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灭亡是慈禧造成的吗?

如题所述

关于大清的灭亡,不可否认的确与慈禧有关,但不能说是慈禧一手造成的,最多只能说是慈禧加速了大清的灭亡。纵观中国历史,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是多种因素影响下所造成的,清朝亦是如此。

“康乾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着“盛世梦”,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也有着属于他们的“康乾盛世”。

不可否认,在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局面,疆域辽阔,人口、经济增长迅速。

但是,这一切还是掩盖不了盛世之下的巨大危机。在此期间,中国封建君主集权专制达到了顶峰,但这种顶峰映射的却是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腐朽,贪官污吏横行,土地兼并问题导致农民流离失所。尤其是在乾隆晚期,盲目自大的统治者毅然决然的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使得当时的清朝失去了与西方先进文明的交流。这一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也成为了清朝从衰败走向灭亡的主要因素。

太平天国运动给江河日下的大清以沉重一击

清朝至乾隆之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政治腐败带来的阶级矛盾升温,以及地方性农民起义也使得经济发展受挫。这当中要以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所带来的影响最为深刻。

太平天国运动从开始(1851年)到结束(1864年)虽然只有短短的13年。但是在这13年中,太平军曾一度攻入京师附近,并在南京建立政权与大清划江而治,统治着大清半壁江山。这在大清276年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同时在这13年的内斗中,战火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流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即使清政府最终将这场农民起义镇压了,但它无疑动摇了大清的根基,使得大清阶级矛盾问题暴露无遗。

再者,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我们得以窥见,作为大清最为重要的军种也是统治根基“八旗军”已经走向落魄,毫无战斗力可言。相反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所代表的地方势力一步步崛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在慢慢的削弱。这也是在后来辛亥革命中,多数地方省份直接宣布独立的根源所在。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冲击

大清自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国门洞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这带来了两个问题:

①清政府在处理满汉矛盾、农民阶级矛盾之外新增了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

②国门大开以后,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流入中国,不断冲击着已经腐朽不堪的封建专制制度。

然而,大清政府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处理,着实令人失望,也成为了大清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首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大清政府一开始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技不如人”但还是会有所抵抗,但到了后来,大清政府在列强面前却是直接妥协,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也是唯命是从,这也意味着大清政府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取对中国统治权力。同时,在处理义和团运动的问题上,不惜杀害本国同胞以讨好列强的做法也使得本国民众对大清政府彻底失望。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与其说这是个“问题”,不如说它是个机遇。然而,清政府并没有把握好这个机遇。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在向中国输入大量商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先进政治经济模式和文化理念。当然,他们也曾尝试学习过,只不过是本末倒置,最终成效也非常之低。

如在19世纪6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器物,最终在中日甲午战争后被狠狠打脸。再之后的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却因为顽固派的抵制转变成了一场政变。以及在亡国之际所实行的“清末新政”,更是让所有人失望透底,成为了一场清朝统治阶级自娱自乐的闹剧。

也就是说,清政府对于西方文明的进入所采取的措施,非但没有稳固其统治地位,反而在耗费人力财力的同时,让很多改良派逐步放弃对大清的治疗,转而演变成为革命派,力图彻底推翻大清的封建统治。这也是大清灭亡的最直接因素。

如此一看,大清的灭亡总结起来就是在历代封建王朝所遇到的常见问题中新添加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时期问题。在阶级矛盾爆发的同时迎来了东西方文明的冲击,大清之前没有借鉴经验,它的灭亡也是必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