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坐公交车未让座,老人打男子四耳光,男子离开后老人倒地身亡,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随着网络之上大量曝光的老年人逼迫年轻人让座,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自古以来,尊重和爱孩子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记得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我老,人老我少,人少我少。”由此可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我们本应该表达对他的尊重,但是对于上班族来说,他们也有一天很难享受自己的权益。对于那些被迫让座的老人,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看不到这样的行为,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

曾经,在郑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老人与一位年轻人就座位发生争执,导致血压升高,心脏病猝死。据当时的目击者说,当时车上人比较多,是下班交通的高峰期。这时,公共汽车停在站台之上,一位老人走了上来。在老人旁,一个年轻人正坐在那里玩手机。老人上前让座。因为年轻人一天工作很辛苦,没有让座,老人很不满意。在吵架的过程之中,他们经常互相骂人据目击者说,在感情之上吵架时,老人打了年轻人四巴掌。事后,男子见自己年纪大了,没有还手。他没有注意到老人的极端行为。当车到之下一站时,车停了,老人停了下来,然后男子下车离开。就在年轻人离开的时候,老人并没有抢到座位坐下。相反,他站在同一个地方,激动得发抖,随后老人躺在地上。

就在老人躺在地上之后,围观者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着救护车的汽笛声,他们被医护人员当场救出,因抢救无效死亡。根据有关部门的报告和医院提供的证明,老人生前患有心脏病。后来,他和一个年轻人抢座位,由于情绪激动,导致他死于心脏病。当地律师说,年轻人只是和老人发生了口头纠纷,并不知道老人有心脏病。律师说他个人认为这个人没有责任。让座不是法律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他人让座,更不能对不愿让座的乘客进行侵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5

公交车上的矛盾时有发生,情况又各有不同,有些只是语言冲突,而有些却变成肢体冲突,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都是老人要求年轻人让座引起的,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老年人这一去了群体了,有人认为老年人倚老卖老,也有人说是坏人变老了,事实真的就这样简单吗?显然不是。

老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尊老爱幼,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而年轻人认为,我花了钱为什么不能坐,让座也可以,但态度能不能好一点。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个“老弱病残孕专座”,让一些老人很自然的觉得年轻人让座是应该的,而事实是,年轻人让座是美德,不让也是本分。在要求别人让座的时候,如果态度很中肯,说,“小伙子,我实在很累,能不能让我坐一会”,人心都是肉长的,相信人们一定会让座。

而如果态度很傲慢,对着年轻人就说,“喂,你,给我让开!”类似这样的话,听起来是那么地理直气壮,会让人心里很不好受,听到这样的语气,让那些本来想让座的人,都可能因为置气而不让,那么矛盾就开始了,甚至发生肢体冲突。

为何有些老人要求别人让座,还理直气壮?

单说公交车上的矛盾,笔者认为,罪魁祸首也许就是这个“老弱病残孕专座”引起的。很多老年人误认为这个座位就是他们的,别人不能坐,也会因争座位而发生争执。

这个座位是政府为了宣扬美德而设立的,是一种道德上的倡导,而非法律上的约束,没有明文规定不让座是犯法的。也就是说,别人想让就让,不想让座,也不能强制要求。

不想让座的人,有没有这个“老弱病残孕专座”对他们来讲没有区别;而本身有素质的人,即使没有这个“老弱病残孕专座”也会让座。而设立了这个座位后,原本这些想让座的人,也变成了“被动”让座,使让座形成了一种负罪感,让人心里极不舒服。

争座位引发命案

武汉的一辆801公交车上,一老人打了一个年轻人4个耳光,年轻人下车后,老人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身亡,起因是年轻人坐在椅子上没有让座引起的。

这次事件中,有一个关键点:被老人打的这个年轻人坐在了黄色椅子上,这个就是“老弱病残孕专座”。从中可以看出,老人上车以后,并非是让所有的年轻人让座,而是想让坐在黄椅子上的年轻人让座而已。可想而知,此时,在老人的观念里,这个年轻人看见老人后,没有让座,是素质低下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年轻人没让座,老人心里很憋屈。

后来是怎样起了冲突呢?

有目击者称,只听见老人说了一句:“你不让座就算了,怎么还骂人”。

从正常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太可能的,肯定是因为老人心里憋屈,有意无意地去碰了年轻人,或者踩了他,要不然谁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地骂人。

忍了一肚子火的老人最终爆发了,开始只是语言冲突,情绪愈演愈烈,老人先动手打了年轻人4个耳光。从车上的监控中,还可以看出二人肢体上有了接触。此时,年轻人到站了,急忙就下了车,不久后,老人突发心脏病,倒地不起,后因抢救无效身亡。

那么,这个年轻人该对老人的死负责吗?

律师认为,如果年轻人先动的手,那么他肯定要负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责任。

但此事中,是老人先动的手,二人有肢体接触,也分两种情况,要看这个年轻人是否存在推搡老人的情况。从监控和目击者口中得知,年轻人并没有攻击老人的行为,只是一直在阻挡老人打他的脸和头部。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肢体接触,可视为正当的阻挡行为,与老人的死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用负责任

有网友说,幸好这个年轻人没有一点主动推搡的动作,否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真为这个年轻人捏了一把汗。

也有人说,这个老人公然殴打他人,不仅对年轻人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而且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年轻人看他岁数大了才一忍再忍,如果他没死的话,应该对年轻人进行赔偿,毕竟年轻人也是要面子的,在公众之下,遭人多个耳光,多丢脸啊。

大部分网友都是站在了这个年轻人立场,同情他,都在指责老年人的做法很过分,是罪有应得。

分清情与份

究其原因,如果没有这个“老弱病残孕专座”的存在,老人还会不会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让座?也许有,但相信更多的老年人会很客气的让别人让座,而不是态度很蛮横。只要老人态度好,年轻人基本都会把这个座位让出去的,就不会发生类似的冲突了。

年轻人是花了钱的,他们有权坐在车上的任何的座位上,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年轻人也是有尊严,也是好面子的,谁也不想给蛮横无理的人让座,更何况他们也很劳累,有些年轻人的身体,还不如老人健壮。

无论是何人,何时,都应该清楚情与份的区别,不要理直气壮的认为是理所应当,尊重对方,就会受到同样的尊重,反之,就会自食恶果。

第2个回答  2021-05-18

我认为,这位老人是过激了一些。如果老人能多为对方考虑一下,这样的事情就完全可以避免。因为,社会中并不存在说年轻人就一定得为老年人让座。年轻人也可能有劳累的时候。而老人因此怒扇年轻人四个耳光,是老人主动动粗,才犯了心脏病导致猝死。年轻人因为并未动手打人,只在言语上和老人交锋。所以,年轻人不需承担老人猝死的责任。

年轻人有义务要给老人让座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年轻人看到老年人上车,都会主动让座。一般来说,或者是年轻人在玩手机,没注意到有老人站在身边,或是当天实在很劳累,才没有主动让座。对于老人来说,有人让座,是一件好事,值得感谢。但如果没人让座,因为让座并不是别人的义务,也没必要动肝火,甚至辱骂对方和对对方以武力相逼。否则,就只是在给老年人这个群体不断贴上“碰瓷”、“倚老卖老”的标签,让人看到都得躲着走。

郑州的一场“让座”风波

发生在郑州的一件关于让座的事情就是因为在上下班高峰时刻,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坐在座位上玩手机,可能没有注意到刚上车的一位老人。老人来到年轻人身前,要求年轻人让座。年轻人因为一天的劳累,不愿让座。老人因此怒斥年轻人,年轻人也与老人展开了一场骂战。老人气不过,怒气冲冲地给了年轻人四个耳光。年轻人念在老人年长,也就没有还手。可能为了避开进一步升级的冲突,年轻人到了下一个站就下车了。而老人并没有马上坐下,而是立在原地,身体颤栗,然后很快就躺倒在地上。周围的乘客见状,赶紧呼叫救护车。救护人员来到后,对老人实施抢救,但老人终因抢救无效而宣告死亡。据了解,老人先前就患有心脏疾病,而与年轻人争吵之时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而引发了心脏病,才导致了老人猝死的一幕。

年轻人不应为老人的死负责

事后,老人的儿女在得知老人的死讯后悲痛万分,并起诉了在公交车上和老人发生口角的年轻人。他们认为是年轻人激起了老人过高的情绪,才使老人不治身亡。但据当地律师说明,年轻人只是在言语上与老人起了冲突,事先也并不知道老人患有心脏病,没有故意激起老人的情绪的理由。所以,年轻人不用为老人的亡故负责。

互相体谅是关键

其实,年轻人和老人并不是对立的两个群体。多一点对对方的包容和理解,相处起来是可以很融洽的。平时,如果年轻人在体力还可以的时候,就尽量给老人让座。而在上下班高峰期,看到疲惫的年轻人,身体硬朗的老年人也可以体谅年轻人工作的不容易,可以尽量拒绝年轻人的让座。这样,社会中多一些温暖,少一些摩擦和冲突,对于年轻人,对于老年人,都是最好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05-13
我觉得公交车上让座是自愿的事情,不应该道德绑架。我个人认为老人的死亡与男子无关。
第4个回答  2021-05-13
我觉得这个老人是自作自受,不应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这名男子,自己又情绪激动,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