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市属于哪个区

如题所述

中山市是广东省地级市,不属于广州市管辖。

中山,古称“香山”,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并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

中山古称香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建制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1949年10月30日,中山县解放,后来逐渐分出珠海县、斗门县(大部分)和划出部分地方归番禺县、顺德县、新会县。

1983年12月22日,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1月7日,中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扩展资料

中山市历史沿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1921年5月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宣布军政时期开始,并健全各级政权机构。香山县于夏秋间展开民选县长活动,吴铁城当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示纪念孙中山。中山(香山)人民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在那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时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前赴后继、死而后已捍卫民族国家的革命精神影响至今。

1911年11月6—7日, 在武昌起义推动下,由中国同盟会南方统筹部澳门总支部直接领导的香山县革命武装从隆都、良都、前山分三路进军县城,占领县衙,成立香山县临时军政府,此即为辛亥香山起义时期。

及至龙济光祸粤时期,香山县革命党人任鹤年、林警魂等于1916年发动隆都起义,在石岐海、马山、西河路诸要隘发生多次战役,给龙济光及其在香山的代理人以极大打击,后人立有石岐西山碑以纪念此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继而在1938年2月侵占了中山县七区三灶岛(今属珠海市),中山进入国共联合抗日时期,并在军民共同抗战下,相继取得了1939年横门之战以及横门、张家边之战等战役的胜利。

1940年中山沦陷后,中山县人民在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及中共珠江特委的领导下,以五桂山为根据地,组建了中山抗击游击大队,积极展开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又取得了三乡之战、淇澳岛之战、五桂山区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

据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山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广东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直接指挥下,同日军进行了140多次的战斗,其领导者林锵云、梁嘉、罗章有等人为中山解放所做出的贡献,一直为后人传颂不已。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发动大规模内战,中共中山特派室为此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1949年下半年中共中山县的党组织和中山县的人民武装组织迅速扩大,如9月中旬在中山县长江乡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简称“中山独立团”)等,为中山县的解放做好了充足准备。

1949年10月30日,中山的地方人民武装和五桂山根据地支前群众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先头部队在石岐胜利会师,是为中山解放日。1950年8月4日,中山全境解放。

解放后,中山县得到了飞速发展变化。1950年4月,即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特等县。此后,中山虽被逐渐分出珠海县、斗门县(大部分)和划出部分地方归番禺、顺德、新会等县,但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全省100多个县的前列。

1982年,中山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全国富县之一;1983年12月,中山获准撤县改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步入了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并取得显著成就,于1989年被国家统计局列为我国第一批发部6个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山

参考资料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地理位置和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