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法定节假日全部过完,你是怎么走出假期综合症的?

如题所述

‍‍10月9号早上上班居然没有赶上班车!!可以说“假期综合症”是很严重了。早上起床的时候只想大喊一声:‍‍嫦娥仙子,你再回来一次吧!

假期用完了,一大波节后综合症正在袭来。那么到底什么是“假期综合症”呢?

假期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

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假期综合症也叫富贵症。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

根据朋友圈不完全统计结果,节后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症状:

1、上班恐惧症

临床表现:头昏脑涨,有心无力

节后综合症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恐惧上班。人一旦体会到彻底放松、彻底放飞的“自由”,内心就会本能地抗拒回到快节奏、高强压的工作状态。

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决不站着,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懒懒散散浑浑噩噩......

2、睡眠综合征

临床表现:晚上不睡、白天不起

一年不见的家乡好友相邀聚会,觥筹交错中彻夜长谈、K歌,消夜……时间在一片欢乐声中飞过,不知不觉,你有可能已经连续几天在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

而熬夜会造成整个机体的紊乱,上火、便秘、脸上长包、油脂分泌过剩,节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是红光满面,气色会变得不好。

20岁之前,人体如果熬夜能在第二天马上恢复,而过了30岁后,熬夜往往需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恢复,恢复期间人体会感觉到很不舒服。

从心理状态方面来看,忘记昼夜节律,还会引起睡眠障碍,节律的失调也会引起身体疲劳,同时会导致情绪出现问题。

当你经过如此高强度兴奋点后,又回落到节后相对平静状态时,大脑适应状态不好,情绪也会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从而出现不适应,引发焦虑状态、神经衰落,出现不愿意走出过节状态的情绪。

而秋季昼夜气候变化大,容易出现精神症状的复发状态,我们人体针对这种变化在调节时会出现反差,会容易把不稳定的东西调动起来。

包括旅途中的疲劳,交流中的过分喧闹,生活节律的打乱,有人返途中还会爆发不良情绪,影响到节后的生活。

3、想家综合征


临床表现:比双鱼座还敏感。

这城市夜晚的风很大,吹走坦荡与浮夸。总是累的时候想念家,孤单的时候想起TA……

是不是刚离开家,就开始想家了?回到熟悉的家乡,感觉世界尽在自己掌握中。

和老友谈心叙旧,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一夜之间切换到大城市孤独的蜗居生活,失落在所难免。

4、网络沉溺症

临床表现:天大的事不能坑队友

人这一生总要有件坚持的事情吧,比如每天给手机充电,我已经坚持好多年了。

除了睡觉就是上网,有wifi的地方可以一整天不说话。

吃饭前掏出手机拍一张,饭才能变好吃;就连去个厕所,也有了手机才能拉得痛快。王者农药玩到眼抽筋,天大的事不能坑队友。

5、肠胃紊乱症

临床表现:胃里翻江倒海

去了传说中的网红餐厅,终于把自己吃吐了……最近一个月谁都不要约我吃饭!!!

每逢佳节胖三斤!瓜子、花生、薯片、糖果成了节日标配。

觥筹交错的饭桌上,菜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通胡吃海塞过后,只觉得胃里翻江倒海。

6、起床困难症

临床表现:闹钟一般3个起步

晚起毁上午,早起毁一天!我真的还想再睡500年……

长假很多人都处于很松散的状态,晚睡晚起,昼夜颠倒,生物钟被打破。

节后突然在清晨被闹铃声吵醒,小心脏是很难过的。真是“闹钟虐你千百遍,你待被窝如初恋”。

诊疗建议

一、番茄工作法

1.规划当天要完成的几项任务。

2.设定你的“番茄钟”(定时器、软件、闹钟等),时间是25分钟。

3.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或提醒(25分钟到)。

4.停止工作,并在该项任务后标记。

5.休息3~5分钟,喝水、方便。

6.开始下一个番茄钟,一直循环。

7.每四个番茄钟后,休息25分钟。

注意:这是全神贯注于一项任务的25分钟,没有其他任务,没有邮件,没有电话,没有微信,任何干扰的事情都没有!

二、恢复规律作息

一夜好眠能缓解疲劳,让你第二天更好地投入工作。

1.中午最好午休20分钟,但不要贪睡,否则睡醒后会更没精神。

2.睡前不要让大脑高度兴奋,可以听听轻音乐静心。

3.睡前坚持热水泡脚5至10分钟,还可以喝杯牛奶助眠。

4.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睡前1小时不玩电脑、手机。

5.计划好明天要做的事情,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

三、有效缓解忧郁情绪


一个人在外最重要的是战胜孤独感,如果不想陷入伤春悲秋的循环,应做到下面几点:

1.节后离家不离心,工作再忙也要多给爸妈一个电话。

2.制定一个壮志满怀的小目标,找到奋斗的意义,让自己迅速投入工作状态。

3.有氧运动能有效抗焦虑,如:跑步、骑车、游泳。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

4.扩大交集圈,尽量把空余时间填补起来,这样就没有时间伤感了。

四、减少被手机“操控”的时间

1.睡觉前关掉提醒功能,将手机放到不易拿到的地方。

2.进行“摆脱手机”训练。花1分钟将手机里的消息看完,将手机正面朝下放置15分钟,每周将时间延长5分钟。

3.外出别带充电器。手机上瘾导致耗电量增加,若没有充电器,人们就会主动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五、拯救你的消化系统

过节期间放纵的饮食会给肠胃增加负担,4个细节来拯救你受伤的胃。

1.三餐时间固定,正饭时间至少20分钟,细嚼慢咽。

2.多吃南瓜、小米、红薯、山药、姜、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

3.少吃冷饮腌菜、烟熏和油炸食物、寒凉的果蔬、生冷的海鲜、辛辣刺激的食物、甜腻多脂的食物。

4.当经常有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在腹部上下轻轻按摩,症状便会随之减轻。

六、早晨唤醒你的“生物钟”

一套简单的养生“赖床操”,只要动作到位,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唤醒身体、恢复活力。

动作一:伸懒腰。四肢伸展的同时,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钟。

动作二:左侧卧位,将左腿伸直,右腿弯曲,置于床缘,双臂水平张开,将上身向右侧有节奏地扭转10~20次。

动作三:仰卧位,将身体蜷缩,双手抱膝,静止10秒钟,接着缓缓上下滚动10~20次。

动作四:做腹式深呼吸10次,顺时针旋转按摩腹部50圈,再换左手反方向按50圈。

国庆过后,被掏空的不只是身体,还有你的钱包。

想想工资条,想想下个月要交的房租,还有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我就是这样走出假期综合症的。你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9

首先我们来看,何谓假期综合症?

在节后的两三天内,上班的工作效率很低,久久不能进入状态,心情烦躁、精力难以集中、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甚至身心乏力,并有头疼、疲劳、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种种不适,有的甚至还伴有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这就是所谓的“假期综合症”。

每一次,过完长假,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重回工作岗位之后各种不在状态,这是人之常情,是作为一个肉体之躯必然会产生的,不要过于焦虑和慌张。

因为长假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放空自己,不说过度放纵,但也会有点娱乐过度,毕竟平时很少可以有这么嗨皮的时候,很多没法做的想做的事情,都能在这一时间段里面彻底的去感受一番。

这也导致了身体不能充分休息,对人体生物钟造成打乱的困扰,甚至严重的会产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而一旦忽然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时,就会产生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调不过来,就想一直紧绷着的炫忽然松弛下来,很难适应重新快节奏的紧张生活,因此会产生种种让人心力交瘁的症状。

那么到底怎么做菜能更快速有效的走出这样的“假期综合症”呢?

从我个人的经验,跟大家做个简单分享:

1.饮食调整

一到放假,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在家聚会,都难免要与“猪朋狗友”一道,放开肚皮各种猛吃海喝,这样对肠胃其实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

就算是独自与亲密的人一起外出或者宅在家里,也会有饮食紊乱的现象。因此,节假日之后应该进行饮食调养,先让肠胃舒服了,整个人才能舒服。那么怎么调节呢?

当然是以清淡类的饮食为主,然后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我在节后1-3天一般都会自己熬点粥喝,或者去外面的粥铺喝粥。

2.早睡早起

我们很多人宅在家里,就会睡懒觉,要么就是彻夜疯狂的玩,那么这样的作息节奏,就会完全打乱正常的作息规律,建议在上班前两三天,要做到早点上床,睡前最好再泡泡脚,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身体的疲乏,还有助睡眠。

然后调整好闹钟,在第二天早点起床,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吃吃早餐,让整个人进入紧张亢奋状态,又有充分的准备,有条不紊的去上班,这样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3.自我暗示

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最好提早收起游玩的心,让自己慢下来,安静下来,做点轻松舒缓的事情,我就喜欢听听古筝音乐,看看动画片,看看散文美文的书,这样就能让自己的心很快从外面嘈杂的世界收回来。

4.上班预热

做好以上的内容,再抽空慢慢做点上班前的准备,比如放假前遗留的工作,或者上班后马上要开展的工作,可以先思考一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准备和方案。

真正上班之后,也不要马上进入非常紧凑的工作神经,更别把所有的工作一些子罗列出来。应该给自己心里上的舒缓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开始。对于一些大型的工作,慢慢做些前期的安排。

5.保持好心情。

要努力避免一些能让你产生不愉快心情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自我区分开了。相反,也可以去找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来做做。

比如我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在上班之前一天的下午,我再累也去打一场球,挥汗如雨,心里却是极为轻松和愉快。


总之,要正视假期综合症,不要过于焦虑,不要回避,更不要让其变本加厉,没完没了的纠缠到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正确的消灭它!

我的微信公众号:业余书生(ID:hicoming),欢迎来撩。

第2个回答  2017-10-09

假期节后综合症通常是人们放完如十一黄金周等长假后身体或心理呈现出来的症状。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精打采、疲惫乏力、焦躁抑郁、缺乏热情、厌工情绪严重等等,这些症状在节后的前2-3天工作日表现尤为明显。

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假期应酬聚会增多,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生物钟也被打乱,导致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假期的放松状态,其身体和心理的惯性作用,让人们无法立刻调整状态回到紧张的工作中,从而对上班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

因此,要走出假期综合症,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调整,逐步摆脱节后的负面情绪,回到生活正轨。

1、 调整饮食

假期过后,要一改之前暴饮暴食的习惯,让自己的肠道休息一下。饮食以清淡为主,合理膳食。多吃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补给适量的坚果类食物。少吃多餐,少喝汽水多喝水,每天至少喝1.5L水。

2、 调整体能

体能的调整主要通过休息和运动进行调整。将错乱的生物钟调回正常,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要确保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

如果确实工作太忙,晚上睡眠时间无法保证,则可争取工作90-120分钟后休息10分钟,眺望下远方或者喝杯热茶又或是咖啡,舒缓下紧张情绪,又或是争取中午的20-30分钟的小息,闭目养神,也能让体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恢复体能。每周坚持至少运动3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或瑜伽)与无氧运动(如力量运动等)相结合,每次运动时间在20-30分钟即可。

3、 调整效率

做好工作计划,将节后上班的工作任务全部列出来并将各项任务分好优先次序,用整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完成重要紧急性任务,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让任务做到一目了然,每完成一项在该项任务后打勾,增加任务完成的成就感。

如果是节后的一周,精力无法集中,厌工情绪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任务的难度安排应由易到难。在规定时间内先完成一个简易的工作,有利于增加自己的注意力及信心。然后再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

此外,还可以用番茄工作法和相关的app(如:潮汐日历)等提高自己专注程度和工作效率。

4、调整情绪

在每天上班到公司,不要急于开启一天的工作,可以提早一点到公司,听一小段音乐进行调频。把自己的状态和心情调节到最佳才开始工作,能让你事半功倍。

深呼吸法也能让焦虑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其主要方法是:长呼一口气,分三次吸入,分六次呼出。

来回做几次,能让你大脑得到放松。多与朋友和同事沟通交流,也能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此外,为了激励自己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可以为自己设置一些小奖励。如完成一项大任务后,奖励自己吃一个好吃的晚餐或者看一场想看的电影,又或是做一件自己喜欢的小事等等。这都有助于让自己恢复良好的状态和情绪。

第3个回答  2017-10-10

假期综合症一般指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不适的情况。长假期间很多人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睡眠规律、饮食规律被破坏,在节后出现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的情况,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不适。


以下三招,让能你快速走出假期综合症。


一、调整作息、补充睡眠

很多人在假期时睡眠都不是很规律,放假的时候任性地想睡就睡,想熬夜就熬夜,或者在外奔波,身体劳累。假期结束后,早上起不来,工作或学习时没精神、效率低。这时,建议适当地调整作息,补充睡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一至两天按照以往工作日的作息习惯先行适应。在进入工作或学习的前几天,可以中午抽出15-30分钟,进行短暂的小憩,这样能大大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


二、按时吃饭,改善饮食

假期过程中,很多人的饮食结构都遭到了破坏,大鱼大肉,三餐有两餐下馆子,当然,也存在外出旅游时,不能按时吃饭,饮食时间混乱的问题。想要快速的恢复,首先要恢复的是人的身体的状态,而饮食恰恰是最简单而又直接的部分。从假期结束开始,每天一日三餐按点吃饭,并且恢复到原本的饮食习惯。


三、梳理工作,制定计划

很多人上班打不起精神,明明知道堆积了一大堆工作却不知如何着手。针对这种现象,我有一个非常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梳理手头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大多数人存在节前未完成的工作,这些项目具有延续性,我们要着手把这些工作一项一项的列出来。在列出来的工作中,选择一项简单易行的首先完成,给自己五分钟时间,专注完成一件事,注意力集中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起来就非常easy了。


祝早早走出假期综合症,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搬砖^_^

第4个回答  2017-10-09

之所以有假期综合症,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对自己的工作太没有激情了,二是平时的休闲娱乐太放不开了。所以,要走出假期综合症,那么就从这两点入手。

首先,对工作没有激情的原因,是早已不喜欢这个工作,为了生存才继续留下来,还是其实挺喜欢这份工作的,但是日子久了就趋于平淡了,就好像两口子过日子,过着过着就像左手摸右手。

如果是早已经不喜欢这个工作,只要一上班就盼望假期,只要假期一结束就觉得郁闷,那么不如趁早做打算,好好地规划一下自己接下来要换什么样的工作,为下一次长假做准备!

如果挺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又觉得平淡了,那么是时候你该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跳出你的舒适圈了。

定一个自己跳起来能够着的目标,会让工作更有乐趣,或者结识一些新的朋友,拓宽自己的视野,以不同的眼光和角度结合自己的工作,再去有一些创新,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是平时太少休闲娱乐,就指着假期好好放松和玩,那必然每次长假过后都会有个倦怠。在平时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休闲节奏,上班时好好上班,不上班时就必须好好嗨。

然后就是可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年假,错开旅行高峰的时间,提前规划好,在平时的日子,好好地让自己尽兴地玩。

这样工作和休息就会有一个节奏感,不会一年到头总紧着弦,然后一到长假就松了,那么长假结束自然立刻紧回来的感觉自然就会很不好。

最后说说我自己,以前上班的时候,如果是长假,我会在假期结束之前就进入工作状态,包括春节、包括超长的产假,我都会提前让自己慢慢适应回到工作的节奏,这样就不至于一上班就会受到假期综合症的影响。

而现在我是自由职业,就意味着,我根本就没有假期,整个国庆节我都在工作,同时还要管孩子,因为孩子放假了呀,而上班以后,我顿觉轻检,因为孩子可以送去幼儿园了。而我自己当年就是两个问题都存在,所以才自由职业的。那么,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自由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记得哦,自由职业可能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需要更高的自律和更大的能力,也许那时你会说,我宁愿有假期综合症,而不愿意全年无休!

我是OH卡咨询师吴歆,带你探索潜意识,了解自己,专注解决情感、关系问题困扰。微信公众号【无心之盐】,微信wu_xi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