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梅兰芳》为什么让人泪目?

如题所述

电影《梅兰芳》让人泪目,因为这部影片不但细腻描述了梅兰芳与大伯之间的“父子”之情,而且还刻画了真挚的兄弟情。。
梅兰芳与他的大伯之间的关系,大伯既是他的长辈也是他的老师。这种亦父亦师的关系影响着梅兰芳的一生。
接着就是梅兰芳与邱如白之间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兄弟”情。是邱如白发现和挖掘出梅兰芳的潜能。顺其自然的带出十三燕与梅兰芳的戏曲对台赛,他们二位是对戏曲的“痴”情。
影片中最打动人心的,是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情愫。影片通过两人戏曲的交流,探讨,演绎。彼此之间也引起了“共鸣”之情。”从而上升到了缠绵悱恻的“爱”情。这里面包含更多的是广义的“博爱”之情。但。终究也是因为彼此对戏曲的大爱而放弃了个人的小爱。终究也就成了爱而不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9

电影《梅兰芳》一直是黎明诸多影视作品中,我最爱的一部。几度想提笔写写我心中的感受,却又怕自己拙劣的文笔“污染”了心中的佳作。于是,就这么一拖再拖,时至今日,才敢提起笔来。

初看标题,也许你会觉得言过其实,甚至会觉得这就是一个粉丝写出来为其偶像唱赞歌的。可是,当你真正读下去了,然后再回味几遍电影,甚至捧起原著深深读上一回,也许你也会与我一样有相似的感受——
关于选角
电影《梅兰芳》以传记的方式讲述了一代国粹大师、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传奇一生。从电影筹划、选角、开拍到上映,一直争议不断。争议最多的是该戏的主角梅兰芳扮演者的选角问题。很多人把《梅兰芳》和陈凯歌导演在上一个世纪所导的另一部名片《霸王别姬》联系起来,甚至觉得如果张国荣先生未曾辞世,梅兰芳由张国荣先生来扮演,会比黎明好很多。梅葆玖的诤友、梅派艺术研究专家吴迎说,“张国荣和黎明没有可比性。选择演员很难,要考虑他的知名度,更要看他是不是能演出梅兰芳的气度。能再现梅兰芳的演员根本找不到,他身上的文化积淀谁也演不了,不可重复。”梅兰芳的第九个儿子、梅派艺术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评价黎明,“黎明身上那股劲头有点文人的意思。”在看过黎明和陈红对戏后,吴迎又说,“黎明果真把梅兰芳受困的感觉演出来了,演出了当时中国文人的气质”。
我尊重、敬爱这位已故的先人,不去对他做任何评价,那是对先人的不敬重。我只想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经典。不可否认,《霸王别姬》是九十年代不可取代的经典之一;但是,《梅兰芳》绝对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佳作之一。在黎明的身上,我看到了梅兰芳的影子;在梅兰芳的身上,我悟出了黎明的存在。在那个以京戏为国粹的年代,梅兰芳就是戏曲界的泰斗、天王;在这个娱乐至上、时尚尖端且充满了无数变数的现代社会,黎明就是这个时代的偶像。

关于演戏
记得当年电影《梅兰芳》公映的时候,很多人都为余少群扮演的青年梅兰芳所惊艳。甚至觉得,相比之下,黎明所扮演的中年梅兰芳就木讷了很多。其实,他们只不过是看到了表,未曾及里罢了。有着扎实京剧功底的余少群出演青年梅兰芳,在京剧基础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京剧扮相令人惊艳,唱功确实不俗。对青年梅兰芳的张扬、才情四射的表现虽显得有点稚嫩,但总体上还算是不错的。然而,中年梅兰芳的表现与其是截然不同的。梅兰芳在经历了世事浮沉之后,特别是经历了与曾经一手栽培他的十三燕对垒唱戏之后,整个人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变得内敛、低调,少了那份年少张狂劲,多了几分含蓄儒雅神。演绎的方式自然与青年时期有所区别。黎明说,“戏不是使劲儿去演的,一用力就完蛋。”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一个声嘶力竭的梅兰芳,眼前这个梅兰芳是温文尔雅的;你看不到一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梅兰芳,梅兰芳的感情世界永远是细腻、朴实、真挚的;也许看完整部电影,你不会有那种酣畅淋漓的感受,可是总有某种东西,它触动了你心灵深处的一片柔软,使你动情,为之落泪。这便是一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让一个没有丝毫京剧功底的人去演绎一代京剧大师,是颇有几分难度的。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黎明格外用功。他拜师学艺,虽不能在短时间内登峰造极达到很专业的水准,却务求能有七分神似,至少一招一式摆出来不会让人觉得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京戏师傅的指导下,黎明进步神速。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颇有几分专业味道。京剧中,梅兰芳扮的是旦角。为了让自己的手更加柔软,他特地去订制了一台昂贵的磨手仪器,每天反复不停地对双手进行护理,才有了娇俏的兰花指;为了让身形更加柔软,他苦练剑术数日,才有了柔软的身段;中年梅兰芳身材敦实,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外形更加神似,他愣是增肥了十几斤……而这一切都只是外在的。在对角色的揣摩中,他不是去演,而是在以一个自然享受的状态来诠释角色。
如果你要说黎明的表情是木讷的,那你的观察力就太弱了。梅兰芳是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活生生的人物(不是程蝶衣那样一个完全虚拟出来的角色),他的喜怒哀乐,就像邱如白开场的演讲一样,是被贴片子给绷着了的,他不可能像个寻常人一样使劲地笑、放声地哭。他的工作是唱戏,舞台就是他表演的场所;他的生活是透明的,哪怕是跟红颜知己去看一场电影,也只是一种奢望;他的表情是细腻的,然而恰恰就是这种细腻、柔和的表情,是一个演员最难拿捏并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的,可是黎明做到了!他让人看到的眼前这个梅兰芳就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梅兰芳。电影中有这么一段,三哥、六爷、畹华端坐于梅家宅子内,三哥极力劝说畹华访美,畹华问他,那万一败了呢?三哥斩钉截铁地回答,“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能够不败。这就是你为什么能够打败十三燕。”此时,畹华的脸略微有点抽搐,却依然含着笑彬彬有礼地说,“不是说好了不提这事么?”畹华颤笑着叙述十三燕去世前的光景,当说完最后一句“人就没了。”他将头略微向后仰了仰,止住几颗快要掉下的泪珠,对爷爷的思念和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倘若此时他的动作稍微再大点,梅兰芳内心深处那种错综复杂的感情就表现不出来了,过犹不及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紧接着,他换了个姿势、附下身去轻声地问三哥和六爷,我是不是也有这么一天啊?这一连串细微的动作神态表现出畹华此时此刻的心境:梅兰芳是人,不是神,他也有紧张和害怕的时候。当他紧张起来的时候,也有自己宣泄的方式:躲在后台的角落里独自静思片刻,再上台扮戏。这一段,黎明拿捏得十分到位:低头沉思、胸闷喘气、目光凝重……将一个即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无法自已的梅兰芳深深刻画出来。这种害怕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梅兰芳访美前,孟小冬与梅兰芳最后一次话别,孟小冬让畹华“别怕!”畹华沉沉地应了一句“哎!”那一刻,梅兰芳彻底放开了。冯府晚宴,梅兰芳向六爷表述要去美国的决心,只用了七个字:“梅兰芳要去美国”。一个字一个字从黎明的嘴里淌出来,刚柔并重。虽然只是短短的七个字,却让人明白,此刻的梅兰芳是真的大彻大悟了:怕无用,与其担心害怕犹疑不前,不如坦然去接受和面对一切。顺其自然,不奢望太多,亦不会有失望!

观影无数遍,这一刻,我终于明白:缘何当初导演要找黎明来演梅兰芳。黎明在《梅兰芳》中表现得气质儒雅,非常自然,被梅葆玖称赞:“我父亲生前的气质就是这样的。”我也渐渐领悟:缘何梅家在陈凯歌拍完这部传记式电影后表示,五十年内将不再授权其他人拍梅兰芳。梅葆玖说,陈凯歌导演的这部《梅兰芳》把梅兰芳的心态、决心,如何唱戏、如何做人,在台上比女人还女人,在台下比男人还男人,做了精准的概括。也许我说黎明就是梅兰芳会让你不信服,可是,在我的心里,他的的确确就是现代版的梅兰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21

在这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泪目”的原因

一、首先是观众被电影所表达的人物和情节的感动

影片中梅兰芳少年失母,父亲早亡,大伯也因在西太后寿辰中以家中出殡而未穿红,犯了忌讳而被打死。少年梅兰芳由家中世交、老生名角十三燕帮助抚养成人。大伯为梅兰芳留下的一封书信成为全片最重要的一条线索,伶人(具有身段本事凸出的演艺人员)地位的低下、境遇的悲惨、对梅兰芳的期望混杂在这封书信中,梅兰芳一生信念,由此出发。

二、其次是观众对“经典不在,传奇难续”产生的落差感。

也许是陈凯歌导演在《霸王别姬》上的成功,让电影迷们对《梅兰芳》期待值拉满,而当走出影院之时,回味电影《梅兰芳》带来的感官与心灵的刺激之余,便深深地感到一种落差——后者难免有些拼凑之嫌。

也许是陈凯歌认为感情戏并不足以表现梅兰芳的伟大,又或许是觉得仅仅在京剧上加工并不能体现出自己和电影的深度,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原因,所以在影片的结尾,一段几乎与全片完全脱节的,关于民族大义的“抗日戏”被生硬地加了进去。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部分的编剧显然有些生涩,故事情节也因为过于刻意而显得虚假。就如同那句在剧中被反复强调了几遍的“不管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以及由大伯的信带出的“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不免让人感到一丝的做作。在当时那个年代看,也许陈凯歌还是低估了观众的理解能力,把自己想说的东西通通的都讲了出来,不留一点观众思考的余地。

 

三、最后是我觉得主演的表现欠佳所引发的悲哀。

可能现在的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黎明,除了歌手的身份,他还是一名演员。曾经作为流行歌手“四大天王”的他一步步带领我们接近已经被美化和虚构过的梅兰芳的崛起和爱情,接近梅兰芳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单就从黎明在电影中的表现来讲,我觉得他从某种程度上讲不是一个合格的天才演员,却绝对是认真的让人不想批评的演员。梅兰芳先生天生内敛的个性也就不会因为黎明表现不佳的演技而受到太多曲解。

总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文章的末尾,我想对你们说,有必要亲自看一下电影《梅兰芳》,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

资料延伸:

电影《梅兰芳》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传奇的一生。围绕着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展开的,以梅兰芳引路人和保护者自居的邱如白因为不能忍受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爱情,在幕后导演了刺杀梅兰芳的事件。

观点不同,欢迎探讨!

谢谢采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4-21

12月4号夜间,我很幸福地看到了梅兰芳在北京市的首映礼。两个半小时的作品一点也不冗长。我很高兴。

————与此同时,这是我2021年见到的值得看的电影。

    梅兰芳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长约50分钟,相互关联相对较小,展示了梅兰芳先生三个不同的生活方面。


    总而言之。

    第一个小故事叙述了梅兰芳(黎明曙光)叛变了老人,得到了造型艺术荣誉;

    第二个小故事叙述了梅兰芳放弃了恋爱,做到了工作的顶峰;

    第三个小故事叙述了梅兰芳放弃了演出,完成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想化。

这三个故事共同构成了梅兰芳电影、京剧电影和名人传奇。


也许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是陈凯歌如何突破霸王别姬,讲述了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但同样经典的故事。

但看完整部电影后,我发现导演计算了原来的电影,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梅兰芳根本不是程蝶依,而是完全变成了一个像白纸一样简单的角色。梅先生骨子里只是个普通人。他只是想给每个人一个乐趣。

与此同时,他想过上诚实、简单、简单的生活。周韵姜文在对梅兰芳老先生的很多描写中选用了最安全性的。你可以说他不够经典,但他永远不会说他不够好。

    谁能否认我们对生活最简单的追求?这是生命中最高的存在状态。

    正是因为梅兰芳先生的真实和纯洁,他才能生动地诠释世界上的各种形式。

谁敢站起来反驳上述观点?但仅仅这样演这部电影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样一群不亚于主角的配角尤为重要,其中最出彩的是邱如白孙红雷。这一人物角色围绕这部戏,也是这部戏中最优秀的人。

他是梅兰芳生活的启蒙老师,是梅兰芳事业的指导者和先驱。为了追求艺术,这个角色可以放弃事业、命运、家庭、情感、生活和尊严。

在最后一章中,他甚至抛弃了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追求艺术。他是梅兰芳中不封魔不活的程蝶衣,但他与程蝶依不同。邱如白实际上讨论了艺术的最终价值和意义,值得深思。

第4个回答  2022-04-22

戏子悲喜“纸枷”披身,人情冷暖看客满盈……

透过《梅兰芳》,我看到了一代大师成长的足迹,看到了艺术和国家利益碰撞后迸发出的闪亮火花。在和平年代,对大多数人而言,艺术只是娱乐身心的载体,特别是在那个把唱戏看作是“下九流”,把唱戏的称作“伶人”的年代,看过、笑过、甚至是玩弄过就算了。正如“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似乎无人可以预料到艺术的价值,无人有心去尊重所谓的“艺术瑰宝”。然而,当时代风云变幻,当整个社会发生变化时,正如民族矛盾的激化,艺术也升华了。就像梅兰芳坚定、从容地拒绝在日本人面前唱戏,因为他认为这样会把艺术弄脏。

匆匆翻阅梅先生的一生,可叹可敬。微末如我,深感受益。

从大伯的来信、大伯的纸枷锁,到与十三燕打擂台;从与孟小冬的邂逅,到与孟小冬的决绝分别;从与三爷、六爷的相识,到持续一生的深情厚谊;从一开始的犹豫不决,到最后在纽约的大获成功;从抗日战争时的蓄须明志,到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的高评……而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轴线展现一个人一生的那些画面,构图是那样巧妙,色彩是那样唯美。陈凯歌在冷静地不动声色地讲述着一个他深为折服的名伶故事。你的心情随着影片跌宕起伏,甚至掉下眼泪,他还是在用一种充满怀旧的语调轻轻地轻轻地给你讲述着,讲述着……


影片以梅兰芳的伯父绐他留下的那封遗书的间断叙述和重复叙述作为叙事框架。这封遗书的话外音始终伴随着梅兰芳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艺术和人生的紧要关节。而伯父在信中提到的“纸枷锁”又成了这个故事框架中一个重要的隐喻,那一纸“枷锁”绝不只是用来戏弄伶人的道具,它看似轻薄,弹指即破,然而世间之人或无奈,或不甘,或心甘情愿地都让它结结实实地套在脖子和双手上。像片中的十三燕,那由黄马褂、玉帽檐儿、伶界大王的头衔,一言九鼎的威严,清朝贵族做派打造出来的纸枷锁,让十三燕耗尽了一生的心血来维护;而梅兰芳却在一次次打破“纸枷锁”的过程中实现着对京剧艺术的完善和对自我的超越。

福芝芳叩开了孟小冬的家门,小小的院落是那样雅致,而深爱着同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间的对话却充满了剑拔弩张,“请进,要不人家还以为是我不愿意让你进来呢。”“你敢!”短短的两句话,屏幕上已经硝烟弥漫。这便是陈凯歌的高明之处。同样的艺术处理手法,也用在了孟小冬和梅兰芳身上。

“孟小冬再也不和梅兰芳见面了。”

“这不是真的!”

“就是!”

“不是真的!”

“就是!”

短短的对白,让坐在屏幕前的我又一次流下眼泪。爱情那么美好,可为什么,为什么,到最后总会变成最伤人的利器?

“今儿个雅集,单缺个须生”梅兰芳是孤单的,谁也毁不了他那份孤单——因为他雌雄莫辨,世上没有谁能在台上台下能伴梅艳芳菲,可造物巧工,却真真出了个戏里戏外的红颜相伴——东皇孟小冬。

图为梅兰芳做大鹅手影

戏里游龙戏凤,戏外游凤戏龙,小冬的率真和主动让“梅大爷”不再孤单,这世上偏就有比救场更重要的事,要陪小冬看场电影……对待舆论,她不曾在乎;对待劝诫,她不退分毫;对待枪口,她可曾避让?让我离开梅兰芳? 我偏不!热情!执着!能爱上一个人真好……可这弥足珍贵的真挚,仍然撕不开那薄如纸翼的枷锁。这枷锁高高在上,受万人敬仰,要百世流芳,就撇不去高处之寒,终究毁不掉梅兰芳的那份孤单。回廊处,两个女人的落寞背影;在异乡,一个踏雪的形单影只……

孟小冬永远地离开了梅兰芳,他思念着她,可是,他的人生,自有一副看不见的纸枷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一生的追求,他一生的责任,他一生必须遵守的那些隐形规则:他的身上,背负着提高伶人地位的社会责任,他蓄起了胡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尽管担心失败,他还是前往纽约演出,因为“输不可怕,怕才可怕”……

中年的梅兰芳,孤独地行走在纽约街头,飘飘洒洒的雪花中,飞扬着孟小冬那清脆深情的声音:畹华,如果你在演出结束后才打开这封信,那我要说“恭喜成功”;如果你在演出前打开这封信,那我要说“畹华,别怕!”这是整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其内心都会需要一份真爱的滋润和激励。

“畹华,别怕”比起反反复复出现的大伯那封信,更加让人动容的其实是孟小冬的这句嘱托,像是一辈子要说的话。正如陈凯歌总结的,梅兰芳是一个被媒体、公众和艺术绑架了的人,他终究是一个人,但是作为人的情感却被紧紧的禁锢着,像邱如白口中京戏的脸谱,他控制了你的喜怒哀乐,光彩夺目的背后,是套牢的枷锁!

梅兰芳不是任何人的,他是“座儿”的。也许只有畹华这个名字,才是情感化的。畹华想听邱先生说戏,畹华跟爷爷说“好戏谁也挡不住他闪亮”,畹华想跟小冬去看电影,畹华要去美国,畹华不给日本人唱戏,畹华——别怕!

长长的一生,会发生多少故事。看完陈凯歌这部片段拼接起来的故事后,我的内心,真得有很多很多的感触:世事的浮沉,人性的挣扎,爱情的悲欢……也许,每个人的一生中,不管你是不是成功,不管你是不是优秀,却都会无一例外地套着一副纸枷锁,它又轻又薄,而你却无法把它撕碎,它规定着你一生的方向,你只能戴着它,去走你一生的路,去完成你一生的任务,去邂逅你一生的故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纸枷锁是一种宿命。

人生本是一出戏,每个转身,姹紫嫣红为哪般?帷幕落下,而戏依旧在上演。洗尽铅华,粉墨浓妆卸去。红尘过客,都是寂寞伶人,在现世繁华里为着人生夙愿构筑一个个韵律。清平盛世,且待我飞舞水袖才华,一笑醉千觞。梅兰芳戴着这副纸枷锁,走完了他的一生。送你万世的盛名,却要你一生的寂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