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教育孩子,为什么老师一句话顶家长十句?

如题所述

对于家里的熊孩子来说,谁说话最管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是,答案只有一个:学校里的老师。

孩子放假在家,父母的话,选择性的听一听,多数是左耳进右耳出;而入园之后呢,又变成了那个又守规矩、又听话的乖宝宝...

这让许多家长感到十分迷茫:同样是教育孩子,为什么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管用这么多呢?

老师给孩子树了明确的规矩

而绝大部分家庭中是没有明确的规矩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比较散漫,对于父母的话也不愿意遵守。

老师给孩子兑现了明确的奖惩

光有规矩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写在纸上的规矩都是空话,只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才叫规矩。

1.在学校里,规矩的实施就是奖惩

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小红花。

表现得好,除了累积更多小红花,还能升级变成大红花,这些红花不仅奖励给你,而且最重要的是:昭告全班,让你那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孩子们心中会有这样的认知:表现好可以拿到奖状,可以领到奖品,可以让小朋友们羡慕,老师不会轻易许诺,但只要许诺就一定会兑现。

可反观很多父母呢?很多时候都是轻易许诺、从不兑现。这至少带来了两个问题:

其一,很多许诺是不应该的,孩子做一些事是必须的,不应该许诺给奖励。

其二,随便许诺后却不兑现,一点点消磨了孩子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日积月累后,你再说什么话,孩子都不会相信了。因此,家长一定要做到:不轻易许诺,但许诺之后,一定要做到。

2.除了奖励,兑现惩罚同样重要

在学校里,孩子在某方面犯了错,老师会及时对照规矩给出惩罚。比如:不遵守规则会被老师批评教育。

反观父母对孩子,很多规矩下的惩罚措施都是摆设。

孩子没按照求做,哭闹耍赖,只要闹腾得厉害一点,大多数家长都会心软屈服。别说惩罚了,反倒变成孩子变相要挟父母了。

长此以往,父母口中所谓的规矩,对孩子一点用都没有,逢人还抱怨:我们给孩子立规矩了呀,可就是不管用啊。试问,这样立下的规矩,怎么可能管用呢?

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老师给孩子们传递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会身先士卒:

要求学生不能迟到,老师就会提前先到;

要求学生不能上课随便讲话,老师也有自己的原则,上课不能接打电话;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则会加班加点,按时批改完作业和试卷,及时反馈给学生;

2.而反观很多父母,却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只要求孩子如何,却从不要求自己。

要求孩子不玩游戏不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拿着手机不放;

要求孩子不看电视,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在客厅里看电视,还开怀大笑;

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求进步,自己却对工作毫不上心、天天混日子......

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至少是以身作则的示范。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孩子愿意听,因为老师本身就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而家长没有给孩子树榜样,反倒是反面典型,孩子有足够的心理优势反驳你:你自己都做不到,还来要求我?因此,要想孩子听话,家长一定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6
第一个原因:老师给孩子树了明确的规矩,而父母没有 第二个原因:老师给孩子兑现了明确的奖惩,而父母没有。兑现奖励只是一个方面,而兑现惩罚则更为重要。
第2个回答  2019-09-06
这个问题看似难,其实简单。谁的话管用,取决于这两个人谁听谁的。
在家里,如果爸爸什么都听妈妈的,妈妈说了算,那么久而久之,妈妈的话在孩子那里,就一句顶爸爸十句。
-
拿老师和家长来说,如果说在孩子面前,家长唯老师是从,那么在孩子的心目中,自然是老师说的才算,家长算个狗屁。
第3个回答  2019-09-06
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至少是以身作则的示范。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孩子愿意听,因为老师本身就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19-09-06
光有规矩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写在纸上的规矩都是空话,只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才叫规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