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里的累计折旧的T字型账户怎么做?

如题所述

会计里的累计折旧的T字型账户就是拿张白纸,发生 一笔在T字的右边写一笔,右边是贷方。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 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 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拓展资料
累计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因素(磨损、陈旧)不断地减少,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这种情况我们把它称为折旧。累计折旧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更新准备金的合计数。
累计折旧分为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以及年数总和法。计算累计折旧的公式如下:平均年限法计算方法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折旧额=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 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地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2
T字型账户就是拿张白纸,画一个T型的形状,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拓展材料:

一、定义: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

二、分类: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2、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3、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4、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5、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固定资产、修理、改建支出等形成的长期待摊费用。

三、会计确认从理论上看,最严格的资产确认程序,应该是从资产的定义出发,确定资产的最本质属性,然后,根据这一本持属性的要求,建立资产确认的具体标准。

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例:首先,“未来的经济利益”构成了资产的本质要求,任何不具备未来经济利益的内容,都不能被确认为资产。这样,会计上的一些递延支出与待转销损失,就不应该作为资产的形式出现;其次,资产还应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如某项未来经济利益不能被该主体所拥有或控制,它也不能作为该主体的资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8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08
会计里的累计折旧的T字型账户就是拿张白纸,发生一笔在T字的右边写一笔,右边是贷方。
第4个回答  2019-12-23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