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说鲤鱼很毒

如题所述

鲤鱼真的吃有毒,但是指的是野生的大鲤鱼不能吃。

特别是颜色特别鲜艳的鲤鱼,比如红鲤鱼,其他的都能吃!鲤鱼是现在已知道的有毒胆汁的鱼类!鱼胆中的胆汁毒素为一种耐热、毒力强的蛋白质分解产物.这些毒素对人体细胞膜起着破坏作用而引起中毒.此外胆汁毒素可损伤肝脏、肾脏,还可致脑细胞、心肌受损.而肾脏则为排泄途径,故以肝肾中毒为主.近年,吃鱼胆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所以,常常误食鲤鱼的人们,应改掉这种致病的不良食用习惯.(容易过敏)

鲤鱼的热量表

(每100克)

热量(大卡)109

蛋白质(克)17.6

脂肪(克)4.1

碳水化合物(克)0.5

胆固醇(毫克)84

维生素A(微克)25

维生素B1(毫克)0.03

维生素B2(毫克)0.09

烟酸(毫克)2.7

维生素E(毫克)1.27

钙(毫克)50

磷(毫克)204

钾(毫克)334

钠(毫克)53.7

镁(毫克)33

铁(毫克)1

锌(毫克)2.08

碘(微克)4.7

硒(微克)15.38

铜(毫克)0.06

锰(毫克)0.05

鲤鱼的基本介绍

鲤鱼因鱼鳞上有十字纹理而得名。体态肥肚,肉质细嫩。产于我国各地淡水河湖、池塘。一年四季均产,但以2-3月产的最肥。鲤鱼呈柳叶形,背略隆起,嘴上有须,鳞片大且紧,鳍齐全且典型,肉多刺少。按生长水域的不同,鲤鱼可分为河鲤鱼、江鲤鱼、池鲤鱼。河鲤鱼体色金黄,有金属光泽,胸、尾鳍带红色,肉脆嫩,味鲜美,质量最好;江鲤鱼鳞内皆为白色,体肥,尾秃,肉质发面,肉略有酸味;池鲤鱼青黑鳞,刺硬。泥土味较浓,但肉质较为细嫩。鲤鱼体态肥壮艳丽,肉质细嫩鲜美,是人们日常喜爱食用并且很熟悉的水产品。逢年过节,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取其“年年有余”、“鱼跃龙门”之意,增添喜庆气氛。
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东西。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卵在4∼8天後孵化。鲤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可活40年以上。长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过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鲤常被养殖,以供食用,特别在欧、亚二洲,每水域能生产出大量的鱼。是家养的变种。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镜鲤(mirror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carp,几乎无鳞)。黑鲫(Carassius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我国古代有崇尚鲤鱼的风俗。常以鲤鱼作为赠礼和祭品。《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妻子生了儿子,“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孔子荣君之赐,因名子曰鲤,而字伯鱼”。我国人民非常偏爱鲤鱼,把它视为灵物,称鲤为“樨龙”。据传说鲤鱼跃过龙门而身价百倍,故又把儿子光耀门庭称为“光阊”,把儿子超过父亲叫严跨灶”。这个风俗在日本也很流行,每年男孩节(5月5日)前夕,许多家庭里挂着鲤鱼旗,象征着男孩要像鲤鱼那样勇敢、有出息。由此可见,黄河鲤鱼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鲤鱼的功效与作用

1.消水肿通乳汁
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2.明目
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
3.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
4.中医学认为,鲤鱼各部位均可入药。鲤鱼皮可治疗鱼梗;鲤鱼血可治疗口眼歪斜;鲤鱼汤可治疗小儿身疮;用鲤鱼治疗怀孕妇女的浮肿,胎动不安有特别疗效。

鲤鱼的营养价值

1.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
2.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组成),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3.鲤鱼的钾含量较高,可防治低钾血症,增加肌肉强度,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的健脾作用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