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

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义。“仁”的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说文解字》仁,亲也。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人应该友爱大众,亲近贤德的人(《论语·学而》)。孟子则对“仁”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一个人仁德的开始。”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

孔子的想法:

孔子认为,“仁”虽然高尚,但并不难做到。他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们一心追求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具备了。《论语》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子贡、樊迟、司马牛等众弟子向老师请教如何培养个人的仁德,孔子在和弟子们的问答中谈了很多具体的方法。

弟子颜渊问孔子:怎么能做到“仁”?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不正当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制(克己复礼)。能不能做到“仁”取决于自己,与别人无关。颜渊又问:具体怎么做呢?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没有告诉颜渊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他求仁不能违背礼制(礼仪、道德、法制)。

在回答弟子仲弓时,孔子说道:参加社会活动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管理百姓像参加祭祀活动一样严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努力做到在社会上和在家里都没有人怨恨。孔子在这里谈到“仁”应该端庄严肃,并且要存忠恕之心,换位思考,不要招人怨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