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和解,与自己握手言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近几个月,在外地实习。这段时间的生活,让我对孤独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个人在外地工作,行走在公司与住所之间,完完全全只独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

一个人的生活,抛却工作与日常生活,就只有自己。

每次下班,一个人走在路上,随着拥挤的人潮流动,在吵闹的地铁寻找一个安身之所,我经常思考为何在这熙熙攘攘的世界,却还是觉得孤独呢?若说与陌生人无法交心是导致孤独的原因,那为何有时候与熟人相处,也会觉得有时候无话可说,有道屏障在中间呢?

以前并非没有这样的日子,只是近日开始逐渐对这种孤独感触更深。可能是因为年龄渐长,终究明白往后更多与自己为伴的,可能也就是这孤独吧。不过,明白这些,并非是悲观,或是一种莫大的收获。

从前,我以为孤独是无人能懂

我所谓的孤独是什么?

或许是,有时候,当去大山旅行,走在茂密的森林里,看到越多的生命,越多的绿色,体会到自己越多的悸动,越多的心跳,愈觉得悲哀与惶恐。

为什么越感受到自己鲜活的生命,越体会到生命自身的狭隘?

我悲哀这种对于生命的感动无法与任何一人去表达出来,这种灵魂的共鸣与振动,用语言、用动作,甚至于用眼神,也都是无法传达的。

也或许是,当因为生活的磨难痛到极致,急切的想要寻找一个出口与依靠,却发现,无人懂得自身的痛苦,说了太多,也只是絮絮叨叨。

越是感受到想要被安抚,就越是感受到沟通的无力。

这就是我所谓的孤独,“无人能懂”。

分享消弭孤独?

之前,我曾尝试与孤独一战,试图用“分享”消蚀“孤独”的屏障。

在童年或青年阶段,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分享一切的人,并用这个人“终将会出现”的幻想支撑自己来抵抗孤独,成长之前我愿意等待,因为我心怀期待。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等待合适的人出现,并且做了很多的努力。

最开始的努力对象,好像是父母吧。我曾经过度依赖他们,后来发现越依赖他们越孤独。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选择把自己全部的世界分享给他们,就相当于把我生活中的所有控制权都给了他们,他们插手我所有的决定与选择,这种分享最后带来的只是他们的独裁与我的封闭。比孤独更悲哀的,是血缘关系的疏离。

后来是朋友。最初,他们是能完全帮我抵挡孤独,童年时期,甚至于青年时期,我就是在他们的陪伴下才无忧走到现在,他们当初已经成为我幻想中完美击败孤独的人选。

区别于父母,朋友象征着“分享”的无底线,而同时又无权对“分享”有过多的处置权,因为他们对我的人生没有过多的责任,因此也就有所限制。不过,后来也就是因为自留地给的太多,空隙的位置就容易滋生细菌与杂草,容易伤人伤己,扩大不安与猜忌,逐渐瓦解彼此的关系。

自此以后,零零碎碎,这些努力,断断续续,将我拖入孤独的深渊,越来越深。这些抵抗,像是在向我彰示:孤独是必然,抵抗是徒劳,越试图剖开自己的内心与他人看,越无法得到期待中的灵魂相认。这场无硝烟战争,我败了。

现在,孤独是忽视内心真正的需求

从前,我以为,孤独源于与他人、外物存在“思维介质”的隔阂,无法打通这种沟通媒介是孤独存在的源头。被分享、被感受、被懂得将能解除孤独感。

如今,我在想,愿意与他人分享是人们主动消除孤独感,处在主动位置去期望获得关注与关怀,本身就带有不平等的色彩,这种孤独感的消除让人们存有心理误差,人们并未如自己想象般在分享之后获得满足感,所以,分享并未能解除孤独,“感同身受”未能如约而至的滋养内心。

分享无望以后,注定外部世界无法与内心融合来消解孤独感。

再者,孤独感不是可以被消除的外在情绪,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也许人的情绪是由外物引起,可是孤独感并非是多变情绪的一种,它是人心的组成部分,是本体,不管你能否感受得到它,它都存在着。

至于我们为何会在某些时候才感觉到它的存在?或许,是极致的生活状态,才让人们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孤独吧,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不安、自己的天真与不俗、自己的勇敢与奋斗以及独特,感觉到只有活着,才能体会到的澎湃感受吧。

所以,消解孤独感,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摆脱它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存在,放弃内心的存在。

因此,用外物无解,他人或者他物都无用。孤独这种东西,外物无法缝合,它是每个人内心生发的对这个世界的无法磨合而带来的残缺,他人或者他物都不懂它以什么养分存活,又用什么东西才能让他平静,只有自己在封闭的空间、安静的地方,不断的交流与对话,才能将孤独真正根治。

“孤独”的对立面,不是“分享”,是不肯去看清的内心需求与想法。

和解孤独

至此,与孤独对抗,不罔与它和解。

和解之后,才能心平气和的看清孤独,看清自身存在。

大千世界,春华秋实,世间百态,万物生长,皆是存在。

(一)观望孤独:孤独不是非善之物

和解之前,我学习着观望孤独,来印证我这些年对孤独感的认识以及转变。

一向不参与人事嘈杂的人,才能以独立的姿态去看清更多东西。我本就是个少语笨拙的人,人前越喧哗,证明我内心越恐慌。我不喜欢把自己这样呈现于人前,因此我学会在众人狂欢的时候保持沉默。这种习惯让我更好的观望到孤独的存在与发展。

很奇怪,孤独出现的时间与内心的极致状态永远保持一致,内心的极端状态会让孤独感显现的更加明显。

当你极喜或者极悲时,孤独感最是强烈。极喜时感到孤独,是因为觉得世事的终点不过如此。极悲时感到孤独,是因为被遗弃的错觉占据了人心的大部分。

而在其他的内心状态中,我一般是处于分散的感受中,自身存在并不明显,只感觉到外物,如朋友,如外在世界,如工作,如金钱,如物质。他们给予我一种漂浮的状态,让我觉得自己为这些外物存在即可,有时候并不需要去感受到自己的真正需要。

有时候,观望的越久,我越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原来我恐惧的孤独,并非是一种非善之物。

恐惧的来源是孤独,孤独的来源是无人陪伴,无人陪伴是无人交心,无人交心是因为连同自己交心都未学会。

我未曾对自己推心置腹。或者说,我一直处于混沌状态中,未曾去探寻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孤独感的出现,只是让我意识到,我觉得孤独,是因为我还未意识到我本身的存在对于“解放”自己的重要性。

我一直借助外物来消解孤独,却从未想过从自己本身出发去和孤独相处。如果我知道,孤独来源于我未曾意识到自身真正需求的存在,未曾从这慌乱的恐慌感中试图触摸那无形中的孤独,那它一直未被解决,也算是情有可原。因为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是自己的解药。

这是我从第一步观望后若得到的初步结论,恐惧孤独是个错误的选择,触摸它、深入它才是最好的选择,了解自己内心的最大需求,学会在浊浊世间,看清自己要什么:我要自己活的值得,为自己而存在,不被他人的话语与行为拖着走。当我不以他人的好恶来评判自己的好恶时,我就能脱离这种孤独感的桎梏。

(二)与孤独相处

第二步,我学习着与孤独相处。

有很多人被孤独逼疯,这是事实。撬开孤独一角,你会发现里面深藏着的都是生活的阴暗面与内心的真实渴求。

为什么害怕直面孤独的人会这么多,人们都不惜违背内心的真正需求去找不懂自己的人、不爱自己的人去陪伴,这并不仅仅是因为陪伴能让人完整,而是陪伴能让人觉得自己活着,自己被需要着。

人类是群居动物,孤独是人类的敌人,人类的本质特征让人无法与孤独为伍。

为什么?因为孤独会让你与世隔绝,孤独会让你审视自己的懦弱与卑微,孤独会让你正视自己的一无是处与离群索居,孤独会让你丧失活着的动力。因为我们是人,我们需要爱与温暖,关心与爱护。孤独只能给我们黑暗与寒冷。这是孤独与人类的世纪性难题,基本无解。

你看见有人笑着奔向人群,你有看见有人笑着关起门来一个人过一辈子吗?

只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这一生当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岁月需要在孤独中度过。从出生到咿呀说话,从童年到青年,从中年到老年,我们不过是在寻求消解孤独的道路上挣扎,直至接受内心最终只能依靠孤独来活。这种过程虽然痛苦,却也算是必由之路。

所以,我们需要接受与孤独相处。

如何与孤独相处?日日为自身存在而存在。

放生自己。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生活环境造就的感情缺失,还是天生血液中存在的寂寞因子与敏感体质作祟,你带着它们在这世间碰壁无数次后,要记得给自己留一块“内心清洗池”,将那些伤口与疼痛自我清洗:你可以拖着这些感受不放,但留着它们并无用处,就像是装满垃圾的箱子,里面放了太多无用的废物,是需要及时清理,才能留出空间装一些更美好的东西。

与自己对话。如果你有太多说不出口的话,一定要倾诉,说给旁人却不能治愈你,反而会引起刺痛,加深你同世界的隔离,那就寻找一个能让自己痛快地方式解脱。不说或者不想,都无用的话,那就说给自己听,将前前后后的由来走一遍,情绪体会都重拾一遍,你会爱上这种梳理情绪、梳理内心、梳理感受得过程。

(三)享受孤独

第三步,学习着享受孤独,并且学着依靠孤独有所作为。

善用一个人的时间,让自己沉静下来,进入思维的深水区,思考自己为何会成为自己,思考下一步怎样发展才会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的状态,思考如果我只能是现在的我、那我的努力还会有意义,思考我的最终目标是要到达何处、我的现实追求是否是我想要的精神目的地。

这种思考程度,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达到,只有孤独才能让我完全只想到自己的,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我不再一定要有人陪伴,一定要热闹才能感觉到自己活着,一定要有个人交流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一定要狂欢才能开心。

我能从从前的种种行径中,剖开它们喧闹的外衣,审查里面脆弱的神经本质:我因为脆弱才寻找的种种伪装,一结束就沉痛的分享与狂欢,都在映射着我的脆弱与不安。

我那时候是否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知道,我要存在感。只是方式错误。

一个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人,又怎么能在他人那里找到存在感?

当世人都在吵吵嚷嚷时,我以孤独做伴。看清我自己,看清世界。与孤独和解,我看到了思维更多的可能性。

关于孤独,或许在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体会。但愿我能依靠它有所体悟,而不是有所毁灭。

与孤独和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