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孩子喜欢抢别人的东西,父母应该怎样引导?

如题所述

在生活中,很多三岁至五岁的孩子,都有一些攻击别人的行为。不过父母不用太担心,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多数都是想通过攻击别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已。他根本还想不到这种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所以说孩子的这种行为,并没有特别的“目的”。

但是,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这种“攻击性”行为,父母也要重视,并及时帮他纠正。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没有受到欺负就行了。

因为孩子如果有攻击别人的坏习惯,那么,其它孩子很能可能会联合起来,用语言来嘲笑他,孤立他,这会令孩子感到很受伤的。

四种方法,对孩子正确引导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尽快找出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

卡卡妈认为,父母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过高了;或者想一想,自己的言行,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父母要注意,对于有打人、咬人等坏习惯的孩子,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更要避免使用暴力。

那么,对于这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卡卡妈的建议:

一、平和地引导孩子

当孩子出现抢东西、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不要马上训斥孩子,更不要直接就出手打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行为,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父母的正确做法,是马上阻止孩子的行为,然后平静地告诉子,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他需要怎样做。例如,上文提到的小伟妈妈,可以告诉小伟,想玩表弟的玩具,不能直接去抢,而是应该先与表弟商量,等表弟同意后才能玩。

二、减少接触攻击性行为

想要纠正孩子的考试击行为,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一些有攻击倾向的玩具,例如刀、剑等等。

同时,对于孩子所看的电视剧、绘本等,父母也要进行甄选,避免让孩子接触一些有打斗、攻击情节的故事,以免孩子去模仿。

三、对孩子进行“冷处理”

如果孩子屡教不改,那么,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冷处理”。例如,孩子打了别人,父母可以罚他自己呆在房间里,让他“面壁思过”。当然,父母也可以对他进行一些其它小惩罚,例如暂时不让他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等等。

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冷处理”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需要接受惩罚。同时惩罚孩子的时候,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而且惩罚的时间不能太长。

四、对孩子的奖惩要得当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要做到有奖有惩。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要进行惩罚,孩子做对了,自然也要奖励。

不过,父母对孩子的奖惩要得当,例如,不要一说到惩罚,就对孩子非打即骂。实际上,打和骂并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甚至可能会使孩子变得更“调皮”,甚至连打骂都不怕。

结语

三至五岁的孩子,因为年纪还小,他没有强烈的是非观念,所以,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没有什么“目的”。

但是,孩子的这种行为,对父母来说,其实正是一面“镜子”,父母可以从这面“镜子”当中,看到自己的言行,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可以从这面镜子当中,看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恰当。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四岁的孩子正处在调皮捣蛋的年龄,当孩子喜欢抢别人东西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做事不管,不然孩子会认为抢别人的东西是理所应当的,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把孩子喊到一边,也不要打骂孩子,可以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讲一些道理,其实四岁的宝宝已经能够明白父母说的话了。
第2个回答  2020-09-16
父母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不能抢,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玩具,爸爸妈妈可以买给你,但是要是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去抢别人的东西,那你就会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小孩。
第3个回答  2020-09-16
换位思考,告诉他如果别人抢你的东西,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多和孩子讲一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