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用甲骨文写作文的考生黄蛉,被985学校特招后,他现状如何?

如题所述

2009年6月17日晚,国内著名的文字资料网站“国学数典”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称语文阅卷组发现了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熟悉》。文中主要运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体。高考没有规定作文不能用古文书写,阅卷老师立即向阅卷组组长汇报了此事。随后,组长向语文质检组报告了此事。语文质检组和四川大学的古文专家联系,让专家帮忙翻译成简体字,好评定这篇作文的水平。最终,这篇作文因偏题,只得了6分。

这则消息迅速引起了四川媒体的高度关注,几经周折下,媒体找到了这位“甲骨文考生”黄蛉,他也被网友称为“古文字达人”。黄蛉为什么会在高考作文中用古文写作?他对甲骨文很有研究吗?后来他的命运又如何?这一个个问题,都需要解答。

据了解,黄蛉就读于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之前已经参加了一次高考,但没上重点线,他选择了复读。黄蛉复读时候的语文老师蒲体超,与他有相同爱好——古文字,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是亦师亦友。高考时,黄蛉害怕自己的作文不出彩,导致自己在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于是他才选择了一个冒险的做法。

高考成绩出来后,黄蛉的总成绩只有428分,根本不可能上一个好学校。但他用甲骨文写作文一事被媒体报道后,西南财经大学某学院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到学校就读。由于该校主要是财经方面的专业,没有文字方面的专业,黄蛉不是很想去。后来,他又去复旦大学拜访了该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主任刘钊教授。刘教授见到他后,对他赞不绝口,表示:“现在研究甲骨文的人才屈指可数,研究国学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过,刘教授也表示黄蛉看的书不够,有的古文字解释不准确,他这个分数复旦大学的本科很难以破格录取,希望他在大学里调整好心态,打好基础,研究生阶段可以报考在自己的门下。

随后,黄蛉应邀到湖南大学接受测试和专家面试,都因高考分数过低等原因没有被录取。8月,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一批古文专家对他进行测试,结果非常顺利。9月初,他意外地收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到该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

同年起,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前者为黄蛉量身打造饿了一套学习方案,甚至邀请原本已经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专门负责教授他古文知识。此外,黄蛉实现了两年内从三本院校到985学校的两级跳,让很多同学都很眼红。

不久,何崝教授就向川大提交了辞呈,原因是他认为黄蛉有些浮夸,靠不住。他教授黄蛉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而黄蛉在接受采访时却信口开河地说会读《文心雕龙》。这本书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跟古文字研究没什么联系。他之所以说自己在读这本书,就是在吹捧自己。对此,何崝教授很失望。同时,黄蛉的学习情况也不理想,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他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进步并不大,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所以何崝教授才决定不教他了。

据悉,黄蛉准备古文字方面的研究生,至于他后面有没有考上,不得而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他现在的状态不太理想,因为他浮夸又自傲,而且他的学习状况也不好,进步不大,所以教授放弃了他。
第2个回答  2021-01-21
后来他因为特别的嚣张骄傲,导师也不愿意再带他,最后他被学校以退学处理了。最后黄蛉准备古文字方面的研究生,至于他后面有没有考上,不得而知。
第3个回答  2021-01-21
后来因为他非常骄傲自大,没有导师愿意再带他,所以最终被学校退学了。
第4个回答  2021-01-20
本科读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但由于心浮气躁,大学期间的甲骨文造诣并没有多大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