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降曹操,张郃一路高升,高览却为何销声匿迹了?

如题所述

同为“河北四庭柱”,张郃和高览的命运大不相同,因为两人的性格不同,处事原则大相径庭。要说武艺,高览也许要更好些,但要说才华,张郃比高览要强。

官渡之战拉开序,袁绍和曹操两军对垒,打得难解难分。张郃和高览并肩战斗,与曹军猛将张辽和徐晃来了一次捉对厮杀。

曹操派上张辽出战,张郃接住厮杀。许禇上前助战,又被高览顶住,双方一场恶战,不分胜负。双方军兵一拥而上,乱战一场,曹操被打退。

双方他来我往,陷入僵持,张郃给袁绍出了个鬼点子:“公虽连胜,然勿与曹公战也,密遣轻骑钞绝其南,则兵自败矣。”

张郃这厮很恶毒,一下就点住曹操的七寸,曹操是兵少粮乏,运输不利。袁绍若派出一支轻骑部队截住曹操的后路,曹操马上就会陷入绝境。如果不救,则援断粮绝,不战自乱;如果派兵去救,正面兵力就更加虚弱,捉襟见肘,不敷分配。但袁绍没有采取张郃的建议。

曹操急于速战,亲自领兵要去劫袁绍的屯粮之所――乌巢。张郃又给袁绍出主意:“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张郃建议派出重兵支援驻守乌巢的淳于琼,守住屯粮重地。但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认为,曹操率精锐去打乌巢,大营必然空虚,应该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趁机攻陷曹操的大本营。

张郃认为这纯属一厢情愿的纸上谈兵,“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但袁绍仍然不听,派张郃和高览正面冲击曹营,结果曹营防御严密,没有攻下来,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却被曹操拿下,烧了个干净,袁绍军心顿时大乱。

郭图怕袁绍怪罪,就诬蔑张郃见败心喜。袁绍大怒,派使者去召张郃。前线张郃正焦头烂额,见到使者更惶恐不安,高览突然扑上去,杀死了袁绍派来的使臣,劝说张郃降曹。于是,两人一齐投降,放开了正面防线,袁绍全军动摇,立时大败。我们发现,张郃这个人很有战略头脑,对战场的洞察力细致入微,确实是个帅才。高览归降曹操后,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在不久以前的穰山伏击战中差点俘虏了刘备。

但高览这人比较粗率自负。本来他善长的武器是长枪,与许禇对阵就用的是枪,但在穰山之战中,他自负武艺高强,拿着一把大刀就上阵了,还截住了刘备,阵斩了敌将刘辟。

刘备正在危急时刻,赵云赶到,从高览后军冲阵而来,打了高览一个措手不及,高览拿的兵器不合手,情急之下又掉转不过马头,被赵云从背后一枪扎穿了腰子,丢了性命。

当时张郃也在场,眼看着“河北四庭柱”就只剩下他一个了,心惊胆战,被赵云三十个回合打得落荒而逃。张郃这个人就比较谨慎小心,他从来不死战硬扛,如果遇到强敌,见势不妙,拔马就跑,毫不恋战。

由于张郃善于自保,又对战场形势体察入微,所以屡经恶战,总能死里逃生。

机会属于那些有能力、有准备的人,汉中一战,夏侯渊败亡。张郃的机会来了,他被群龙无首的众将士推举为临时的主帅,组织防御刘备大军。张郃通晓军事,又能随机应变,应付得当,成功地坚守到曹操率主力赶到。张郃一生中曾经战张飞、拒刘备、破马谡、敌诸葛,展示了很好的军事才华。但当时的门阀习气非常严重,领兵作战的主帅位置总是被门阀亲贵执掌,张郃始终未能将他的军事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起初是从征于曹操,四处拼杀。曹操平定汉中后,张郃从属于夏侯渊的领导;好容易熬死了夏侯渊,又归属曹真辖制;曹真死后,又来了个司马懿。曹睿即位后,张郃受到倚重,地位提升,拜为征西车骑将军。

木门道追击战,张郃陷入蜀军伏击,中箭而亡,以一个军人的宿命走完了他波澜起伏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7
因为高览在征伐刘备时候,被赵云斩杀了;而张郃的综合实力,也比高览要强。
第2个回答  2021-02-19
因为高览这个人太忠心了,虽然和张郃一样投降了曹操,但是还是对旧主存有留恋,曹操看出了这种情况,才会让高览远离权力中心,渐渐的他就销声匿迹了。
第3个回答  2021-02-18
因为高览在吕布君中的地位很高,曹操有些忌惮高览,所以一直没有重用高览,高览也因此销声匿迹。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