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著名楷书书法家的字体有什么特点

要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字体的特点

1、欧阳询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

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

2、颜真卿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3、柳公权

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4、赵孟頫

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各种书体,冠绝古今,他手书佛、道的书法,有许多散于名山。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扩展资料

楷书四大家的主要作品有:

1、《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铭文由魏征撰,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欧阳询奉敕书。

2、颜真卿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

3、柳公权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4、赵孟頫的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楷书四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5

欧阳询的字有向右上的势,总体布局险妙,字形偏长,笔画结实有力,犹如‘四面削成’。

颜体方正,拙朴,丰腴雄浑,总之就是,大气。

柳体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

赵体端正俊秀,婉转圆润,极具实用性。不同意楼上,我初习楷书第一本字帖就是妙严寺记,所知道的很多同学也都习赵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说其过于柔媚是历史偏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
  
  颜体宽博宏伟、沉雄朴茂;欧体法度森严,寓动于静,寓险于平;柳体瘦硬坚挺,骨力洞达;赵体华贵典雅,俊秀婉丽。
  四家各有所长,但是作为初学模板也存在许多难点。颜体多筋,棉里藏针,柔中寓刚。欧体书风含蓄,法度严谨。欧、颜二家比较难学,入门阶段不容易把握要领。柳体程序化倾向明显,入帖容易出帖难。赵体流畅秀美是其长,也存在缺乏迟重的弱点,学不好容易走向流俗油滑,虽有益于应用,从向艺术方面发展的角度看还是后学为好。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欧阳询的字有向右上的势,总体布局险妙,字形偏长,笔画结实有力,犹如‘四面削成’。

颜体方正,拙朴,丰腴雄浑,总之就是,大气。

柳体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

赵体端正俊秀,婉转圆润,极具实用性。不同意楼上,我初习楷书第一本字帖就是妙严寺记,所知道的很多同学也都习赵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说其过于柔媚是历史偏见。

要是区分四种字体,以上足够了,需要详细论述,请参见百科‘楷书四大家’http://baike.baidu.com/view/988451.htm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5-02
颜真卿创立了中锋行笔,笔力饱满厚重,整体端庄浑厚,但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让字显得臃肿。柳公权以骨力见长,比颜体秀气,笔笔见力。欧阳询师从二王,法度严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