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第九版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

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中国疾控中心: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4

防疫第九版主要内容:

一、明确“三个没有变”

即:奥秘克戎病毒株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性没有变,新冠肺炎是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原则没有变,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没有变。

二、重点调整四个方面

1、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控期限和方式。密接、入境人员隔离管控的时间从原来的“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3”,即“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

核酸检测的措施,从原来的集中隔离第1、4、7、14天核酸检测调整为集中隔离的第1、2、3、5、7天和居家隔离监测的第3天进行核酸检测。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7+3”中的“7”指的一定满7天。不能是第6天采核酸的样,也不能是第8天采核酸的样。就是第7天,要满7天。解除隔离前不再要求双采双检。

对密接的密接,也就是次密接的管控措施,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的时间为第1、4、7天,如果密接转为阳性,次密接升级为密接,按照密接进行管理。

2、统一封、管控区和高、中、低风险区的划定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的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的概念,不再用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的方案。

划分的标准:高风险区是由感染者居住地以及他的活动的工作地和活动场所等区域,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中风险区简单地说就是有密接和次密接的地方。低风险区就是除了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以外的县域内其他地方,叫低风险区。

三区的管控措施:高风险区的管控措施仍然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原封控区的管理措施;中风险区仍然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的原管控区的管控措施;低风险区实行的是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原防范区的管理措施。

高、中、低风险区降级的标准。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的高风险区可降为中风险区。这个中风险区又有3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也就是说高风险区如果有10天连续没有阳性感染者,可以降为低风险区。但是原来是中风险区,要降为低风险区,时限仍然为7天)。

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措施。高风险区来的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措施。对来自低风险区的旅居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并三天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如果是阴性不限制活动。

3、核酸筛查的策略变化。明确了不同情景和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筛查的策略。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的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分别明确了发生疫情后和常态化防控下的区域核酸筛查的策略。

调整风险职业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对口岸一线、集中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从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对快递、运输、商贸市场和超市等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从每周抽样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两次核酸检测。

明确了重点机构、场所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内的学校、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人员,要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筛查,后续按照每天抽查不少于20%的比例,或者按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筛查或者核酸检测。

4、调整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解除闭环管理后的管控措施。风险人员解除闭环管理后,从原来“7+7”即7天的集中隔离+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或7天集中隔离。

三、体现四个“最”字

第九版的防控方案不是放松防控措施,而是防控措施更为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更高,体现了四个“最”字。

在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代价,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最大限度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避免过度防控与层层加码,尽可能地保持公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省防指7月7日《关于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共十个方面四十三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