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如题所述

偏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偏头痛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不过它是怎么引起的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为了减少偏头痛的发生,我们必须要知道偏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1、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开始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提示内分泌与代谢的影响。

2、遗传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发生过偏头痛,那么患者的患病率也会变高。

3、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抑郁或者情绪波动大等也会导致偏头痛。日常睡眠不规律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原因。

4、饮食与药物

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某些药物也会导致偏头痛发生,如口服血管扩张药、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等药物。

了解了偏头痛的原因,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尽量去杜绝和避免这些致病因素,就一定可以预防偏头痛的发生。

如何预防偏头痛

偏头痛的治疗分为发作期和预防期,面对偏头痛的频繁发生,大家都显得很无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预防偏头痛是必须了解,那么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

偏头痛频繁发作,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证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者,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患者都应该从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来预防。非药物治疗则体现在加强宣传,确立科学、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因为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缺睡、噪音和强烈气味等原因诱发偏头痛。

要预防偏头痛,平时应该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于疲劳、压力过大,避免吃一些具有诱发可能性的食物,规律饮食。日常注意规律锻炼也有利于减少偏头痛的发生。如果我们都能够了解偏头痛的预防措施,并且在生活中认真地去履行,就一定可以减少偏头痛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的。

治疗偏头痛的偏方

1、头痛时,把双手浸在一盆热水中(保持水温在60℃左右),一般约30分钟,头痛会减轻或至消失。

这是因为偏头痛是由脑血管充血,压迫脑神经产生。当手部血管膨胀,血液流聚于手部,脑血管充血量就相对减少,血管膨胀也减少,压迫减轻,痛感便逐渐消失。

2、将生白萝卜汁,滴两滴鼻孔,每天两次,连续四到五天,则是可以根除头痛的。不过要白萝卜忌花椒和胡椒。

3、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磨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该方适用于神经头痛。

4、用白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治偏头痛。

5、干白菜跟1块,红糖60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服3次。

6、取三根新鲜的丝瓜以及10克的白芷和适量的瘦猪肉,并放在一起共煮后吃肉喝汤。

7、双勾30克,红枣60克,黑豆60克,生姜3片,鸡蛋2个,共煮服。

8、川芎6克,绿茶6克,红糖适量。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

9、头痛时把苹果磨成泥状涂在纱布上,贴在头痛处,症状可减轻。

10、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能够有效的缓解偏头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6
偏头疼一般是由于血管异常扩张收缩引起的,多数的患者是由于日常的生活习惯不好,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熬夜,过度的吸烟、喝酒,或者是感冒头部受凉,引起的偏头痛。也有的患者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偏头痛,这种情况就要针对性的改善内分泌失调方面的问题,也有的患者是属于家族式遗传性的,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颈椎疾病引起的偏头痛,脑血管疾病也会引起偏头痛。如果头痛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一般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等症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服用正天丸治疗偏头痛,也可以服用安神补脑液治疗偏头痛,也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理疗、热敷、艾灸等方法治疗偏头痛。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可以口服血府逐瘀丸口服液、西比灵、尼莫地平、复方羊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第二,可以采用针灸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三,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抽烟喝酒;第四,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精神不要过于紧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7

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遗传、饮食、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等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和部分偏瘫性偏头痛患者的遗传因素最明显,而有先兆偏头痛的阳性家族史又比无先兆偏头痛多见。在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的易感基因研究方面,只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先兆偏头痛相关。由于偏头痛的易感基因难以明确,提示其是一种诸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多因素疾病。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有些偏头痛患者的家庭成员患有癫痫,推断该病与遗传有关,但尚无一致的遗传形式。

内分泌因素

偏头痛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期发作频繁,妊娠期停止发作,分娩后再发,而更年期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饮食因素

经常食用奶酪、巧克力、刺激性食物或抽烟、喝酒的人易患偏头痛。

其他因素

情绪紧张、精神创伤、忧虑、焦虑、饥饿、失眠以及气候变化可诱发偏头痛。

药物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如谷氨酸钠、硝酸酯类、咖啡因、硝酸甘油、避孕药等。

流行病学

青春期前儿童偏头痛的患病率约为4%,男女相差不大。青春期后女性患病率增高,40岁前后达到高峰,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家族发病倾向。目前多项关于偏头痛与脑卒中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是脑卒中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偏头痛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不稳定心绞痛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高于无偏头痛者。

好发人群

以下几类人群好发该疾病。

    有偏头痛家族史的人群。

    青春期女性。

    患有抑郁、焦虑、哮喘或癫痫的人群。

    诱发因素

    睡眠因素

    太多或太少的睡眠都可能诱发头痛。

    饮食因素

    饮食不规律,或平时喜食如奶酪、巧克力、酒等,均可诱发头痛,但是不同个体有所差异。

    锻炼因素

    有规律的锻炼有利于减少头痛发作,但少数患者锻炼可诱发偏头痛。

    环境因素

    如强光、闪烁等视觉刺激,以及天气变化等。

    药物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如谷氨酸钠、硝酸酯类、咖啡因等。

    心理因素

    如紧张、焦虑、烦恼、抑郁等。

    内分泌因素

    如女性月经来潮、排卵等。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另外,自我调节亦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治疗周期

该疾病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药物治疗

非特异性治疗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及布洛芬等。

    巴比妥类镇静药和阿片类药物,因巴比妥类和阿片类药物易成瘾,仅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偏头痛患者。

    特异性治疗药物

    麦角类制剂

    为5-HT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常用药物有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可终止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曲普坦类药物

    可能通过收缩脑血管、抑制周围神经和“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二级神经元的神经痛觉传递,进而发挥镇痛作用。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偏头痛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

    预后

    偏头痛目前尚不能治愈,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急性发作期立即服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消除伴随症状并恢复日常功能,配合预防治疗可以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同时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尽量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预后相对较好。

    能否治愈

    偏头痛目前尚不能治愈,但积极治疗可控制症状,减少发作的频率。

    能活多久

    偏头痛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为了防止镇痛药物的滥用,多选择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预防性药物,在服用的4~8周内复诊,综合评估疗效。

第3个回答  2021-12-27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

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泼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可以应用尼莫地平,谷维素,镇脑宁,安神补脑液治疗,进行体育锻炼,减轻压力,调整好情绪等,希望我的回答你满意,给个评价,谢谢
第4个回答  2021-12-28
引起偏头痛,可见于多种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颅内器质性病变,比如颅脑肿瘤,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均可以出现,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患者有原发性头痛疾病也可引起,常见的疾病为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头痛发作时,进行对症止痛,治疗一般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以应用解热镇痛药。如果患者头痛严重时,可以应用麦角碱的药和曲普坦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