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奇葩剧名坑惨的高分电影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个电影的名字,其实就是她的门面,能不能取一个让人产生好奇的名字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非常关键。如果一部电影的名字取得就很俗气很没有特点,那观众在不了解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不会选择看这部电影,这怼一部电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今天,小编就大家扒一扒有哪些被剧名耽误了的高分电影!

1、《驴得水》

剧情介绍: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也幸亏现在网络发达,通过提前了无数天的点映,由影评人将口碑传播开来,才不至于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但相较于在对国产电影无比严苛的豆瓣的8.3分的评价,1.7亿的票房也不算好,许多不玩豆瓣只凭眼缘看电影的观众基本都没有抓住。

2、《摔跤吧!爸爸》

剧情介绍:马哈维亚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他的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这部电影上映是亏得是因为有一些人已经提前观看过,电影的口碑传播了开来,不然小编听这名字一定觉得是什么家庭伦理片,是绝对不会去看的。只能庆幸我们是活在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能将一部好片的口碑快速传达出来,否则这部电影的票房在中国的命运,大概就是彻底扑到底吧。

3、《钢的琴》

剧情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

尽管这部片演员演技好,剧情拿捏得当,蛮有年代画面感,但名字给人一种但乏善可陈的感觉,也很遗憾上映时间过早,没有赶上网络大爆炸的时代,口碑传播不出去,票房也就自然而言的扑街到底,最终下映时只有657.2万的票房,对于这样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遗憾了!

4、《鬼子来了》

剧情介绍:抗日战争末期,河北某偏僻乡村挂甲台的老实村民马大三迎来棘手难题:某人将分别装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和汉奸翻译董汉臣的麻袋扔给他,声称不日来取,却迟迟不见其来。厚道的马大三一边将两人当亲爹娘侍奉,一边同村人商议计策,最后决定将两人处死,但终因“天意”不了了之。巧舌如簧的董汉臣为自救,设法令挂甲台村民与花屋小三郎签署合约,称将花屋安全送到日方宪兵队后,村民可得到几大车粮食。马大三与众村民兴高采烈赶到宪兵队,将俘虏交由日方,然而日方并无“以其礼还其礼”的教养。

小编觉得如果不是看到了姜文导演,这部电影绝对会扑街扑的严重,当时网络不发达,缺乏传播渠道,就算有人知道这是部好电影,但传播范围也是小范围的,这部电影当时去观看的太少,是真的很可惜了这部好电影。如今这部电影也是小编的珍藏呢!

5、《嘉年华》

剧情介绍:深夜,小学生小文和同学被一个中年男人带至酒店,这一切被在酒店打黑工的未成年少女小米、拍下。事件逐渐演化成一个全城议论的性侵女童案,权力在握的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受害者家中也风暴渐起。女律师郝洁、对案件展开调查,逐渐发现突破点在小米身上。而掌握关键证据的小米,却将它作为在这个海滨城市生存下来的救命稻草。等待她的,是她意想不到的黑暗。女律师的努力最终让小米做出了新的选择,也获得了警方的初步认可。但在真相即将大白、正义即将伸张的的时刻,嫌疑人却继续展现他超乎寻常的能量,案件再生波折。小文和小米,是否还可以继续拥有她们的嘉年华?

如果不是恰好赶上幼儿园红黄蓝事件,将大众的视线集中在了性侵幼儿问题上,再加上众多媒体人轰炸式的报道,已这部片的排片率,能有几个人看见呢?看见之后看到这个名字,又有几个人会去看呢?即使是红黄蓝事件将嘉年华引到了公众面前,这部电影的票房也才1000多万,不得不说名字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6、《闪光少女》

剧情介绍:陈惊是一个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称“神经”。作为音乐附中的奇葩人物,陈惊人缘欠佳只有男闺蜜“油渣”甘愿为她鞍前马后。自信满满的陈惊恋上了校草师哥,不料却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还引起了校园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为了向师哥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组成2.5次元乐团,挑战权威、破除成见,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

小编其实最先想起的被剧名严重耽误的就是《闪光少女》了,这一个分外玛丽苏的名字,让小编以为这是一部校园纯爱故事,小编是相对比较反感这种题材,但是庆幸的是小编当天实在无聊,而且上映当天优惠很大,小编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看了,这部电影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人物角色,到里面的插曲、与二次元的融合。都让小编非常的喜欢。不过这部电影的排片量太少,宣传也不到位,最终票房还是不佳。

但是!!满满少女心,但连少女都嫌弃的片名+画风清奇中二的海报+神奇避开所有闪光点的宣发,成功扼杀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观影兴趣,就算后期有无数观众自发的宣传,也是回天乏术,票房定格在了6480.9万,这真的是最强大的反面案例了。

7、《我们天上见》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和姥爷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本片为著名影星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人艺老演员朱旭的封镜之作。影片荣获2009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

8、《可可西里》

乍一看以为是一个纪录片,其实不是。北京来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记者身份做掩护,来到传闻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宁静中,但突然出现的枪声打破了这片宁静。藏羚羊保护站上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残杀。巡山队长日泰带领巡山队连夜紧急出发,誓要抓到盗猎者。但是盗猎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剥去皮毛的藏羚羊尸骨。巡山队员在遍布危险的茫茫大戈壁上奋力追踪,终于,抓到一部分盗猎分子。经过殊死搏斗,盗猎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盗猎头子再次漏网。巡山队员冒着风雪继续追赶盗猎分子,但此时,环境越来越恶劣,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队员一个又一个的牺牲,日泰队长迫于无奈,将藏羚羊的皮毛买来以换取生存用品。终于,尕玉和日泰队长追上了凶残的盗猎者,日泰拒绝了盗猎头目的收买,倒在了盗猎分子的枪下,尕玉死里逃生,带回了已经冰冷了的日泰队长的遗体。

按照现如今大多数的审美,这种纪录片感觉的电影是不太符合观众的需求的,所以可可西里也是一个因为剧名被耽误的好电影。

你还知道哪些被片名坑惨的的高分电影呢?在评论中告诉小编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提到这个事情,在我脑海闪过的第一个电影绝对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相信很多喜欢的电影的朋友都看过这部电影,本片根据印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改编,由印度国宝演员阿米尔·汗主演,讲述了三个印度男生在“皇家理工学院”和社会不良势力对抗的故事。2009年圣诞节上映后,票房最终达到10亿卢比,随后打破记录,成为宝莱坞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

先来看看网友的评价:

豆瓣70几万网友一致给出了9.1分的高分,66.3%的网友给出了五星。在大神云集的豆瓣中是非常高的分数了。 

再看看这部电影的各种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算是客气的了,什么《三个傻瓜》、《作死不离3兄弟》、《三个白痴》…….我全程黑人问号脸?这些片名都是谁起的,他们是词穷了,还是跟这部片有什么仇?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电影名字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片名怎么听起来这么水,就像各位今天听到类似《分手专家》这种片子一样的反应,当时感觉这估计是个大烂片。可一看到网上评价那么高,我还是决定给它一个机会。

这一看不要紧,一边看一边笑,一边骂起名字的人,害我差点错过这么一部好片,这部电影虽然是讽刺社会现象,可是拍的轻松欢快,台词充满智慧,情节虽然夸张,但你仍然看的津津有味。

主演阿米尔·汗的精彩表演为电影加分不少,我第一次觉得看宝莱坞式歌舞也不会觉得无聊,总之这是一部你看了不会后悔的电影。

豆瓣:潘佩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