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报告怎么写

书面报告怎么写

情况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情况报告的标题一般采用完整式的公文标题,既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某市贸易局关于百货大楼重大火灾事故的报告》。有的报告省略发文机关,即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报告》,但一定要在落款时标明发文机关名称。




2、主送机关:


大多数情况报告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即直接上级机关,一般用上级机关的简称。如果需要同时报送其他上级机关时,以抄报方式处理。




3、正文:


正文情况报告正文是情况报告的核心内容,一般由报告的缘由、报告事项、报告结语组成。情况报告缘由部分通常交代起因或基本情况,常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等惯用语承启下文。情况报告事项部分是情况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结构顺序为:基本情况问题及原因办法及措施。有的情况报告也可以将“情况”及“分析”结合起来写。



4、落款:


落款处通常只是一句上行公文的习惯用语,也可作为报告正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特此报告”。


扩展资料:


工作失误书面报告案例:


让工作失误报告的标题醒目。工作失误报告的标题要简明扼要,让领导看的时候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可以在标题里写清楚工作失误的项目名称,如:某某公司某某工程项目经济损失的工作失误报告等等。还可以在电脑里排版的时候把标题字体变大一些,以示标题和正文区分开来。


注意报告的开头格式,报告首段要陈述工作失误的来龙去脉。报告的开头要向相关领导致敬,比如写上:尊敬的某某领导您好。然后报告的首段开门见山就要讲清楚工作失误的来龙去脉,比如工作失误的具体时间、地点,然后可以尽量讲述一下工作失误的意外原因,让领导感觉你工作失误是有隐情或者情有可原的。


第二段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误和对工作责任的认识。不管是什么原因,工作上的失误已经发生,对公司的经济利益或者名声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还是应该表明自己认识错误的态度。要深刻反省自己造成失误的各种原因,比如工作不够仔细,思想认识不够,技术水平还有差距等等,让领导看到你真诚反省的态度。


第三段写以后工作上改进措施和补救方法。在深刻反省自己工作失误的原因以后,接下来就一定写清楚以后工作的改进方式方法或者补救的方法。因为公司不是光听你的忏悔的,关键还是以后如何补救或者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写清好的改进措施和补救方法能让公司领导能重新信任你,看到你的比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写:加大工作管理力度或者加强对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工作的思想认识等等。


最后落款写上具体部门、署名、日期,行书保证规范。工作失误报告的格式是要求很正式的,因为一般是给上级领导看的,还是要尽量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书面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情况报告的标题一般采用完整式的公文标题,既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某市贸易局关于百货大楼重大火灾事故的报告》。有的报告省略发文机关,即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报告》,但一定要在落款时标明发文机关名称。  

2、主送机关:  

大多数情况报告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即直接上级机关,一般用上级机关的简称。如果需要同时报送其他上级机关时,以抄报方式处理。  

3、正文:  

正文情况报告正文是情况报告的核心内容,一般由报告的缘由、报告事项、报告结语组成。情况报告缘由部分通常交代起因或基本情况,常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等惯用语承启下文。情况报告事项部分是情况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结构顺序为:基本情况问题及原因办法及措施。有的情况报告也可以将“情况”及“分析”结合起来写。  

4、落款:  

落款处通常只是一句上行公文的习惯用语,也可作为报告正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特此报告”。

扩展资料:

书面形式分类:

书面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

1、一般书面形式。

是指用文字来进行意思表示,如书面合同,授权委托书,信件,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行为人协商同意的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图表等。一般书面形式,或为当事人约定采用,或为法律、法规规定采用。

如果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的,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在民事行为中,具有不同的效力,如证据效力、成立效力和生效效力。

在书面形式作为证据效力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民事行为及其权利义务,均以书面形式作为证据效力的情况下,只有在书面内容含混不清或者不完备时,才可以口头证据作为补充。

在书面形式作为成立要件或者生效要件的情况下,书面形式不仅具有证据法上的效力,而且具有实体法上的效力。民事行为的成立或者生效要符合约定或者法定的书面形式。否则,当事人之间虽就民事行为的内容意思表示一致,也不能使民事行为成立或者生效。

2、特殊书面形式。

指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获得国家有关机关承认的文字记载形式。 包括:公证形式。鉴证形式。见证形式。

关于公证、鉴证、登记、审批是属于合同的书面形式范畴,抑或属于合同的生效要件,我国立法规定不一。现在的学说理论上,有见解认为不应当将它们作为特殊的书面形式。

因为合同是当事人各方的合意,公证、鉴证、登记、审批皆为当事人各方合意以外的因素,不属于成立要件的范畴,而属于效力评价的领域,尤其是登记、审批宜定为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要件。

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表述和第11条(9)(10)项采纳此种意见,未把公证、鉴证、登记、审批列入合同的书面形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4

1、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如:关于XXX的情况反映(格式居中,字体可加粗加大);

2、上款: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如:尊敬的XXX领导:或XXX人民政府:(顶头);

3、正文:主体部分——就是要反映的情况;(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

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以建设想不能省去。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主体部分可分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4、结尾:特此报告,请审阅(或本人担保以上情况属实或此致敬礼)(顶头);

5、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或反映人:XXX](格式居右);

6、末尾写上日期,XX年XX月XX日(格式居右)。

扩展资料:

书面报告的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人员少,但客观原因再多,也不能容许书面报告中出现表述错误和错别字。如果仅仅是领导干部的姓名写错了,本人或其他人还有可能及时发现,但如果其他关键的数字或重要事情写错了,很可能会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拟制的情况汇报必须做到:已掌握的事实100%准确、详实,有待调查的列出详细计划,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这个我想应当你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就行了,这种不是求表面功夫的,就写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或关键内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12
1、把事情的经过写下: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
2、把事情发生会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写下
3、把当时采取的补救措施写下
4、把应该采取经验教训写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