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不同意可以强拆吗

如题所述


房屋征收不同意不可以强拆,但是如果确实为了重大公共利益,政府可以实行强拆,但需要按规定给予当事人一定的补偿。如果经行政裁定要对房屋进行拆迁的,就算房屋主人不同意,也可以申请强制拆迁。
强拆要满足哪些条件?
1、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后果:
一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
二是人民法院不能强制执行。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守法,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
2、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
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实践中,可以强制拆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不搬迁的;二是作了补偿决定,既不搬迁又不按照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3、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
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的不能强制拆迁。
4、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1)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2)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的;
(4)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5)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6)超越职权;
(7)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我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一定要是拆迁人,具有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确、主体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比如拆迁指挥部、拆迁办公室之类的机构,是不具备法人的主体资格的,拆迁一结束就撤了,找都找不着,更不要说以后履行的问题了。
2、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要明确很多被拆迁人都是第一次经历拆迁,在合同细节应当怎么约定没有经验,经常签订的合同内容不明确,导致以后的履行的过程中存在麻烦。拆迁协议里比较重要必须明确的内容有:
(1)补偿款的总金额及各项补偿内容的具体明细,如果存在厂房出租的情况,这个各项补偿内容的具体明细就尤为重要,这涉及到双方以后分割拆迁补偿款的份额确定。
(2)补偿款的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
(3)安置房、安置土地的面积及具体位置、土地性质因为地理位置决定了土地的区位价值,土地性质是住宅、工业还是商业也直接决定土地的价值,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约定,在实际履行中很容易产生纠纷。
(4)如果签订补充协议,补偿协议上的内容必须合法,与主合同条款不冲突,如果对主合同有重大改动,须明确约定以补偿协议约定为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26

房屋征收是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征用或购买私人财产,通常是用于公共项目或公共利益。在大多数国家,政府有法定权利进行征收,但必须依法程序进行,尊重产权,提供合理的赔偿,并保护公民的权益。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政府不会强拆房屋,而是通过合法程序进行征收,提供合理的赔偿,并与房屋所有者协商。赔偿金额通常应当合理,包括房屋的市场价值、迁移费用、重新安置费用等。

然而,如果房屋所有者不同意征收并不愿意与政府合作,政府可以采取法律程序,但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这可能包括法院诉讼,以确定是否可以合法征收。法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通知和协商:政府通常会提前通知房屋所有者,协商征收事宜,包括赔偿金额和迁移安置等。协商是解决争议的第一步。

    合法程序:如果协商不成功,政府可能会根据法律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征收权限。

    法院判决:法院将审查案件,听取各方的意见,并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来判决是否可以征收。如果法院判决支持征收,政府将继续进行征收程序。

    赔偿:如果征收得到法院支持,政府将按照法定程序和赔偿标准向房屋所有者提供赔偿。

    总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会随意强行拆除房屋,而是通过法律程序和合法手段来进行征收。房屋所有者有权利根据法律提出抗议,并确保他们得到合理的赔偿和法律保护。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面临征收问题时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以获取具体指导。

评估问题联系咨询:好评评估咨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