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便便判断宝宝是否健康?

如题所述

一.排尿
1、次数
排尿频繁的宝宝每天可达到平均1-3小时1次,排尿不太频繁的宝宝每天可能只有4-6次。
宝宝的日常排尿量在生病、发热或者气温非常高时可能骤然减半,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2、感觉
排尿不应有痛感,假如你发现宝宝排尿时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请咨询儿科医生。因为这可能代表宝宝的尿道受到感染或有其他问题。
3、颜色
健康婴儿的尿液呈淡黄或深黄色,颜色越深表明尿液越浓,尿液越浓表明宝宝摄入水分越少。
有时你会发现尿布上有粉色痕迹,可能误以为是血液。事实上,这种颜色的痕迹通常代表尿液浓度非常高,尿液过浓时会呈粉色。
只要宝宝每天尿湿4块以上的尿布,一般不必过虑。假如长期可见粉色痕迹,请咨询儿科医生。
另外,尿中带血或尿布上有血点都表明有异常情况,应立刻去看儿科医生。如果流血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腹痛或其他部位出血,应立刻就医。
二.排便
1、胎粪
宝宝出生后会在几日内排空肠道内积攒的第一批粪便,通常称为“胎粪”。这种黏稠的黑色或深绿色物质在宝宝出生前就积聚在他的肠道中,胎粪完全排空后,婴儿的粪便会转为黄绿色。
2、颜色、性状
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会很快从黄绿色变成淡黄色的黏稠状,中间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颗粒。开始吃辅食前,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一般非常松软,甚至稀得像米糊一样。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呈褐色或黄色,质地比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黏稠,但黏稠度不应超过花生酱。
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的宝宝,如果大便很坚硬或非常干燥,可能代表宝宝摄取水分不足或身体因病、高热或高温失去太多水分。
宝宝开始吃辅食后排出坚硬的粪便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容易导致便秘的食物,如谷物或纯牛奶。3、常见问题
第一,粪便的颜色和质地偶尔有变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粪便中有大量血迹、黏液或水,应立刻就医。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肠道内出现异常,应该引起你的重视。
第二,因为宝宝的粪便通常很软很稀,有时很难判断宝宝是否有轻微腹泻。腹泻的警示信号是排便次数突然增加,也就是每日大便的次数超过吃奶的次数,而且粪便中的水分异常高。
第三,腹泻的主要威胁是引起脱水。如果宝宝不满2个月,腹泻的同时还有发热,应立刻就医。如果宝宝已经2个月以上,持续发热超过1天,应检查他的排尿情况和肛门体温,然后将观察结果告诉医生,医生会判断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措施。你要记住,在这期间仍然要定时给宝宝进食。此外,即使他看起来只是有些不舒服,也应该咨询医生。
第四,宝宝的排便规律差异极大。有些宝宝每次进食后不久就会排便,这是胃结肠反射造成的,每当胃部有食物进入时就会刺激消化系统活动。3-6周以后,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甚至1周才大便1次,但仍属于正常,因为母乳在宝宝消化系统里留下的固体残渣很少。因此,排便次数少并不一定代表婴儿便秘,只要最后排出的粪便仍然是软的,也就是黏稠度小于花生酱,而且婴儿各方面都很正常,体重平稳增长,定时吃奶,那就没什么问题。
第五,吃配方奶的宝宝每天应至少排便1次,若达不到1天1次,而且排便时因大便坚硬而很吃力,他就可能发生了便秘。在宝宝出现便秘时,你就应该要减少喂奶量,另外在冲调奶粉时,不要冲调过浓。
第六,在宝宝排便异常时,也就是便秘或腹泻时,都可以喂点益生菌,改善宝宝肠道功能,这对缓解宝宝的便秘或腹泻十分有效。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可以按时给宝宝添加果泥、菜泥、碎菜等较大颗粒的食品,1岁以上的宝宝适当地添加粗粮,补充粗纤维的摄入。如果情况得不到缓解,或症状较为严重,应该立刻就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9
宝宝的便便是反映他健康的“晴雨表”,宝宝有没有吃饱,吸收好不好都能通过便便看出来!所以你需要学会去观察宝宝的便便,做个合格的家庭医生。那究竟该如何判断?提前学习一下吧!
正常便便
1、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大便是外观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有一股甜酸气味,但不臭,无明显粘液,偶有颗粒样奶瓣或微带绿色。
2、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质较硬,干燥成形,往往不粘污尿布,如奶中糖多则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
异常便便
绿色便便
如果宝宝一天内排便次数多,便便量少,颜色呈绿色粘液状,便是绿色稀便。这种便便也称“饥饿性大便”,通常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只要给足营养,便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灰白色便便
便便呈灰白色,同时宝宝的巩膜和皮肤呈黄色,这些症状有可能是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应带上新鲜便便,及时就医。
黑色便便
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你应及时检查是否使用了治疗贫血的药物。
便便带有鲜红血丝
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皱裂。下次便便时,建议使用甘油,平时要注意多饮水。若便便稀软仍然带有血丝,可能由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和肛门裂所致,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若除有血液外,同时含有大量粘液而排便量较少,宝宝同时伴有阵发性腹痛的症状,可考虑是否为肠套叠。如果便便带有脓血并有腥臭味,可考虑为痢疾,应立刻就医。
淡黄色糊状便便
如果宝宝排出的便便呈淡黄色、糊状、外观油润、含较多奶瓣和脂肪颗粒,排便次数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黄褐色稀水样便
如果便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应带宝宝就医用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29
事实上,婴儿大便颜色及变化,透视出宝宝的身体健康状态。当宝宝大便发生异常,事实上是一些危险信号。因此新妈妈应学会根据其大便性状,判断出孩子的健康情况。
1、大便像蛋花汤。如果宝宝的大便像蛋花汤,这可能表示宝宝有病毒性肠炎了,多发于4个月后的宝宝;如果宝宝的大便呈豆腐渣样,这表示宝宝有霉菌性肠炎了;
2、大便带血。很有可能宝宝娇嫩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或者便便太硬导致肛门出血;另外,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引起的出血。
提醒: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大便干燥的宝宝应多饮温水,多吃水果蔬菜。另外,可以每天给孩子吃一些蜂蜜来预防便秘。兑蜂蜜水时,应该兑在温水里,不可用沸水兑。有腹泻时,则停用。
3、大便呈灰白色。这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4、海水的腥臭味。宝宝大便腥臭味,且粘液较多,有片状假膜,可能是葡萄球菌性肠炎,此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就医。
5、金黄大便。纯母乳喂养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6、土灰色大便。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7、柏油样大便
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此外,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01
一般来说当宝宝的胎便排出完了之后,就会出现黄色的粪便了。但是一般来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排出的大便颜色不会像母乳喂养的那么亮黄,它会比较偏土黄色,但是也是正常的
第4个回答  2021-12-22
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超过4次,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孩子大便一天2-3次以上,则考虑孩子有腹泻;如果宝宝拉的大便很臭,而且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半属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同时伴随出现的还会有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还可以根据宝宝便便颜色来判断孩子肠胃的健康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