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中心的规划设计有哪些亮点?

如题所述

国内第一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将进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所有项目的比赛,共设有3条竞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以及其他联系雪道和技术雪道,各类雪道总长度约为23.1km,最大垂直落差约925m,最大坡度达68度。赛区内设置竞速与竞技两个结束区,容纳核心功能的永久建筑及临时设施分散布局,围绕雪道规划形成集散广场及竞速结束区、竞技结束区、山顶出发区等主要建设区域。
图片
图2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主要功能区域分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孙海霆)
图片
图3 总平面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孙海霆)
图片
图4 集散广场及竞速结束区俯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孙海霆)
各区域建筑沿山体错迭布局,利用屋面形成挑廊及室外活动平台,平台之间采用均匀分布的竖向交通系统进行交通联系,极大地化解了山地建筑对无障碍需求人群使用的不便。平台赛时满足临时设施布置及功能扩展需求,赛后可转换为室外活动场地。平台下部结构采用网格状钢框架结构,为赛后功能扩充预留可能性。设计合理配置永久建筑、临时设施和使用场地数量和规模,贯彻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可逆式”发展。
01
出发区的设计策略
出发区需要更多地引入关于奥运的文化主旨去回应承办国家特色的宏大命题。协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山顶出发区建筑内部容纳索道站并提供运动员休息空间。根据索道安全运行的场地水平长度需求,进行了适量土方开挖,形成半覆土建筑,设计控制建筑体量,最高点不高于小海坨峰顶的海拔高度,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山顶出发区拥有独特的景观视野,外立面从外到内考虑深远挑檐、廊道露台、遮阳景窗等空间化设计方式,综合解决了功能、节能和美观的多方面需求。建筑以坡屋面回应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渊源,以朴实的木瓦作为屋面材料体现地域及场所特征,表明本届冬奥会承办国家的文化特质,同时坡屋面造型经过了几何化操作,又赋予其一定的独特性和当代性。顶部设置的观山廊和“长卷”景窗提供了可以远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和山地新闻中心的平远景致,一幅胜景映现于观者的眼前,错综的赛道拟合于海坨山脉,正如雏燕之形,暨场馆“雪飞燕”命名的由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1
北京冬奥高山滑雪中心场地设计分析 冬奥会已经不足一月,不少冬奥相关元素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而在奥运场馆的设计上,也运用了不少新型元素和技术
第2个回答  2022-02-14
比如使用BIM技术来设计雪道,利用BIM设计软件搭建现状山体与设计雪道模型,推敲研究雪道与山体地形的拟合度,分析雪道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建立实地踏勘-模型搭建-踏勘对比-调整模型的循环工作方式,从技术、经济、施工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达到精准设计。今年CADE建筑展会集中展出冬奥会体育场馆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可以关注一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2-11
北京林大风景园林团队中标的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景观设计,拟环绕金代行宫遗址保护区建设太子城遗址公园,作为核心区的景观中心,既是文物保.
第4个回答  2022-02-11
在运动员下滑时,人的高度降低即重力势能减小,而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故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要想向左滑动,则应使人受到向左的力,故应用右手向地面压雪杖,使向左的力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