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濒临灭绝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问题一:白鳍豚灭绝的环境原因 白鳍豚灭绝的环境原因
人类对其食物鱼虾进行过度捕捞,致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
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在长江附近化工厂和医药工厂的开发,使得长江受到严重污染
长江成为了非常繁忙的运输水道,很多白鳍豚被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打伤
补充信息:
白鳍豚濒危原因
一.内在因素
数量稀少,难以大量繁殖
繁殖率低,生长较慢
二.人为因素
人类对其食物鱼虾进行过度捕捞,致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
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在长江附近化工厂和医药工厂的开发,使得长江受到严重污染
长江成为了非常繁忙的运输水道,很多白鳍豚被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打伤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问题二:白鳍豚的濒危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多头,至1993年为130多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鳍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2007年8月8日,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功能性灭绝标签。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鳍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鳍豚的踪迹。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2011年8月21日,在长江洪湖段发现一疑似白鳍豚的动物。中科院水生所调查由于缺少图片证据,监测也没有进展,同样没办法确认。 得到消息后,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但没有结果。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鳍豚的科学研究。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1979年,中国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1980年,湖北省 *** 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1983年,中国立法规定狩猎白鳍豚为违法。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同年,中国银行行长陈慕华为白鳍豚捐款50万美元。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国际会议。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12月25日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提案。

问题三:导致大熊猫和白鳍豚濒临灭绝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因素和什么因素 导致大熊猫和白鳍豚濒临灭绝的直接原因分别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因为大熊猫吃的是竹子,而竹子是生物;而白鳍豚生活在水里,水是非生物。
白鳍豚:
1.人类对长江进行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
2.人类对其食物的进行过度捕捞.
3.人类的开发对长江构成了严重污染。
生物因素(biotic factor),影响生物生长、形态、发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动属生态因素中的一类因素,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问题四:为什么白鳍豚会濒临灭绝 1、日益繁忙的水上交通,船舶的噪音,使白鳍豚精神紧张和声纳系统失灵,以至直接被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撞杀。
2、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每一次爆破都会对白鳍豚造成致命的打击
3、被密集的水电工程截断的河流,压缩了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它的栖息地,阻断它的洄游路线,
4、工业污水和农药存积,使它的食物短缺,繁殖力更加衰微

问题五:白鳍豚的灭绝原因? 人类的行为是白鳍豚灭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肆捕杀,其次是近些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白鳍豚绝迹。之所以说人类很强大,是因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物史和生物界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但是面对经过数亿年进化发展已经形成了协调平衡的生态体系,一旦破坏,人类还是无能为力。如果人类还不认识到破坏大自然的危害性,还是一味的攫取、贪婪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意保护自然,还是会有生物不断灭绝(事实上这一现象正在进行中)。人类应该做的有很多,首先就是节制,不能像从前那样无休止的开发、砍伐,然后就是要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等等。总之一句话,敬畏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