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他一句“春风又绿江南暗”中的“绿”字先后改了几个字?都是哪些字?要详细的说明。还有,最后为什么改成了“绿”字?
不许复制他人的,复制的我不会给分的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里有自责,更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
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再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只隔”,显然在情感上与“又”一脉相承,写的都是家乡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像春风一样,一年一次定时的又来相会,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又有了新解:“我们常常引“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形势的大好,其实大违诗之本意,那个又字怎讲,没有了落实。唯此,许多人以欣然之意来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并将之作为喜庆美景的喻词,都是有违该诗原主旨的误读误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30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泊:停船靠岸。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的南面。
京口:江苏省镇江市。与扬州隔江相望。
钟山:南京市的紫金山。
绿:形容词的动词用法,这里是“吹绿了”。
还: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如是我说]:
这是作者路过瓜洲,怀念金陵住所的诗。
这首诗之所以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式中第三句的“绿”字。因为这个“绿”字把春风的作用活画了出来,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当然更为人们推崇的是王安石为了选取这个“绿”字所表现出来的注重炼字、认真写作的态度。
近读钱钟书先生选注的《宋诗选注》,又一次读到了这首诗。看钱先生的注释,真叫人耳目一新。妙文不忍独享,下面把“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注释照录在下面,大家一起欣赏:

这句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辞的有名的例子。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才选定这个“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等等(洪迈《容斋续笔·卷八》)。王安石《送和甫寄女子》诗里又说:“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汝过江时”,也许是得意话再说一遍。
但是“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屡见:
丘为《题农夫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
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
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延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人们为什么把钱钟书推崇的那么高,不读其文不识其人。仅仅读《宋诗选注》,看他所引用资料的完备,不由你不惊叹!巨匠就是巨匠!我们只是从教科书上、从老师那里知道王安石为了一个“绿”字下了极大的功夫,哪里知道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呢!

读大家的书,尤可使人获得教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1-01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

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第3个回答  2006-10-31
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里有自责,更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
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再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只隔”,显然在情感上与“又”一脉相承,写的都是家乡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像春风一样,一年一次定时的又来相会,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又有了新解:“我们常常引“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形势的大好,其实大违诗之本意,那个又字怎讲,没有了落实。唯此,许多人以欣然之意来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并将之作为喜庆美景的喻词,都是有违该诗原主旨的误读误解。
第4个回答  2006-10-31
反正我们老师说是4次
"到""过""入""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