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两汉经学是否背离了先秦儒家学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12

董仲舒的两汉经学没有背离了先秦儒家学说。

与先秦儒学比较,两汉的经学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其一,经学是汉代的儒学。

其二,经学是神圣化的儒学。

其三,经学士谶纬化的儒学。

其四,经学是通经致用的儒学。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道家的观点,”“以教化为大务”是儒家的观点,“正法度之宜”是法家的思想观点。

两汉经学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涵盖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经文。

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孔子从平民到“素王”,从生前颠沛流离,到身后万众敬仰,这一切都要从石经说起,从两汉说起,从经学说起,从儒学变成经学说起。

先秦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地位并不隆尊。汉王朝初建时,百废待兴,文化上则是一片荒芜。汉朝基本上继承了秦的政体和制度,刘邦在世时,整日东征西讨,连秦朝严禁民间藏书的法令也未废除,直到汉惠帝时才废除“挟书律”开始大幅度包容各种流派,鼓励学术发展,同时大收典籍,广开献书之门。

汉初儒家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况,“与民休息”的黄老治术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文景盛世之下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世风败坏令有识之士十分担忧。

世人追求奢侈,竞相攀比,人们抛弃礼仪,丢掉廉耻,一天比一天严重,盗贼横行,敢于到大都市抢劫官吏,夺取钱财。儒家主讲积极有为、大一统的思想与道家无为而治、守旧因循的主张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到汉武帝时,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帝国政治已出现若干危机,积累的社会矛盾已呈爆发的态势,他不得不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应对危机。

公元前140年,武帝采取了一些措施,迎儒家名宿来朝,并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要用儒家思想来修礼仪。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下令置《诗》《礼》《书》《易》《春秋》五经博士,儒家的各门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善。

儒学转变为经学,成为汉代统治治理理论,成为两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董仲舒是位关键人物。


董仲舒的学说以诠释《公羊春秋》为基础,将先秦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杂糅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家思想理论,使其成为了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在汉代,经专指周公和孔子留下的儒家经典,即《诗》《礼》《书》《易》《春秋》《乐》,一般称作六经。一般来说,汉代的经学大师一生都专攻一经,即所谓的白首穷经。

与先秦儒学比较,两汉的经学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其一,经学是汉代的儒学。

其二,经学是神圣化的儒学。

其三,经学士谶纬化的儒学。

其四,经学是通经致用的儒学。

“天子”作为皇帝的专称,就是这时经学家的一个创造,君权来自神授,皇权问题的合理性问题就解决了。经学家正名定分,解决了皇权的合理性问题,迎合了汉王朝的政治需求。

“三纲五常”理论也是汉代经学家的一个重要的创建,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些社会伦理两千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到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位经学大师郑玄。他力求融合今文经和古文经,遍注儒家经典,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两汉以来,先秦诸子多湮灭无闻,经学独贵,究其原因,不仅在于经学善于吸收各个学派的营养,还在于各个学派自身也有缺憾。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道家太“糊涂”,道家的理论,得其真谛的人成了隐士,得其形式的人成了道士。

法家太“明白”,法家的理论,得其真谛的人成了循吏,得其形式的人成了酷吏。

墨家过于平民化。墨家的理论,得其真谛的人成了社会批判的先驱,得其形式的人成了快意恩仇的侠客。

阴阳家过于神秘化,阴阳家的理论,得其真谛的人成了智者,得其形式的人成了方士。

正因为如此,在两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经学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