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习惯

如题所述

1、言行举止榜样化
我们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是最容易接受形象教育的。而教师的榜样作用又最具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孩子。教室里各类教具、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户外活动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平时注意不乱扔果皮纸屑。在平时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无意识的模仿中,就形成了习惯。
2、生活要求合理化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主要让孩子清楚该达到怎样的要求。这个要求在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我总是先先告诉孩子们该怎样做,然后促使他们经常练习巩固,直到养成习惯。如培养学生进餐前准备的习惯,我先向他们提出要求:先洗好手,洗手时把衣袖卷起,把手心手背及手指间都洗干净,然后把水洒掉,再把手擦干,最后站好队去食堂打饭,打好饭后又站好队回到教室里就餐,就餐时不乱扔乱洒,文明就餐。就这样,每天不断地巩固练习,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习惯。
3、意识练习习惯化
学前班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自控能力比较差,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容易变淡忘。但他们又存着强烈的上进心,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是不难形成习惯的,在实践中,我还体会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良好习惯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孩子操作训练上,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2)、在培养训练中,教师应有耐心,不能因为孩子动作慢或一直记不住而产生厌烦心理。
(3)、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4)、培养习惯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要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使之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培养探索中,一批又一批的“小皇帝”、“小公主”能够成长为懂礼貌、守纪律的新一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