城。

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及武术、汉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全省还有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阳古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十堰武当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明成祖朱棣将武当山道场辟为皇室家庙,永乐历时12年,建成8宫、2观、36个庵堂、72岩庙等33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明嘉靖年间又大规模维修和扩建。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湖北历代名人录
  古代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

  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张居正(1525—1582) 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

  庞统 (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

  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

  马谡 (190—228)三国蜀国人士。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领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陈友谅 (1320~1363)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家世业渔。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

  近、现代
  军事、政治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华清(1916~ )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徐海东(1900一1970) 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师斥责,愤然退学,进窑场学艺,跟随父兄,以窑工为职业。

  项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恽代英 (1895~1931) 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江苏武进县人,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军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许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将。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

  聂凤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属黄安,今黄冈市红安县)。上将。

  陈锡联(1915-1999),原名锡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高桥区陡山彭家村,军事家、上将。陈锡联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关区郭受九村。军事家、上将。郭天民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和军事教育家。是红安籍开国将领中唯一上过黄埔军校的将军。
  国防部长上将 ——秦基伟

  秦基伟同志191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区秦罗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军事家、上将。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县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

  周纯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八里区雷家田,曾在八里湾小学堂当校工,后到武汉参加并组织“二七后援会”和汉口惠工织布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周纯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军事家、上将。

  郭锡章(1933--)花桥镇刘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员。

  黎元洪(1864—1928) 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县彭店乡)人。民国总统。

  陈潭秋(198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黄冈县(含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钱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湖北潜江周家矶。女革命家、国家监察部部长

  李书城(1882—1965),潜江县袁桥村人。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向忠发 (1880—1931)又名仲发。湖北汉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谢富治(1909-1972),黄安(今红安)县丰岗谢家垱人。上将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先秦时期的湖北名人有:
  诗人屈原、宋玉;政治家楚庄王、孙叔敖;农学家许行;军事家伍子胥;等。
  秦朝——清朝的的湖北名人有:
  文学家与诗人王逸、杜审言、杜甫、孟浩然、张继、皮日休、宋祁、袁宏道、钟惺、陈亢、樊增祥;等。
  政治家与军事家刘秀、庞统、张柬之、冯京、张居正、杨溥、杨涟、熊廷弼、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熊赐履、余国柱;等。
  书画艺术家:米芾、米友仁、吴伟、李邕、张裕钊、程正揆;等。
  学者习凿齿、李善、陆羽、庞安时、张君房、李时珍、耿定向、熊伯龙、卢靖;等
  民族英雄:陈连升等;历史名人王昭君;敦煌发现人王园录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15
高山流水,一鸣惊人,三顾茅庐等都是发生在湖北。
第3个回答  2021-10-31
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