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

如题所述

1、是更好地配合。

2、“的”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3、“地”,用在状语的后面。 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的后面:吃惊~望着‖疲倦~闭上了眼睛‖头也不回~走了。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本能~缩了回来‖非常~高兴‖旗子哗啦啦~飘着。

扩展资料

的∕地∕得

概述

这三个结构助词口语中都读“de”,但是用法不同。概括地说: 

    定语后面用“的”(修饰名词的时候,一般是“形容词+的+名词”),如: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名词)、一望无边的平原(平原也是名词)。

    状语后面用“地”(修饰动词的时候,一般是“副词+地+动词”),如:刻苦地训练(训练是动词)、平平安安地回家(回家也是动词,表示“回家”这个动作)。

    补语前面用“得”(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时候,一般是“动词+得+形容词/副词”),如:做得完、洗得干干净净。

    区别及用法

    “的、地、得”这三个词使用频率高,出错率也高。

    “的、地、得”的正确读音与使用需从掌握词性词义、和词间关系入手。

    实词“的”,读dì,如“有的放矢”。这里的“的”是名词,目标的意思。

    实词“地”也是名词,如,土地、地点。

    实词“得”是动词,表示获得、占有的意思。如,土改时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这里“得”的读音应是dé而不是de。

    “的”“地”“得”为虚词时,则不能充当句子的主体成分,只能和其它的词连在一起作定语、状语和补语。但这时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可循:

    “的”的结构特点是必须和它前面的词构成一种固有的“的字结构”形式来修饰、限制和说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使前后构成一种“定名关系”。此时,“的”即为定语的标志,应读de。如:刚刚建成的这所学校就是残疾人培训学校。

    “地”的结构特点也必须和它前面的词和词组构成一种特有形式来为它后面的动词服务,构成“状动关系”。如:他认认真真地写,此处的“地”便为状语的标志,应读de。

    “得”为结构助词时,必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带着它后面的词语为其前的动词或形容词服务,即作动形谓语的补语。如:看得清清楚楚;白得刺眼。此处的“得”便为补语的标志,应读de。

    把握下面三点,对于“的、地、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是有裨益的:

    注意区分词性。即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是起实词作用还是起虚词作用。实词则读实词的音,分别读作dì、dì、dé,虚词则一律念轻声de。

    注意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体作用还是起辅助作用。如起主体作用,则为实词,就按实词来读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仅起辅助作用,便为虚词,应按虚词的读音和使用来处理。

    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迅速地融洽了。在这一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很好”,通过“得”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说明“怎么样”。此处的“得”,不起实体表义作用,仅处从属地位。应读de,但如将它写成同音虚词“的”或“地”,那“的”既不表示“目的”,“地”也不指“土地”,其词语之间不仅关系混乱,其表意也谬误了。同样,后一分句中的“地”,也不能写成“的”。 [3] 

参考资料 地-百度百科  的-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8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字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我的书。
“地”字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慢慢地走、高兴地说、愉快地笑。
“得”字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形容词(副词)。如:走得很快、说得很好、笑得开心。
需要注意的是,“的、地、得”的用法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