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目一三天稳过,我是怎么做到的?

如题所述

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保姆级别的备考文章来啦!总结了我备考科目一的经验,节省了大家去找其他回答的80%的时间!不看后悔!

【预测大家都会放进收藏夹里,等十月中旬才会拿出来看→_→】

分析好《综合素质》的题型和重点

分析如下:

《综合素质》(150分)=选择题(58分)+材料分析题(42分)+作文(50分)。

《综合素质》分为五大模块: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考 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

这一模块的4道选择题都是小白题,即没有基础的同学也能做对。

这一模块的1道材料分析题可以拿满分(参考下面材料分析题必背考点)。

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考8道选择】

这一模块的8道选择题,4道是小白题,剩下四道要背法律条文。

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考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

这一模块的4道选择题都是小白题。

这一模块的1道材料分析题可以拿满分(参考下面材料分析题必背考点)

模块四:文化素养【考9道选择】

这一模块的9道选择题考点很广,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有时间的可以看看,没时间的可以蒙。祝君好运啦~

模块五:基本能力【考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阅读理解)】

这一模块的4道选择题包括两道逻辑,两道信息处理( word、ppt里的知识)。

这一模块的1道材料分析题考的是阅读理解,看个人语文功底。

材料分析题必背考点(42分) :

背会以下内容前两道材料分析拿满分,第三道材料分析是阅读理解,看个人语文底子。

⚠️⚠️⚠️《综合素质》必掌握的内容来啦!

一、教师职业理念(5个“观”)【必背!】

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下边一一说一下:

1、教育观

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理解到位的内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全体面创个)

拓展: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2、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

(口诀:王冠人不差钱)

3、教师观(“2”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三者一开放)

(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

4、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5、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口诀:人生过客)

除去材料分析题,本模块以单选题考查为主的知识点如下:

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1.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教师成长的过程分为哪些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4.主体性和示范性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育法律法规

谈到法律法规大家多少会有点头疼,所以我决定先给大家吃粒定心丸,在我们的科一考试中,这部分只会考察8个单选题,不会考查简答呀,案例分析啊,所以我们只要熟悉重点法律中的常考法条就可以啦。

下边我们简单对法律法规进行一下概述,方便后边理解具体法律:

1、教育法体系

2、教育法律责任

好,下边正式进入到我们具体法律法规的划重点环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

(口诀:九五之尊)

时间脉络:

1995 年 3 月 1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 年 3 月 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5 号公布,自 199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2009 年第一次修订,2015 年第二次修订。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教育

具体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制定机关 :全国人大颁布(我国第一部教育相关法)、人大常委修订。

时间脉络 :

1985 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 提出义务教育。

1986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实施 。

2006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订。 (2006 年义务教育农村免费 ,2008 年城市免费 )

2015 年,第二次修订。

适用范围 :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时间脉络:1993 年 10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10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

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使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教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法律责任)

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时间脉络 :1991 年通过,2006 年第一次修订,2012 年第二次修正

适用范围:各个主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具体内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常考法条

6、《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具体内容: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常考法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位: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居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

时间:1982年颁布;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修正。

内容: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旗,国歌,首都。

我国的宪法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际,由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个宪法性的文件,在当时起着法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3)1975 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二部宪法

(4)1978 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三部宪法

(5)1982 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以上就是对我国教育法律法规重要法条的梳理,望大家熟读,确保做题时可以再认,拿下8道选择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必背!】

这一部分不仅会考查单选题,同时也是我们两道大题的出题点之一,整体来看这部分不难。我们需要牢记一个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下边来分解看一下:

1. 爱国守法- - --- 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 爱岗敬业- - --- 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 关爱学生- - -- 核心、灵魂、试金石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 教书育人 ---- 天职、使命、中心任务、根本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 - - -- 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自觉 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关键词: 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不竭动力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文化素养部分有时间的话看看,没时间的可以直接放弃,到了考场上直接蒙。

⚠️⚠️⚠️作文:作文的审题立意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偏题!作文的审题+金句,请戳下方文章▼▼▼

以上就是今日份分享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